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為貧困戶撐起一片健康的藍天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扶貧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健康扶貧。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統計,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佔農村貧困戶總數的42%,患大病和患長期慢性病的貧困人口疾病負擔重。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執政為民的重要使命。脫貧攻堅是當前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面臨的最艱鉅任務,而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的堅中之堅。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了“絆腳石”“攔路虎”。在一些農村貧困地區甚至出現這樣的現象:一個貧困家庭只要有一個人病了,即便已經脫貧,也會因病返貧。統計數據顯示,因病致貧返貧依然是導致農村群眾貧困的重要因素。事實證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健康扶貧、送醫下鄉為老百姓送去了實實在在的幫助。特別是重病兜底,提高慢性病、住院報銷比例等好政策,大大提高了貧困群眾醫療保障和健康水平。但長期以來,受地域及經濟發展水平等限制,加上貧困群眾患病原因各不相同,許多醫療扶貧的措施無法“精準對接”,許多患慢性病的貧困群眾無法得到有效防治。因此,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根據成棟村情況,多措並舉,積極探索更加多元的健康扶貧方式和途徑。

傾力解困惠民生

走進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門診大廳,人頭攢動,秩序井然。在服務檯最顯眼的位置,“一站式結算服務窗口”的服務標示格外醒目。“您好,我已經給您掛好了號,現在您就可以拿著資料去醫生處就診了。”一站式服務窗口處,工作人員幫助來自志仲鎮的貧困村民楊大姐掛好了號,辦理完了手續。

拿著掛號單,楊大姐高興地說:“真是太方便了,咱貧困戶就醫,醫院不僅免了掛號費和診療費,一站式服務還幫我們把什麼都辦完了,感謝醫院。”

為進一步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針對貧困人口中不少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實際情況,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全力推進精準醫療扶貧工作,多舉措,多形式為貧困群眾就醫構築堅實堡壘,切實減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

鄭阿姨是一名精準扶貧戶,今年59歲。5月21日,因腦挫傷住進海醫二附院神經外科二區接受治療。因為她是精準扶貧戶,每一次海醫二附院都為他開闢了綠色通道,科室的醫護人員也給予了她最貼心的照顧。

鄭阿姨說,她這次住院累計醫療費用九萬餘元,按照醫療扶貧政策她只需要繳納10%的醫療費用,這樣一來,她便比原來新農合報銷時節省了三萬多元。如果在以前,她根本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正是有了醫療扶貧的政策,鄭阿姨才能放心地接受治療。

醫院醫保辦傅曉堅主任介紹,海醫二附院已與全省所有市縣都簽訂了協議,開展一站式結算工作。即省內任何一名農村貧困人口來到海醫二附院門診,都可以在醫院門診綜合服務檯精準識別明確其身份後,就可以享受從掛號到就診、到取藥、到住院的一站式服務流程,通過這個流程的優化,使廣大農村精準扶貧戶的整個就醫流程更加通暢。同時,針對農村貧困病人,醫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嚴格落實農村貧困人口“一站式結算服務”,個人只需繳納住院醫療費用的10%,進一步減輕了貧困病人的經濟負擔。

據瞭解,自實行醫療扶貧政策以來,海醫二附院已經接診精準扶貧戶2296人次,已為1118名貧困戶住院墊付醫藥費用1278餘萬元。多方協作,通力配合,採用在醫院門診增加政策宣傳易拉寶,設立“一站式服務”專用窗口,在醫保辦有專人負責貧困戶報銷相關事宜。同時,海醫二附院醫保辦、醫務科聯合發力,要求各科室嚴格執行政策,並自覺向病人及家屬加強宣傳。通過大力的宣傳使群眾更加了解農村貧困人口醫療救治方面的相關政策,同時還通過一站式服務,以及精準識別來進一步規範醫院門診以及住院的農村貧困人口的救治工作等一系列工作,讓“精準醫療”助推“精準扶貧”。

健康義診顯大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醫院上至院領導班子,下至每個醫護人員,全力以赴,以俯下身子接地氣的姿態,吹響了幫扶工作的號角。

6月27日,由海醫二附院醫務科牽頭的健康扶貧義診活動在志仲鎮成棟村開展。來自醫院的感染科、兒科、婦產科、骨科、心血管內科、老年病科的近10名專家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場惠民義診活動。

當天一大早,成棟村精準扶貧戶楊婆婆就來到了義診現場,她是一名結核病患者,感染科何晶主任為她進行了詳細的問診,並針對她的病情給出了診療意見和詳細的病情指導。整個義診活動現場,醫療專家為群眾提供免費醫療檢查服務,並根據其身體狀況予以耐心細緻解答,提出治療建議或進行健康指導。

問病史、量血壓、測血糖、開展健康知識宣傳……義診活動受到了廣大貧困患者的熱烈歡迎,因行動不便無法達到義診現場的,醫務人員們就分組走進貧困戶家中,與其談心,入戶為其檢查身體。患者們紛紛表示,這樣的義診活動辦得好、辦得實在,真正為困難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希望今後多舉辦這樣的義診活動,讓老百姓能瞭解更多的健康知識,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診療服務。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圖為健康扶貧義診活動現場。

健康扶貧義診行動是海醫二附院紮實推進健康扶貧工作,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基層,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里”的重要舉措。目前海醫二附院已累計免費贈送藥品三萬餘元,併為貧困村衛生所送去了一批醫療設備,還將定期組織醫務人員深入成棟村開展義診、對貧困人口開展健康知識宣傳等,以更好地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溫馨關懷暖民心

“阿姨,我教您幾個動作,平時常練習,腰就不那麼疼了!”海醫二附院醫務人員正跪在地上,教貧困戶如何緩解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疼痛。而類似的情形,最近在成棟村裡並不少見。據悉,海醫二附院定點幫扶的樂東縣誌仲鎮成棟村現有206戶貧困戶,按照“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精準到人”的原則,海醫二附院進一步壓實責任,給全院各科室都佈置了結對幫扶任務。根據醫院脫貧攻堅工作具體部署安排,細化落實,各科室採取“一對一”的幫扶模式對各自包聯的家庭訪貧問苦的瞭解情況,在交流的過程中,瞭解到貧困戶真正所急、所盼、所想的難點問題,並面對面交換了聯繫方式。通過與貧困戶的交心長談,增強了他們的脫貧信心,讓他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發揮專長,通過醫療知識,盡力幫助貧困戶不因病致貧,不因病返貧。

發揮醫療資源優勢,從廣度和深度上做好健康扶貧工作,要把重點從治病轉變到如何防病、治未病方向。醫院正逐步建立成棟村村民健康檔案,將體檢車開進村裡,讓村民能夠不出村就可以瞭解自身身體狀況。同時,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是一項基礎工作,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海醫二附院目前已對村醫務室、村文化室進行升級改造工作,大力推進黎苗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村民就醫環境及文化環境,加強成棟村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力度。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大力推進改水改廁工作,切實提高貧困戶生活質量,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醫療健康扶貧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責任,醫院不僅認真貫徹執行關於健康扶貧的各項惠民政策和措施,也將實現常態化下村入戶巡診,依託相

關醫療救助政策,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海醫二附院副院長曾琦表示,醫院將加大力度、加快進度,主動作為,“精準”發力,穩步推進該項工作,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譚瑩)

(海南農墾報7月27日訊)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紀實

圖為健康扶貧義診活動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