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7月25日,浙江師範大學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已經寄出,隨後,省外考生的錄取通知書也將陸續寄出。為了給2018級新生一個驚喜,在裝封好錄取通知書的第一時間,聯繫了法政學院的3名新生,約定當天下午將“紅色大禮包”送達到她們的手中。在與新生面對面交流中,除了感受她們無比的驚訝和興奮外,談得最多的就是大學該怎麼讀!這也引發了我的深思!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剛剛經歷黑色五月(高考前的壓力山大呀)的考生,又經歷了七月的煎熬(不僅僅是天氣熱,而是等待錄取的那份著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緊接著又將經歷歡慶的八月(陸續收到通知書,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和迷茫的九月(馬上要上大學了,卻對大學一知半解),可想而知,不管高考是成是敗,考生在這個十字檔口,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到哪裡讀大學、讀什麼大學以及怎麼讀大學的問題。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對於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來說,前兩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但大學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有點兒像“迷”——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總是隔著那麼一層紗!作為一個過來人,今天就和廣大準大學生們說說大學的那麼點事兒!

前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說:“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在大師之大。”故,大學之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修身養性,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在我看來,大學有“四學”,即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自主:學會學習

LEARN TO LEARN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讀了大學之後,很多同學才發現:大學之學習與高中很不一樣!有同學打比方:高中時,老師就像趕羊者,站在你身後,稍有落後就“鞭催”;大學裡,老師就像領跑者,走在最前面,需要跟跑者主動跟上!說得很形象,其核心意思在於大學之學強調自主學習!包含了以下幾層意思:一是自主探究,有些同學已經在高中接觸過探究式學習,但大學裡的探究無處不在,就像暢遊在知識的海洋,由你自己去發現海洋中的萬物!高中是任務式的學習,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把問題解決了就好;大學是問題式的學習,要求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所以,大學學習要有問題意識,要學會做課題、寫論文。二是自主安排,高中課程安排比較緊湊,上什麼課、參加什麼活動,學校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大學不一樣,除了既定課程以外,還有很多自由的時間,這就需要大學生學會合理安排和利用課餘時間,高中生之間的差距在課堂上,但很多時候,大學生之間的差距在課堂外!所以,大學生要學會自己做學習計劃安排,學會使用“課程表”,學會泡圖書館,學會問問題……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自信:學會做事

LEARN TO DO THINGS

學習並不是大學的全部!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把所學運用到具體實踐當中!大學在傳授知識和技能同時,更加註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引導學生學會做事,大學有“四個課堂”!第一課堂——課堂教學,即按照培養計劃在校內進行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這是最基本的教學形式;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即教學計劃外在校內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是第一課堂的豐富發展;第三課堂——見習、實習,即在校外進行的專業實踐、社會實踐等計劃內、外教育活動,這是第一課堂的拓展延伸;第四課堂——網絡課程是指教學計劃內外在網絡上開展的各類學習活動,是在信息時代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有好多新同學進入大學後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大學裡的活動有時比課程安排得列緊湊!有時學生幹部的任務比學習任務還重!大學是一個充分展現個人才會的自主平臺,如果你有學習的天賦,你可以成為學習上的佼佼者;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能手,你可以成為創業先鋒;如果你是一個活動創意者,你可以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角;如果你有志於志願活動,你可以成為優秀志願者……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知識只有在生產實踐中才能轉化為具體生產力,大學生也只有在具體實踐中才能收穫成長!所以,在此提醒各位準大學生們,一定要多參與大學的校園文化活動,抓住機會擔任學生幹部,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具體實踐中收穫成長!

自強:學會做人

LEARN TO BE A MAN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人是一輩子的學問!如果說,做事是做給自己看的,那做人就是做給別人看的,學會做人遠比學會做事重要的多。大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很多家長很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德性”遠比成績重要!在強調智商的同時,不能忽視情商、逆商、樂商!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智商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而現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決定因素不僅僅是智商,還有情商,喬布期、馬雲、俞敏洪,這些響噹噹的人物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學生學會做人,首先得學會自覺,察覺自己的情緒對言行的影響,正確評估自己的資源、能力與侷限,深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其次是自我規範,自我控制干擾的情緒與衝動,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信守承諾,對自己的目標負責,對事情的看法有彈性;再次是自我激勵, 以成就作為驅動力,許下並努力兌現諾言,主動抓住機會,並保持樂觀的心態;第四要有同理心,主動關心別人,並協助他人發展;最後是注重人際關係,善於傾聽與溝通,富有合作精神與團隊能力。以上五點時時刻刻融合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之中,體現在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室友關係、朋友關係之中。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人也開心,這很重要哦!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自立:學會生存

LEARN TO LIVE

以前聽說為了幫助孩子考出好成績,有些地區出現了高中時期父母陪讀的現象,而後到了大學,這種情結依稀存在!其實,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的做法值得商榷,其最終的結果是直接造成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的缺失,畢業後不會找工作,在父母的幫助下找到了工作,卻不會工作或者不會照顧自己!大學與高中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大學生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責任也義務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同學負責、對學校負責。學會生存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種能力,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獨立自主地生活是最基本的底線,比如是否會洗衣做飯,是否有時間觀念,是否有自律意識,是否有感恩之心,是否能與同學友好相處,是否能適應新的環境,是否能和陌生人正常交流等等。在此基礎上,能讓自己在大學活得再開心一點、幸福一點、充實一點,那就更好了!學會生存是一項基本技能,浙師大“50元生存15天”的生存訓練響譽全國,之所以能堅持20年,除學校領導重視外,更為重要的是這項活動觸及了內心深處的人性——自尊與自立,生存之後,生存者得到了顯著的成長,家長們看到了孩子們的顯著變化!這種生存的基本能力是觸及了一個人的生命的意義。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新的環境裡,你將扮演什麼角色?又會承接什麼戲份?能不能成為角兒?這,取決於你的初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浙江師範大學歡迎你!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輔導員告訴你,大學該學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