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時期,爲什麼山東人選擇東北,而不去更爲富庶的江浙呢?

黃元中


闖關東是國內歷史上規模較大的一次遷徙活動。大批的山東人離開家鄉,到寒冷的東北謀生,由於天氣寒冷,有些人被凍傷餓傷。遷移過程可謂艱辛。那麼,很多人可能有疑問,山東距離東北和距離江浙的距離也差不多,為什麼人們不到江浙去謀生呢,又暖和食物又多。

其實這只是書齋中的推測。試想,當時山東人為什麼遷徙,就是因為人口多,土地少,吃不上飯,鋌而走險。如果去富庶的江浙地區。那就是與人爭食,處境可能還不如待在山東呢。而東北地區因為滿清時期的封禁,有大量的自然資源,而且基本都是無主的,誰先到誰先得,如此以來,有些人哪怕再辛苦,也要嘗試一下,因為他們知道,吃點苦不算啥,總比在家餓死要好。

此外,因為隔海相望,山東和東北的聯繫一直比較密切。性格語言習慣都相似,而對比來說,南方的氣候、飲食、語言都與山東有很大差距,闖關東本來就是為了繁衍生存下去,如果去的地方自己完全不熟悉,各種習慣背道而馳,必然這與後來的“下海”闖南方有很大的不同。

闖關東的歷史很多已經拍成了影視作品。從這些影視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闖關東的艱辛。因為每個人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走出來的,要想理解闖關東,就要理解這種堅韌的意志。北方很好,不是我的家,南方最美,不是我的窩,所以,現階段很多闖關東的人又回到了故鄉。


齊魯壹點


清朝最後幾年到民國初期,確實有大量的人從關內跑到關外,尤其是山東人,也就是俗話說的闖關東。

與闖關東同時的,還有走西口,也就是山西人大量的越過傳統的長城線,進入內蒙。

為什麼呢?

因為關外也就是東北,和內蒙一樣,在整個清朝,官府都是禁止漢人遷入的,尤其是漢人去進行開墾,發展農業。

因為清朝統治階層認為,這是他們的自留地,是基本盤,是不能動的,要留著以備將來他們在關內混不下去的時候,還要回去。

一直到晚清新政,也就是1905年之後,因為日本已經大量移民到東北,進行開發和建設,俄國也在不斷滲透,德國和美國也有意去分一杯羹。清朝迫不得已,才從1907年以後,逐步放開了對漢人遷入的禁令,允許漢人遷入東北,進行開墾和建設。

這是闖關東和走西口的大背景。

那麼,當時是什麼樣的人闖關東、走西口呢?當然是在內地活不下去的農民,他們需要找有土地的地方去找活路。

而當時國內還有大片未開墾土地可供農民佔有和開墾的,就只有內蒙和東北、新疆了。所以,他們開始大量遷徙到這些地區,找一塊無主土地,進行開墾。去江浙、兩湖這些地方,本來就已經人口很多,開發很充分,並不缺乏勞動力的地方,當然沒有意義。

在內蒙,其實是大量的山西農民去內蒙,找到蒙古王公們,向他們租佃原來的牧場,進行開墾。這也是清末民初內蒙一度出現蒙古下層窮困潦倒的牧民反對漢人情緒特別嚴重的原因。

因為牧民別無所長,不會種地,只會放牧。而對王公們來說,把土地出租給漢人農民墾種的收益要比出租給牧民放牧高得多,所以他們更願意把土地出租給漢人種地。從而造成了內蒙原來的下層牧民大量失業,沒有出路,被迫造反的問題。

東北雖然寒冷,但是土地肥沃,江河湖泊眾多,不缺水,大片的平原地帶也很適合農業,整好是漢人最習慣和最喜歡的。

所以,很快東北的漢人就數量很龐大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東北的漢人就達到了三千萬,遍佈東北的每個角落。

這其實也就是電視劇《闖關東》和《西土地》的基本背景。

可以說,在闖關東的過程中,是漢人和日本人、俄國人搶時間,看誰能先在東北站住腳,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結果是中國人更勤勞勇敢,人口也更多,所以才能佔得先機。


蕭武


不去江浙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江南雖然看上去富庶,是魚米之鄉,但人口眾多,而本區域內丘陵起伏、水網密集,隨著明末清初不斷開墾,早就沒有那麼多適合耕地了,也就是說,即使去了,也沒地種了……沒有了土地,在那個以農業為絕對支柱的時代來說,根本就養活不了人。

二、所謂的富庶,也是相對而言的,其實江浙底層的農民生活也是很悲苦。從明朝以來,江南地區的糧食稅是比華北、兩湖等地重的多。我們對於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象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錢有閒的文人對於江南的詠歎,其實根本就不是整個江浙。那時候的江浙也多災多難,水災、風災、兵災......所以江浙並不是天堂。載

三、被其他地方的人搶先了一步。19世紀後半期,在經歷了太平天國戰爭的14年洗禮後,長江流域諸省變得很空曠,於是,大批湖南湖北的農戶,以及蘇北農民,河南農民、災民迅速的填飽了江南一帶。等山東人想去的時候,人家都已經先下手為強了。

至於去關東的原因,同樣也很簡單:

那個年代,華北自然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和社會動盪不安,對山東和華北的農民來說,移民已是一種迫於生活的必需。移民關東,他們也未必真心願意,誰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呢?可經過現實的篩選,東北不僅已是唯一的去處,且還剛好是最佳去處。因為除去東北,天下間已無閒田曠土來容納他們的插足!這樣的去向儘管令清政府十分不悅,卻也並非移民有意迕逆政府的心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其實,在山東等地“闖關東”由來已久,也有不少移民中向家鄉寄錢者有之,帶財物回鄉過年者有之,也不乏發財致富成家立業者,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眾要到關外謀生賺錢。山東有些村莊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逐漸形成了“闖關東”的習俗。所以在華北特別是山東的膠東和河北的冀東,勞動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災人禍,首先想到的是攜家帶子,或集結親戚好友,蜂擁到關東去謀生。


清顏2017


關於山東人闖關東的事,要從清朝說起。山東人闖關東,有兩個派系: 挑挑的和在網的!挑挑的指的是揹包羅傘推車的,在網的指的是靠水上打魚摸蝦的!




那時候的山東省,人口過多,資源供不應求,而且災疫頻發,是生活所迫,不得不闖關東!但是為什麼不去江浙地區呢?主要是因為江浙地區也一樣是人多地少物產不足,而且氣候炎熱,也不好過。而東北就不同了,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四季分明,氣候適中,日子好過!尤其是黑龍江省,盛產山珍野味,土壤肥沃,因此,有很多山東人都是來黑龍江省“放山”“柲寶”的。但是在清朝咸豐年間以前,黑龍江省是禁止開墾的。直到咸豐十年(1860年),黑龍江大將軍特普欽才解除禁止開墾的命令。於是就有了大量的山東人來到了黑龍江省生活!聽老人們說,他們勤勞,樸實,多才多藝,特別能幹。有開荒種地的,有放山挖人參和採藥打獵的,有下江打魚的,有耍手藝的,有做生意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



進入中華民國後,隨著軍閥混戰和日寇入侵山東,山東人民更是不得不背景離鄉逃到關東!這期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東北被日寇佔領,並且成立了偽滿洲國,由於東北人的順從和對日寇的臣服,所以日寇給每家都發了良民證,這樣東北是比較安全的,於是山東人就大量的湧向東北,其中來黑龍江省的是最多的!直到現在黑龍江省仍然駐留著大量的山東人,幾乎每個城鎮鄉村都有很多山東人!也正是這些闖關東的山東人的勤奮開墾建設,才讓黑龍江及東三省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自從黨的11屆三中全會後,我們的黨和國家實行了政治和經濟體制的改革,加大了對山東省的開發和扶植,山東省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日子好過了,所以很多曾經闖關東的山東人重返故里,為故鄉的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和聰明才智!2009年,我去山東省旅遊,親眼目睹了山東省的美麗和富足!我愛你,美麗富饒,文明發展的山東!






用戶6667274222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在天災人禍的衝擊下,原本人多地少,土地兼併嚴重的山東有大批農民流離失所。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了“闖關東”。

明末清初由於戰亂使得山東的人口減少嚴重,據說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隨著時間的增長,人口不斷恢復,到鴉片戰爭的時候,山東人口已經達到了32408273人。人口增長如此之快,但是土地的增長卻是有限的。特別是隨著山東能開墾的土地都基本開墾完畢以後,耕地已經無法滿足要求了。


歷代王朝滅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土地兼併。當時的山東也是如此,正如1684年山東巡撫張朋羽所說:

“今見山東人民逃亡京畿近地及邊外各地甚多, 皆由地方勢豪, 侵佔良民田產, 無所依靠, 乃至如此。 ” 乾隆時, 有丁、 嶽、 郭、 王四大姓, 土地幾 佔半縣, 都是有名的大地主。”

1855年的時候,黃河在河南改道,滔滔黃河水結束了南宋以來南流700年的歷史。這次改道對下游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尤其是山東受災最重。原本依仗黃河的很多地方逐漸衰落,加上改道後的河道常年氾濫,大批農民破產逃亡。在這種情況下,山東還不時出現各種天災。比如光緒初年山東大旱,造成無數人餓死,史稱“丁戌奇荒”。

在這種情況下,山東人就不得不外出謀生了。至於為什麼要去東北,是因為東北當時的條件遠遠優於去江浙這些地方。


清軍入關以後,東北地區大部分人口也隨之入關。據統計當時東北滿族人口約為100萬,遷入關內的達到了90萬之多。特別是當時的朝廷把東北作為“龍興之地”,害怕關內的漢人進入東北。因為他們覺得漢人會損害旗人的利益,以及破壞滿族的習俗和秩序。

康熙七年(1668)推行了封禁政策,以後的措施越來越嚴厲,從局部封禁到全面封禁,從驗關封海盜驅逐流民。雖然禁令嚴格,但是山東和直隸省的農民卻依然不斷的湧向沉睡的東北。原因自然很簡單,人口稀少的東北,各種資源太豐富了。

至於江浙這些地方,雖然富裕,但是無法吸納太多的農民。因為這些地方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土地真的是少。特別是浙江,俗話“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非常有限。這大概就是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差別,因為工業時代,一個地方富裕必然有大量的工廠,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就如同現在的廣東一樣,但是農業社會不是,去土地肥沃,人口稀少的地方才是最佳選擇。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謝想和你吹吹風先生邀!

因為當年闖關東的勤勞、善良、本分的山東父老比出題者和網上的一些“色盲”死粉聰明,他明白江浙再怎麼繁華富庶,財富也是別人的,沒人會平白無故勻給你。他們不會死搬硬套的“人往高處走”,而是選擇“人往稀處走”。

經商嗎?沒本錢,即便有,在江浙商幫面前跟本不值一提;吃智嗎?沒有紹興師爺的文墨;打工嗎?趕不上寧波夥計的精明;再加上江南人口稠密,寸土寸金,自己又拖家帶口,想搭一間茅屋棲身也無三尺空閒之地。

關外可不一樣,滿清視為自己的龍興之地,嚴禁漢人出關,自然物產豐富,滿人又大量移居京畿地區,更加地廣人稀,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且不說捧打狍子瓢舀魚,至不行可以開幾十畝荒地,搭幾間窩棚,在這亂世中有落腳之地,吃飽肚子,苟活性命。所以朝庭禁令一開,他們自然就把目光投向東北,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民族大遷徙一一闖關東。

可不能用現在流行的方子自以為是的質疑古人不下江南、而出東北。








武丁仗劍決雲霓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堪稱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三次自發性人口大移民。而三次移民中,其中“闖關東”歷時最長、遷移的百姓最多!成為了近代史上不可忽略的大事件!

關東是指今天的黑吉遼三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東三省,又因為東三省位於山海關以東,故稱關東地區。

東北作為滿清王統治者愛新覺羅氏的起源地,是女真人時代生活的故土,被滿清統治者看做“龍興之地”,也是他們可以控制的大本營,因此自從清政府統一全國後,屢頒嚴令禁漢人隨意出關,嚴把山海關關隘,清朝前期執行效果較好,但清朝中後期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八旗子弟和功勳舊貴圈地嚴重,農民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並且租金不斷上漲,很多家庭開始出現飢餓和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因此當時的人口大省侏儒山東山西河南直隸(今河北)以及南方地區如浙江福建廣東等地,農民開始尋求新的出路,因此出現了闖關東走西口和下南洋三個不同方向的移民遷徙。移民潮開始到來!



尤其是山東地區,人口眾多,且災難不斷,旱災蝗災經常發生。每逢災荒之年,流民“往往挑起扁擔,帶著簡單的行李和吃飯的傢伙什兒,或東出山海關,或偷渡渤海灣,不顧旅途艱險和東北的惡劣氣候,無數人踏上闖關東之路。“闖關東”之名即由此而來。隨著流動人口的不斷增加,面對民意所向,清政府於1860年(咸豐十年),將關閉的山海關大門向流民敞開。

“闖關東”的農民,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為多。其中尤其是山東人最多,進入民國時期,“闖關東”依舊居高不下。1927、1928、1929連續三年超過百萬。

山東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土地缺乏,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災害多發區。有人統計,在清代268年中,除僅有兩年無災外,每年都有程度不等的水旱災害。每逢大災之年,總會有“闖關東”的移民風氣湧起。

與天災結伴而行的是人禍。近代山東兵災匪患連年不斷,可謂是“火上加油”。家鄉飽受磨難,因此便有了逃荒闖關東的浪潮。畢竟樹挪死,人挪活。當時流傳這麼一句話:“富走南,窮進京,死逼梁山下關東。”


至於為何選擇闖關東而不是去南方,原因有以下幾點:關東地廣人稀,沃野千里,照書上的話說,“關東地區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荒”居首位。

而彼時的南方,經歷了鴉片戰爭,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和起義北伐。早已經變的滿目瘡痍,山河破碎。下層的老百姓生活並不比山東地區的好過,彼時的南方窮苦百姓也是在尋找出路,而他們的選擇便構成了另一移民大軍——下南洋!此處不表。

1860年山海關大門敞開後,流民如怒潮一般湧往東北。“當時的奉天、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開墾,即成膏腴良田。”《膠澳志》記載說,“每逢冬令,膠濟鐵路必為移民加開一二次列車。而煙濰一路,徒步負載,結隊成群,其熙熙攘攘之狀,亦復不相上下。綜計一往一來,恆在百萬以上……且多貨其田廬,攜其妻子,為久居不歸之計。”由單身到全家,由“候鳥”到移居,這是一種漸進的轉化。也是一種幸福的開始。

“闖關東”浪潮不僅使東北地區“地廣人稀”的面貌得到改觀,使全國人口分佈趨於平衡,而且,有力地促進了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一種脫胎於中原文化和關東舊文化的區域文化——新型關東文化風俗逐漸形成了。



這一切的選擇,正是中國人骨子裡的不屈精神。這正是中華民族能夠發揚光大永立世界之林的根本所在!


珞珈山的貓


這個問題其實是闖關東的問題,不過問法不對,道理太簡單,人口導入都是往空曠地區走,怎麼可能會往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嚴重的地區呢?

歷史上的例子,比如明朝初期的山西填山東,清初的湖廣填四川,都是因為戰亂導致山東、四川人口劇減,這才有臨近地區人口填入。

至於清末“闖關東”的情況,則另有特殊性。

清末民初所說的“關東”即現在的東三省,此前也被稱為“滿洲”,也就是清朝旗人的發源地。

當然,說滿洲是旗人的發源地也不盡然,畢竟東三省幅員遼闊,而旗人人口有限,加上在明朝中後期漢人已經在遼東開墾,因而滿洲的情況不可一而概之。

但是,在八旗入關鼎定中原後,滿洲確實成為了一特殊地區,即被定義為所謂滿洲人的“龍興之地”,非旗人不得入內墾殖。

順治年後,滿洲與內地分段修建了千餘公里的“柳條邊”籬笆牆(也叫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被稱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稱為“新邊”( 康熙中期竣工?)。

至此,以柳條邊為界,滿洲遂成為旗人的保留區,非旗人不得入內。而在這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偌大區域裡,旗人人口僅一兩百萬增長到三四百萬,到光緒年間,也僅僅五百萬左右,形同空曠之區。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康熙年間開始,在不到兩百年時間裡,中國人口急劇增長,從六千萬迅速突破一億、兩億、三億大關,並且在嘉慶中期突破四億人口。由此,清中後期的人地矛盾日益激化,而以滿洲為保護區的做法,不能不說是滿人統治者的私心所在了。

也正因為人地矛盾激化,在近代以後,也不斷有人開始“闖入”關東(闖關東本身有違禁的意思)尋找活計,而在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下,清朝統治者也有意思的逐步放開邊禁,但在甲午之前,步子仍舊很小,進入東北的人口十分有限。

邊禁放開的契機主要來自1894年的甲午戰爭。在此戰爭中,日軍在進入東北後如入無人之境(也確實形同無人之境),由此激起了霸佔全東北的野心,而在1896年後,沙俄建造橫跨東北的中東鐵路並宣佈向東北移民60萬(?),這些都讓清朝統治者感到十分驚懼。

是以,慈禧太后斷然廢棄老祖宗兩百多年的邊禁政策,並動用官方力量鼓勵支持大量的關內人口迅速進入東北,這就是綿延二三十年的“闖關東”人口大遷移浪潮的開端。在電視劇《闖關東》也可以看到,當時官方組織船隻將山東人運送到遼東,就是這一政策的體現。

這一政策的改變,雖然已經稍晚,但不能不說是極其英明瞭。所謂“守土有民”,無民則無土可言,偌大的東北地區如果沒有大量中國人居住而任由外人進入,東三省究竟是何人所有,恐怕真不好說了。

由此,在1897年全部開禁到1910年的人口統計中(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相對可靠的人口統計),東北人口從500萬左右迅速增加到1800萬人,而其中,至少有一千萬人是從關內流入的,其中又以山東、熱河、直隸等省為主(這是闖關東的頭一批人,這批人發家致富的比較多,因為去得早,拿的地也好,並可以拿到更多的地(上限一千畝),地價也低(形同白送)。後來的因為來的人多了,地也少了,相對就沒太多好處了。)

到民國年後,闖關東的熱潮仍舊在持續,在民國元年到十年,在張作霖的治理下,湧入東北的人口仍舊是高峰,直到民國二十年後,因為九一八事變的原因,進入東北的人口開始衰減,但此時東北人口也已經突破了3千萬。到1949年,東北人口接近4千萬。

還是那句話,所幸慈禧太后果斷改變邊禁政策並大力引導人口進入東北,否則東北今日是何人之手(日本朝鮮俄國人個個虎視眈眈),真是不好說!


坑爹史冊


我想說全國各個省的人都是不斷的遷移的,比如現在都去北京,上海,廣東!還有如果你們家有很老的族譜就知道你的祖先都在哪些地方定居過,遷移除了有很小一部分人為因素(比如修建三峽之類的遷移了很多)外,大多數是因為自然因素,如干旱歉收,人口繁育過多,人過於貧窮等!

在清朝時東北是滿祖人的祖地,是不允許外祖人進去東北的,咸豐年間由於政府對東北的管制日漸消弱,就鼓勵農民去東北謀生,山東以前的腐敗,環境惡化,政府的鼓勵等都是闖關東的重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我感覺是不去東北,東北就被俄羅斯吞併了!)一直持續到前十年吧!現在因為糧食收的多,能出門打工了大家就都不去東北了,甚至還出現了東北往山東迴流的現象!

不止是闖關東,還有走西口,下南洋等…大家都是從中原地區一路闖出去的,現在的省界才定了多長時間啊,根本不能說明我們是怎樣的人,大家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江浙以前也跟山東一樣的都是人口眾多,屬於漢族重要的聚居地,以前水稻產量沒有現在高也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而東北當時才300萬人,大部分都是荒地所以大家去了只要肯出力就能吃上一頓飽飯!


只因我相信


一個好問題,先說下闖關東是怎麼回事:


關東的意思是山海關以東,即今天的東北。

其實在1668年之前,有23年時間,清朝是鼓勵山東人向東北移民的,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政府在出臺的鼓勵移民政策《遼東招民開墾條例》中規定:“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在這一移民政策的“激勵”下,“燕魯窮氓,聞風踵至”,“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


清朝在1668年開始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禁止漢人移居東北地區。但是在晚清由於沙俄的步步入侵,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對漢人移民逐漸放開,到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但事實上在1860年以前,已經有不少內地農民無奈之下冒險去了關東。


按道理說,經濟發展後,人口會向富裕,工作機會多的地方集中,促進這裡的經濟越發發展,而相對缺乏工作機會的地方往往流失人口。這是我們今天中國習以為常的事情。


但是在18世紀的清朝時期,這卻是相反的,山東河北農民沒有去富裕的江南打工,卻一度寧可冒著殺頭的危險,跑去天氣嚴寒的東北,這是為什麼?


在研究中國經濟史的權威 美國學者 彭慕蘭的書中,他也注意到這種現象:

在當時的中國,紡織業是最大的工業部門,如果一個人不從事農業,那麼最有可能吸納他工作的,理論上是紡織業。

但問題是,在中國,紡織業的大多數生產者是女性,在當時的中國很少有女性單獨出來工作。一般認為女性出來到工廠工作最早是在1872年開始。

而男人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從事紡織業,在一個農民佔90%的國家,他最正常的選擇,是去找一塊土地耕作,讓老婆在家紡織填補家用-----男耕女織是幾千年來的理想。


但問題是江南地區不但沒有近代工廠,更沒有多餘的土地,江南的每一寸土地幾乎都有人,而且清政府在江南收的賦稅特別重。在康熙20年,江南的田地只佔全國的7.37%,收取的米麥卻為全國的3/4。


而去東北呢,雖然冷一點,但到處是可供開發的荒地,新開發的土地實際操作時也往往稅收很輕,甚至根本不需繳稅。


所以內陸人口向著東北流動,追逐土地和稅收優惠,就很好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