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銀行一年息2.0,三年3.5,爲什麼郵政人員都讓存一年說一年合適,有什麼玄機?

旅途137650738


針對類似的問題,我昨天剛回答了一次,但不介意再來回答一次。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會說因為一年期的利息低,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低,而三年期的利息高,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高。這麼說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沒有回答到問題的本質上。因為我們都知道其實有些銀行三年期能上浮的利率一般要比1年期以下能上浮的利率高,所以從成本的角度去分析貌似解釋不通。

事實上,銀行之所推薦客戶存款一年期,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年期對他們來說最有利,這裡面最核心的問題是涉及到一個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

目前很多銀行為了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資金配置效率,一般都會在成立一個資金管理中心來對整個銀行的存款和貸款進行管理,資金管理中心會在內部設定一個價格,用於購買支行的存款或出售貸款資金給支行,這個價格類似於同業拆借,這不過這個拆借僅侷限於銀行內部操作。

FPT價格一般會根據不同期限,不同的產品設定,整個價格呈一個曲線分佈,比如下圖 :


從圖中可以看出,存款期限越短,支行獲得的利潤值越高,而存款期限越長支行的利潤率就會變少。

比如某銀行FTP如下:

活期存款FTP在3%左右,而央行基準才0.3%,支行有差不多2.7%的利潤空間;

一年期存款FTP在4.5%,而央行基準上浮50%才2.25%,支行有差不多2.25%的利潤空間;

二年期存款FTP在5%左右,而央行基準上浮50%後是3.15%,支行有差不多1.85%的利潤空間;

三年期存款FTP在5.3%左右,而央行基準上浮50%後是4.125%,支行有差不多1.175%的利潤空間;

從中可以看出,活期存款對支行是最有利的,當然客戶沒有那麼傻存活期,大部分用戶都會選擇利率更高的定期存款,而在定期存款當中,1年期以下的存款對支行來說是利潤空間最大的,所以他們推薦1年期以下的存款最積極。


貸款教授


這個問題要從銀行內部的考核說起。

銀行內部一般把一年(含一年)以內的存款叫做個人“結算性存款”,而把超過一年的普通定期存款稱之為“非結算性存款”。


而“結算性存款”是用來衡量銀行所謂“交易型銀行“轉型的重要指標。因此,銀行的通常會給各分支機構下達“結算性存款”的任務,要求員工在完成的儲蓄任務中佔重要比重。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銀行內部利潤考核機制——FTP轉移定價的指導性引導。很多銀行對於不同存期的存款都會給於不同的轉移定價,其中活期給的利潤最高,三年期是虧損的。也就是你如果存三年期存款,拉你來存款的員工不但不賺反而是虧了(當然總行是賺的——剝削員工唄)。


郵儲銀行員工之所以建議讓客戶存一年期,無非就是有這兩個因素的考慮。有些激進的分支機構甚至會只考核一年以內的存款,而對超過一年期的存款沒有任何獎勵政策,說白了就是拉了也白拉。而對於存期一年以內的個人存款,銀行會加大獎勵力度。

我如此劇透,不知那些編故事的銀行高管是否會有些不爽。我是空谷寒潭,原創不易,歡迎點贊。


空谷寒潭


這個沒什麼特別的玄機,也沒什麼誤導銷售的嫌疑,我作為一名郵儲人有必要根大家解釋一下 ,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起因在於內部考核機制的引導,根源在於銀行核算利潤收入,銀行利差收入並不是什麼存款利率1.95%貸款4.9%來算利差的,這是外行的臆想。



實際上大多數銀行都有這樣的現象,三年期的定期實際在銀行收入核算中是不賺錢的,虧損的。為什麼呢?這就涉及FTP定價的問題,期限不同的資金成本是不同的,這個成本不是指支付儲戶多少利率的利息,這個FTP定價的資金成本是總行來制定的。

什麼是FTP定價?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是指,商業銀行內部資金中心與業務經營單位按照一定規則全額有償轉移資金,達到核算業務資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種內部經營管理模式。 業務經營單位每筆負債業務所籌集的資金,均以該業務的FTP價格全額轉移給資金中心;每筆資產業務所需要的資金,均以該業務的FTP價格全額向資金管理部門購買。

上面說的銀行的每筆負債業務所籌集的資金就是指的銀行通過各種手段的攬儲資金,說的通俗一點,銀行存款是銀行的負債業務,貸款是銀行的資產業務。

舉個例子:某銀行做了一筆期限1年的定期存款,固定利率1.5%,金額100萬元。如果該筆存款的FTP價格為2%,則經營單位從資金中心獲得2萬元FTP利息,減去其付給客戶的利息1.5萬元,該筆存款的淨利息收入為0.5萬元。

再舉一個:某銀行發放了一筆貸款,期限2年、固定利率6%、金額100萬元。如果該筆貸款的FTP價格為3%,則經營單位每年付給資金中心3萬元FTP利息,而銀行向客戶收取的貸款利息6萬元,兩者相減該筆貸款的年淨利息收入為3萬元,兩年淨利息收入共計6萬元。




這裡就可以看到銀行核算收入利潤,是以FTP定價價格為標準的,並不以給付儲戶的利率價格為基準。在大部分的商業銀行,兩年和三年前定期的FTP定價是最高的,如果儲戶結構中大量存在這種期限的存款,銀行就吃不到利差,就不賺錢。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會側重考核活期和一年期定期,並沒有什麼損害儲戶利益的玄機或者貓膩,存款自願,銀行人員只能推薦不能強加意志給客戶。

這裡打消一下有些人的臆想,說這個是保險或者其他產品的,看看題目說的收益率,你見過2%收益率的保險嗎?這不是瞎想嗎,這只是存款,沒有誤導銷售,一碼歸一碼,只是個存款結構推薦,沒什麼特別的。



以上就是所有的玄機,希望能給你解惑。


不立而立


很簡單,這是郵儲銀行工作人員從自身角度出發說的話,儲戶這樣做對他們合適。

所謂對他們合適,我們可以簡單這樣理解。儲戶每存一次錢,銀行工作人員就有一次業績,三年存三次,那就是三次業績。如果儲戶定存三年,那隻能算一次業績。

二者比較一下的話,工作人員當然希望儲戶存三次,而不是存一次。這是第一種解釋

作為儲戶,完全沒必要考慮銀行工作人員怎麼說。自己的錢,如何使用,是儲蓄還是買理財產品,是存短期還是存長期,都應該自己說了算。

自己支配自己的錢,需要考慮三個因素,即流動性、收益性和風險性。通俗講就是以下三點:

第一,這個錢什麼時間需要用。

第二,我想要多大的收益率。

第三,我能承受多大的風險。

對於銀行存款來講,第三點風險性基本上不用考慮,重點考慮的就是第一點流動性和第二點收益性。

針對本例而言,如果知道自己的錢在三年內不會動用,那就要存三年定期;如果一年內沒有用的打算,那就存一年定期。為什麼呢?因為定存三年比定存一年的利率高,利息收益高。

舉例來講,一萬塊錢定存三年的利息為1050元;一萬塊錢定存一年自動轉存2次,三年後的利息收益只有612元。這中間差著438元呢,差異率為41.71%。

儲戶的利息高了,銀行的運營成本當然高。儲戶存三年想讓銀行多掏錢付利息,它當然跟儲戶急,誰跟錢有仇啊。這是第二種解釋

對這種現象還有第三種解釋,那就是郵儲工作人員預見到了加息的可能性,而且將來的一年期利率會較大幅度的提高。

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出現三年定存吃虧的現象。因為定存三年的利率在三年內是不能調整變化的;定存一年再自動轉存,過程中有加息的話就可以享受調高的利率。但是,這個目前沒有根據,還看不到國家調高利率的官方表態。

第三種解釋,可以說是存期長流動性降低,甚至反而會出現收益率降低這種問題。不過總體而言,這是一種非常非常小的概率事件。

總之,如何存款,儲戶要重點掂量流動性和收益性兩個要素,然後自己做決定。

回答完畢,謝謝閱讀。歡迎關注:巴九言。


巴九言


你說的肯定是郵政,而不是郵儲,本來郵政靠存款是不掙錢的,主要靠中間業務來賺取收益,存一年一萬200元,存三年一萬1050元,算下來一年利息就350元,存三年郵政就要多拿150元的利息來給客戶,這樣郵政可以隨便送客戶不到10元的禮品。客戶得到了禮品心裡很高興,但是客戶沒想到被郵政套路了。


我真的真的不是蝸牛


首先,按照問題中的利率,比較一下一年一存,連續存三年的利息,和一次存三年的利息。

1、假設有一萬元本金,一年存一次,利息滾動進入存款本金,那麼三年後的本息和就是:10000*1.02^3=10000*1.061208=10612.8元,利息為612.8元

2、假設有一萬元本金,一次存三年的本息和:

10000*1.035*3=10000*1.105=11050,利息為1050元。

顯然,一次存三年比較划算。

其次,根據央行公佈的基準利率情況,上述利率時可能存在的。

但是,這裡的期限貼水太明顯了。理論上,一年一存,連續存三年的利息收入,應該要和一次性存三年的利息收入一樣。加入三年期存款利率為3.5%,那麼一年期存款利率要達到3.384%。或者一年期存款為2%,那麼三年期存款利率為2.04%。這樣兩種存款方式的實際收益無差異。

否則就會存在套利機會。

實際上,銀行吃的就是這個利差。看上面表格裡面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的差距就知道,銀行就是過手財神,難怪四大國有銀行每年的稅後淨利動輒上千億元。

最後,言歸正傳,相信你已經明白,為什麼銀行忽悠老百姓存款期限短,越短,對他們越有利。他們的利差越大,收益越高。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首先:從客觀來說3年存款利率肯定比1年的高!如果郵儲銀行員工建議你存一年,那應該是個別現象,單從存定期,對銀行來說,存長期有利於銀行穩定存款,但銀行承擔利息較多,存短期有利於銀行少承擔利息,但到期後存款有流失可能!所以對於銀行來說沒有絕對的哪種有利。一般按照客戶意願辦理。

其次:對於郵儲銀行櫃員來說,你存1年3年對他沒有任何影響,一般存款任務是沒有區分存幾年的。但是幾乎所有銀行都有保險代理業務,也就是銀保產品,如果人家建議你存一年的保險,那麼恭喜你,目前來說存一年定期保險收益遠高於定期存款!但是你沒有提到櫃員介紹是保險,所以郵儲銀行櫃員肯定沒有給你說保險,因為現在銀保銷售必須明示客戶,否則,銀行及相關人員要被重處!

再次:對於你來說,存款利率跑不贏通貨膨脹!你存銀行表面你獲得了利息,實際貨幣購買力遠遠不如一年前了,所以存款期限越短越有利於你提前改變投資策略。如果你存3年,中途想取消定期,那麼你連一年的利息都無法獲得!


川東蒲公英


在我的印象中,郵政銀行是最喜歡推銷保險的銀行。

也許是很多網點在鄉鎮上的緣故,很多老農民年事已高,到了銀行辦業務的時候,三兩下就被忽悠買成了保險。


對於保險來說,存一份提成高,還是存三份提成高呢?顯而易見是後者。

那麼,對於銀行櫃員來說,存錢一次三年的業績重要,還是每年一次存三次的業績重要呢?顯然還是後者。


每家銀行對於存款都會有考核指標,一年期存款因為利率低能夠為銀行帶來更多收益,顯然考核權重較之三年期存款更加重要。


銀行是靠利息差賺錢的機構,一年期利率2.0%的話,房貸基準利率4.9%,就能有2.9%的淨收益。儲戶存10萬元,一年下來銀行就可以淨賺2900元利息。


如果是三年期3.5%的利率,還是4.9%貸款出去的話,就只有1.4%的收益了。儲戶存10萬元,一年下來銀行只能賺到1400元利息,比存一年的形式少賺了1500元,少了100%還多。


銀行短期存款的利率太低了,雖然安全性高,但是收益低,流動性差。同樣是存一年,10萬元存在銀行一年不過2000元利息,如果存了10個月著急使用全取出來,則利息最多隻有不到300元錢了。

如果是放在寶寶類貨幣基金裡面每天都有收益,任何一天取出來,摺合的年化收益都不會低於3.7%,存了10個月全取出來,利息也得有至少3000元,這是十倍的收益差距。


買的沒有賣的精,銀行櫃員本質上也是在銷售自家銀行的存款產品,儲戶就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白白浪費唾手可得的更多利息。


財智成功


銀行的怪現由豈止樓主所說的這一條,讓我們細細數來:

一、一年期存款利率1.95%,三年期存款利率3.575%,為什麼有的銀行說存一年合適,有的銀行說存三年合適?

先來看看銀行為什麼要攬儲,通俗的將銀行要拿吸收的存款去發放貸款,一年期存款利率1.95%,一年期貸款利率通常在5.22%,之間存在3%左右的利差,銀行當然要拼命攬儲嘍。

接下來切入正題:2015年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下調4次,今後的下調空間很小,基本上已經到底了。因而部分銀行為了客戶著想,萬一你存如3年,期間利率調升了怎麼辦,你就享受不到高利率了。而另一部分銀行想法則不同,一旦你存了3年的定期,則存款就穩定了3年,銀行的貸款也能持續3年。至於具體怎樣跟客戶解釋,那就看各家銀行的考核口徑了。

二、有的銀行推介理財或者保險產品,稱其利率遠高於定期存款,有的銀行卻對理財、保險產品閉口不言,只給客戶推薦定期存款。

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取決於推介人員的崗位和該行存款完成情況的好壞。一般上級行都會給下級行下達存款任務指標,理財、保險產品不在存款考核口徑內,如果這家銀行存款情況一塌糊塗,行領導肯定會限制理財產品銷售而主推定期存款。當然對於營銷出理財、保險的客戶經理,銀行會給予一定考核併發放獎金,而儲蓄存款卻沒有,所以一般客戶經理願意向客戶介紹保險、理財產品。

三、明明有的理財產品利率高,客戶經理卻不推介,而是偏偏推薦利率低的產品

這就取決於銷售產品給客戶經理的獎金情況了。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A產品的利率為4.3%,期限為3個月,B產品的利率為5.0%,期限也為3個月。但是銷售5萬元A產品獎給客戶經理500元(當然實際上沒這麼高),銷售5萬元B產品獎給客戶經理200元。那麼客戶經理肯定千方百計的銷售A產品嘍。


knight1


無利不起早,如果不是有什麼在裡面,銀行肯定不會給出這樣的建議。實際上三年期的存款利率,對於的業務而言是利潤空間比較小。

比如說一年期存款利率1.95%,一年期貸款利率通常在5.22%,之間存在3%左右的利差。

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相差不多,所以利差比較小。就導致,銀行都比較希望儲戶存一年期的存款比較好。

而在這種狀況下,銀行也會出一些針對性的考核文件。比如對於業務人員的考核條例裡面,把一年(含一年)以內的存款叫做個人“結算性存款”,如果達不到這個存款標準的話就可能會扣績效,扣獎金等等。

雖說,銀行這麼做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考量。但是作為個人而言,其實也建議選擇一年期的定期存會更合適一些。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什麼時候會來。

存三年定期來看,雖說利率會高一些,但是如果你中途有事突然之間取出來,那麼銀行就會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給你計算收益率。那就得不償失了。那還不如直接一年一年存直接轉存來的合適。

比如說,存三年定期,到滿兩年的2個月的時候,突然遇到急事必須取出來的話。那麼過去2年2個月的定期都是按照活期收益率進行計算。就只有0.35%。

而如果是按照一年定存,每年轉存的話。頭兩年的利率就可以按照一年期的利率2%來算,最後2個月的按照活期利率0.35%來算。

對於年輕人來說,財務的流動性需求還是比較大,長期的定存不利於更好的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