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与月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戴森球与月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近看到一些问答,提出月球有可能是个戴森球。

那么,我轻轻的告诉你,月亮不是戴森球,而且与戴森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戴森球是美国物理学家兼数学家弗里曼·戴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思维实验。

说的是人类要升级到宇宙二级文明,即恒星级文明,必定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量,这样就需要制造一个包围太阳的壳体,这个壳体至少要有2亿-3亿公里的直径。人们把这个玩意定名为戴森球。

戴森球与月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月亮才是一个直径3476公里的球,只是地球直径的三分之一多点,在戴森球的图谱上一个像素也够不上,差了老远去了。

况且月亮又不发光又不发热,接受的太阳光比地球都少很多很多,这怎么会是戴森球呢?戴森球做出来不但是太阳系最大的天体,甚至在宇宙中也能够排的上号的。

我们人类目前发现质量最大的恒星R136a1,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65倍,直径却只有4500万公里,如果戴森球直径为3亿公里,R136a1只是戴森球的六分之一。

戴森球与月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弗里曼·戴森曾经是爱因斯坦的助手,他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基于任何文明的伴随着能量需求的数量级增长,这个设想与前苏联科学家卡尔达肖夫提出的文明等级理论不谋而合。

因此,虽然这只是一个思维实验,但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和重视。半个世纪以来,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着这项理论,科学界已经把卡尔达肖夫宇宙等级理论、德雷克方程、戴森球理论结合起来,确定为寻早地外文明的一个度标。

建立戴森球,必定会遮挡恒星的光芒,科学家依据这个理论来观察附近和远一些的恒星。NASA的开普勒任务观察了几十万颗恒星,曾经发现一些疑似戴森球结构,但最终未能证实。

戴森球与月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如果要升级到二级文明,建设戴森球将是必由之路,只有建设戴森球,才能够满足人类文明升级巨大的能源增长需求。

一些科学家设计了各种戴森球方案,有很多变种方案,如戴森云、戴森泡、戴森绳、戴森壳等等。有包围形和不包围形,有密实型和镂空型等等。

还有人做了精密的计算,认为拆解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将建成一个厚度为8-20厘米厚的壳体,在未来100年左右,人类将有能力启动这项工程。

戴森球与月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总之,戴森球工程还处于科学幻想阶段,但这个幻想比科幻小说或者电影要更接近现实。

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启动这项工程,将是人类在太阳系最大最宏伟,也是最后的工程。这个工程将完全改变太阳系的状态和结构。

科学家考虑,这个工程可以分阶段完成。建设完成之日,就是人类提升为二级文明之日,人类飞出太阳系就不在话下了。

戴森球与月球没有半毛钱关系

科学家认为,我们目前的文明程度尚处于0.73级阶段,每提升0.1个等级要增加能源需求10倍以上。

要达到二级恒星级文明,人类所需能源还要增加至少100亿倍。所以包围太阳建设戴森球工程是人类必走的道路。

这就是时空通讯对戴森球工程的认识,本人过去也曾发表过多篇介绍戴森球的回答和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看。欢迎拍砖,谢谢朋友的支持关注和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