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猪队友”改名叫了“小白兔”

文 / 大大

“猪队友”这一词来源已久,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猪队友不局限于某个领域,他们无所不在,围绕你的职场工作、生活日常、游戏……猪队友好像永远都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生活。但最近“猪队友”被另外一个词代替了,现在的猪队友叫做“小白兔”。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6月13日,360CEO周鸿祎发微博高调宣布,要求HR定期清理公司里的“小白兔员工”,否则公司会发生“死海效应”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跳槽离职,好的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任,这些员工数量就像海里的盐因为水分减少而析出,占比变高,公司整体业务能力下降。

什么是“小白兔员工”?这一说法来自马云,阿里人才矩阵将员工划分为5类:明星、野狗、土狗、牛和小白兔五大类。对于个人能力弱,业绩长期萎靡,但目标和价值观认同度高,工作态度好的员工,阿里矩阵将其定义为小白兔。

随着企业的逐渐扩大,小白兔可能会慢慢占据大量岗位和资源,最终导致经济学上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也就是周鸿祎所说的“死海效应”。

其实小白兔就类似于“猪队友”的角色,他们看起来很无害,但在职场里的确能把你坑得特别苦。然而在职场上,碰见小白兔的概率高得惊人,因为你可以选择公司,却无法提前选择同事。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大金在一家广告公司里面做文案策划,偶尔对工作和公司会有所抱怨,加班太频繁、领导太喜欢开会、薪资不好提等等。然后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她发现之前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小白兔”同事才是最大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她离职。

起因在于一个常驻外地的同事回来了,也是公司品牌营销部的文案,属性“小白兔”,与世无争、人畜无害的模样,但在后来的工作中,就是她让大金有苦说不出。

大金原以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回来分担她的工作量,减轻部门压力。恰好相反,因为人员配备增加,所以指派给大金所在部门的任务量也变大了。

但小白兔同事完全不在意,每天早上9点来了就泡一杯咖啡,然后打开一份文档慢慢敲着字,晃晃悠悠到下班,效率极其低下,周二需要的素材,周五都不一定能给到,这导致大金要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在她身后帮她收拾烂摊子,一段时间下来更累了。

大金和领导提出问题,但领导也表示为难,因为人家确实是按时上班,每天朝九晚五的打卡,从不缺勤,虽然拖了些后腿但也没惹过大麻烦,算是公司的老员工,不好辞。

大金表示她很绝望,但也忍住了,但那位“小白兔同事”显然不太想放过大金,在大金疯狂码字赶工给客户时,她悠闲的在一旁喝着奶茶,意有所指地说道:“有些人啊,家里就是住海边的,管的特别宽,公司又不是你家开的,老板都不找我谈话,自个还眼巴巴的上去打小报告……”

这下大金可不就炸了,“我不干了!!!”怒而辞职。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确实,与其和这样的小白兔型同事、拎不清的领导上级纠缠,不如直接干净利落地挣脱出来。按照大金的说法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小白兔同事就是那颗老鼠屎,公司就是那锅粥,大金不想在一锅坏了的粥里继续待下去,那就只能自己跳出来。

都说优秀是一种传染病,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久了,你也会变得优秀。因为那些优秀努力的人就像一团光,在一起待久了,你也会借着这光走出黑暗。反之亦然,在黑暗里待久了,你也就丧失了寻找光芒的本能。

职场上,公司平台重要,环境也很重要,一边是混日子的同事,一边是想要一碗水端平的上司,两边凑一起很难有个好环境,越有能力的人越有主见,越接受不了这样的职场。所以,注意分辨身边的“小白兔”,当他们的繁衍挤压到你的生存空间时,领导又拎不清时,还是赶紧跑路吧!

对不起,我不想和庸人一起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