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不是玩物喪志,而是玩物勵志

文 / 大大

不得不說,抖音是一款有毒的APP。

臨睡前打開抖音只是想睡前開心一下,想著刷個10分鐘就放下手機睡覺。

但是,我忘記了,抖音的時間計量單位不一樣。抖音10分鐘,就是人間的3小時……

等我刷得心滿意足的時候,天已經微微亮了。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熬夜刷抖音的後果就是第二天頂著碩大的黑眼圈上班,在同事打趣我的時候,我佯裝憤怒地要扔手機“垃圾抖音,毀我青春”,然後尷尬的一瞬間來了,同部門的一位小姐姐經過時輕飄飄的扔下一句“玩物喪志”……

我呆了,玩物喪志這麼大一個帽子,就這麼扣我身上啦?

然後那天我認真自省了一下,emmm,我覺得抖音被“冤枉”了,然而我沒有被冤枉。刷抖音停不下來難道不是說明我們自身自律性差嗎?

因為如果我原本就無聊,即使沒有抖音,也會有“魔音”“吃雞”一類的代替品來消磨時光。

所以我經常看到那種批判甚至謾罵一個遊戲、APP的文章都表示很不能理解。很多人會將自己浪費時間的罪名,全部歸結於“吃雞”“王者榮耀”或者“抖音”的存在。

但事實上,真的是“物”讓我們“喪志”的嗎?

承認吧!即使你卸載了抖音,也依然還是那個“玩物喪志”的你,因為沒有抖音,你也能尋找其他方式來消遣,難道刷抖音停不下來,刷微博、刷朋友圈、玩遊戲就能停下來嗎?

小時候,電視、遊戲機是阻礙我們成長的毒藥;

初高中,互聯網遊戲成為成毒青少年的罪魁禍首;

現在,太多“兇手”,太多“毒瘤”了,抖音、吃雞、王者榮耀……

我們批評得過來嗎?

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某款遊戲、APP上,這是不是有點無賴?

其實它們何錯之有呢,真相只是你控制不住你自己。

存在即合理。

任何事物的興起,總會有它的價值。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為什麼現在的90後,00後都沉迷於“抖音”、“快手”一類的短視頻APP,其實解釋起來很簡單,這裡面涉及到“嗑瓜子”理論

我們嗑瓜子的時候不難發現,隨隨便便幾個小時就沒了。但是如果換成工作學習,時間就過得特別慢。

因為一粒小小的瓜子,從你嗑到吃下去只要幾秒鐘,很快你就能得到的反饋,馬上就能知道“味道好不好”。但換在工作或者學習上,這個效果反饋週期就相對需要很長的時間,你自然會覺得無聊。

而瓜子理論是可以麻痺大腦的,這其實就是抖音使人上癮的點,抖音視頻都只有15秒,只能展現最精彩的一段。它有效縮短了反饋的週期。

有玩抖音的朋友應該都深有感悟,它裡面很多的視頻都會給人以一種戛然而止的感受,以至於我們會一直想重複看並且繼續刷,事後看到特定的場景還能回憶起其中的視頻片段。

難道抖音視頻好看到了這一種地步?能讓我們記憶深刻至此?

其實這也涉及了另外一個心理效應“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這個理論認為,人具有把一件事情做完的本能,而那些沒能完成的事情就會比已經完成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習慣性地一有空就想刷抖音了!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和前面一代人的循規蹈矩不同,現在的年輕人不再侷限於出門旅遊一類具象的事情中。如果說上一代的人是把玩當做一種在生活中放鬆自己的方式,那麼我們這一輩的人則是把玩變成了我們自己的生活態度,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玩家。

有的人玩著DOTA、吃雞、王者榮耀……玩成了職業玩家;

有的人玩著直播,成為了“當紅主播”;

有的人玩著微博,也能成為大v博主;

有的人專注抖音,也能成為短視頻裡的“流量擔當”;

這些在上一代的主流價值觀裡,看起來都是“不務正業”的,但是當下的年輕人不僅樂在其中,還能玩出範兒,90後、00後也沒有如老一輩人預言的那般“垮掉了”,玩得好的反而成為了人生贏家。

其實時代的發展,就是一個“看不慣”的過程。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她的文中寫道:“現代世界的特徵,就是接受代際之間的衝突,接受由於不斷的技術化,每一代的生活經歷都將與他們的上一代有所不同的信念”。

我們對於自己出生時就已經存在的事物呈現出一種理所當然的狀態,我們承認它們,但當新事物與現象出來時,我們反而處處“看不慣”,什麼都要嚴控、什麼都想禁止。

但是這個世界變化就是這麼快,今天是抖音,明天就有可能出來別的音,世界的進程不會根據我們的這些想法而停滯不前。

最後總結一句,可以被毀掉的人沒有抖音也照樣會被毀掉,毀掉人們的並不是什麼抖音之流,只能是人們自己。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玩抖音就能買車的90後們,你憑什麼說他們玩物喪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