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富裕。寬鬆的家庭氛圍讓她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夠闢的一隅安靜之地,能夠專心地研究詩詞歌賦。勤奮的努力和出眾的文學天賦也讓她幼年成名,很小的年紀便文采出眾,能夠作詩賦詞。18歲時,她遇到了那個讓她魂牽夢縈一生的男人——趙明誠,於是便奮不顧身地嫁給了愛情。

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作為一代才女的相公,趙明誠自然也不會差。他是一位官宦子弟,不僅和李清照一樣擅長詩詞散文。而且還是一位金石大家。他有著"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的志向,其所著的《金石錄》更是成為了後人研究金石篆刻的重要文獻資料。不僅如此,趙明誠還是一枚妥妥的大帥哥。史書記載趙明誠是一位風度翩翩的貴公子,其才華橫溢,深受當時女孩們的喜歡。他和李清照的結合當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新婚燕爾,一對年輕的小夫妻總是相互依偎在一起,耳鬢廝磨,述說著只有他們知道的小秘密。但是由於趙明誠身兼朝廷職位,所以常常需要遠行。在他們十幾年的婚姻當中,也經常是聚少離多。新婚夫妻才相聚沒多久就要分隔兩地,這不由得讓他們兩人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時光。無論窗前屋外,人們見到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緊緊相擁著,彼此眼中總有掩藏不住的愛意。但是文人的思想有時我們還真的難以理解。

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作為當時深受世人讚譽的一代才子,趙明誠自然免不了和李清照切磋詩詞文才。趙明誠早就聽說李清照文才過人,是有名的女詞人。所以他總想和李清照比個高低,看誰的文才更加高。但是令自己失望的是,無論是填詞還是作詩,他卻經常居於下風。有時自己想了好久的詩句,讓李清照看的時候她卻總是能夠雲淡風輕地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隨口說出改正方案。這讓趙明誠尷尬不已,為了面子他也只好紅著臉耍賴說“不算不算”。

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由於小兩口經常要分離,所以免不了要用書信傳情。面對空落落的院子,和隨處飄零的落葉,這更讓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變得惆悵滿懷。為了緩解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她便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了遠在外地做官的丈夫,以解相思之情。另外她還在文末挑逗似地寫下了“君覺何如?”的句子。這讓看到信後的趙明誠急惱不已,非要寫出一首更勝於妻子的詩句寄給她看看不可。於是他決定閉門謝客,為了創作苦思冥想。

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三天後,他終於寫了五十首詞句,但又不確定這些詩句哪一首能勝過《醉花陰》。於是他便把李清照的詩句放在自己的詩句當中,請自己的好友,當時著名的才子陸德夫進行鑑賞。陸德夫在一開始品讀詩句的過程中一直緊皺眉頭,直到看到最後一首詩句的時候,突然眉頭舒展,拍手叫絕,連聲叫道“好!好!好!真是千古佳句!”趙明誠驚喜之餘便向那首詩句看去“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頓時滿臉黑線——那正是妻子寫的詩句。原來自己辛苦創作的五十首詩句竟敵不過妻子的短短三句。

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趙明誠最後是否告訴陸德夫那首詩是李清照所作,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只知道在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婚姻一直處在“蜜月期”。趙明誠不幸病逝後,李清照的人生也變得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還多次被人欺騙。雖然她是千古難遇的一代才女,史書上卻並未能記載下她最後的歸宿到底是什麼,這也成為了一個千古之謎。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愛情可遇而不可求。得之,是為幸,失之,是為命。

世人公認的一代才女,其丈夫卻表示不服,一首填詞,高下立判

小夥伴們,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