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這家獲牌企業將直銷牌照和地皮打包賣了……

日前,小編聽到一個坊間傳聞,大意就是聽說山東永春堂集團公司準備將國家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和公司地皮整體打包出售,雖然具體要價不詳,但據說價格並不高。小編聽到這個消息時,頗為吃驚。如果此事屬實,這將是首例內資直銷企業牌照轉讓案例。

但小編向消息傳播者確認事件的真實性時,消息透露者表示自己也只是從其他信息渠道獲知的這一消息,並不敢肯定消息是否屬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編在第一時間撥通了山東永春堂集團公司董事長顏廷和的電話。

顏廷和董事長在聽完小編的表述後,立即對這一傳聞予以否認,他在電話中斬釘截鐵地告訴小編:“這怎麼可能?我是永春堂的締造者。辛辛苦苦這麼多年,我絕不可能做出賣企業的事情。雖然現在前路似乎並不平坦,但我相信危機化解後,一切都是康莊大道!”

傳聞這家獲牌企業將直銷牌照和地皮打包賣了……

永春堂董事長顏廷和

永春堂的股東調整之謎

顏廷和董事長的回答,似乎讓山東永春堂集團轉讓直銷牌照的傳聞不攻自破。但小編在隨後的調查中,卻發現了山東永春堂集團自從2015年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以來,針對投資人(股東)、董事會成員、公司高管、法人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

這些調整的結果就是,業界熟知的山東永春堂董事長顏廷和,從法律的層面上講,已經不再是山東永春堂集團的董事、股東和法人。從法律的層面上,顏廷和其實與山東永春堂集團沒有了任何關係。這一結果,讓人非常意外。

2015年1月30日,山東永春堂集團獲得國家商務部頒發的第55張直銷經營許可證(商秩批[2015]78號),2015年5月22日,國家商務部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官網上公示了山東永春堂集團的獲牌信息。

按投資比例大小排序,當時公司的股東分別是:

顏廷和(4620.4939萬元,佔股:40.57%)

田業蓮(4018.2642萬元,佔股:35.28%)

張吉瑞(1527.6521萬元,佔股:13.41%)

顏廷榮(917.5525萬元,佔股:8.06%)

顏偉(265.5728萬元,佔股:2.33%)

張吉興(33.7621萬,佔股:0.3%)

楊瑞華(6.7024萬元,佔股0.06%)

2015年10月27日,山東永春堂集團的股東及出資額進行了調整。在公司11390萬元的總註冊資本不變的前提下,第一大股東顏廷和的投資額追加到了7106.163萬元,除田業蓮和顏偉的投資額保持不變,其他的股東則全部退出。

但一個多月後的2015年12月4日,山東永春堂集團的股東及出資額再次進行了調整。與上次調整相同的是,田興蓮與顏偉的股東與出資額都沒有發生變化,但山東永春堂集團董事長顏廷和卻退出了全部的股份。

這次調整,新增加了三個新股東,他們分別是:田業地(出資3106.163萬元)、吳偉榮(出資2000萬元)、李長榮(出資2000萬元)。新增加的這三個股東瓜分了顏廷和之前的全部股份。

傳聞這家獲牌企業將直銷牌照和地皮打包賣了……

永春堂2013年—2017年股份變動(信息來源:永春堂2013年-2017年年報)

2017年12月28日,顏廷和不再擔任山東永春堂集團公司董事。

對於山東永春堂集團公司在獲得直銷牌照之後,在股東及公司董事會上的一系列調整,顏值君很是納悶。針對顏值君的疑惑,顏廷和在電話中表示:“公司目前的大股東田業蓮是自己的妻子,第二大股東田業地是自己的妻弟。自己仍然是山東永春堂的董事長。”

對於股東的變更,顏廷和在電話中坦率地表示,“股權的變更主要是公司發展的需要,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但這些因素不方便告訴外人。山東永春堂有幾個分公司,我交給了和企業一起成長起來的夥伴,讓他們來運作。”

對於山東永春堂的未來,顏廷和還是充滿了信心,他表示,“目前永春堂在正常運行,市場也在按預期慢慢壯大。”

永春堂的十年直銷申牌路

山東永春堂創始人顏廷和生於1952年,行伍出身,曾任三英集團總經理。顏廷和的創業之路也是眾多中國民營企業家中的一部奮鬥史。

1990年代,神州大地吹響市場經濟的號角。受此大環境的影響,國內的銀杏種植也漸成熱潮。山東泗水縣擁有銀杏採葉園萬餘畝,但銀杏產業僅僅停留在採賣銀杏葉上。為擺脫這種無核心技術、低附加值的產業狀況,走上深加工之路,1998年初,顏廷和帶領志同道和的創業夥伴,以50萬元資金起步,創建了山東泗水永春堂銀杏製品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之路。

顏廷和與多家科研單位進行合作,專門成立了研發小組,加工和生產銀杏產品,研發了銀杏養生茶和藥磁保健枕等系列產品,並以傳統的營銷模式,在山東、河北、北京等地區銷售,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好評。山東永春堂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為了更好地推動產品的市場銷售,2003年3月30日,顏廷和將永春堂的銷售轉型為電子商務直銷模式。2006年,山東永春堂向國家商務部遞交了直銷經營的申請。

彼時正是永春堂直銷發展的高峰期。但蓬勃的市場在嚴格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要求下似乎危機四伏。為了成功拿牌,顏廷和忍痛決定緊急轉型,根據兩大條例相關要求規範市場並調整獎金制度,這些舉措直接讓經銷商利益受到重大影響。最終引發轟動業界的“永春堂2號經銷商國慶華帶領20萬人團隊集體出走”事件。

雖然人數略有誇張,但永春堂確實因此遭受重大打擊。這件事影響面越來越大,後來直接發展成為“涉傳”事件,更是讓永春堂雪上加霜,其他骨幹經銷商也在多重壓力下選擇離開。永春堂直銷遭遇首次重擊,最終導致拿牌的希望也被直接澆滅。

此後的時間裡,顏廷和帶領下的山東永春堂更換職業經理人,調整市場發展策略,傾向於穩定發展,成立“全球營銷中心”,宣佈“進軍國際市場”,開發新項目……這一切都是沒能拿到直銷牌照情況下的無奈之舉。儘管形勢嚴峻,但顏廷和依然選擇堅守,並沒有放棄直銷模式。

傳聞這家獲牌企業將直銷牌照和地皮打包賣了……

2008年,山東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山東永春堂集團有限公司。顏廷和明確提出,將加大直銷牌照的申請力度。

2010年,山東永春堂第二次向商務部提交申牌申請。但是這一次因為資料不全,公司在申請開展直銷業務的區域也沒有獲得足夠支持,山東永春堂的申牌嘗試再次鎩羽而歸。

經過兩年的調整和發展,山東永春堂於2012年開始為第三次申請直銷牌照做準備。經過一年的充分準備,2013年,永春堂再次向商務部遞交了申牌資料。這一次,山東永春堂的申牌工作終於獲得了階段性進展——2014年7月9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正式公佈了山東永春堂的申牌聲明。

2015年5月22日,山東永春堂的直銷牌照在商務部網站得到公示,山東永春堂集團公司成為第55家獲得直銷牌照的直銷企業。至此,山東永春堂近10年的直銷申牌之旅終於獲得圓滿。

永春堂直銷的動盪與曙光

2015年6月6日,山東永春堂宣佈正式啟動直銷。彼時,山東永春堂擁有由董事長顏廷和、執行總裁林徵、運營總裁丁峰、教育培訓中心副總裁牟玲育、客服營業中心副總裁何柏翔、集團總顧問李保勤、營銷總經理丁緒忠組成的公司管理團隊,再加上具有極強凝聚力的六大市場體系團隊。

在直銷啟動大會上,年輕的執行總裁林徵確定了“彎道超車”的發展目標,還提出了永春堂的“一五規劃”。林徵將2016年—2020年山東永春堂的五年發展規劃定義為永春堂的開局之年、互聯網裂變年、產業化發展年、股份化改組年和全產業騰飛年,意在一步步全面推進發展,甚至提出在5年內使永春堂劍指100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半年之後的2015年年底,業內傳出消息,林徵突然和母親李保勤退出了永春堂領導層。

其實2015年山東永春堂的經營情況並不差。銷售雖然只有1.6億元,但利潤總額達到了3000萬,給國家納稅600萬元。這種經營情況,在傳統民營企業中並不算差。

隨後,職業經理人戴三省被顏廷和請到山東永春堂。據顏值君瞭解,戴三省與山東永春堂只簽了一個短期合同,合同到期後離開了公司。與戴三省一起過去的,還有帶著團隊加盟的牛超,但沒有多久也與戴三省一同離開了山東永春堂公司。

戴三省離開後,山東永春堂的直銷市場便由公司內部的丁緒忠負責。據瞭解,丁緒忠是山東永春堂的創始人之一,一直跟隨永春堂董事長顏廷和。直到丁緒忠正式負責直銷市場,永春堂的高層人事變動才暫時告一段落。

顏值君調查中,聽到一種沒有證實的說法,據永春堂曾經的經銷商介紹,永春堂的獎金制度曾一度多種制度並存。而不斷更換主要管理層的結果,也導致政策的不持續性和團隊沒有凝聚力,永春堂在不斷的磨合和各種不穩定因素中內耗著。面對公司的獎金制度以及市場策略的頻繁變換,有不少經銷商表示無所適從。

十年風雨,數度申牌,最終拿到了直銷牌照,卻因高管動盪,股權變換而進入企業發展最艱難的時刻,甚至有傳言永春堂已經易主,如今,伴隨著顏廷和的否認,賣掉永春堂公司的傳聞獲得澄清,但以上事實可見,永春堂面臨的問題依然相當嚴峻。我們衷心希望山東永春堂能像顏廷和所說的那樣,浴火重生,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