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讓房地產變局

評論丨讓房地產變局

打一場給經濟鬆綁的房地產戰役,讓經濟通往自由之路。

7月31日,政治局會議“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成為上半年收官的重要政策信號,如是明確表述對房地產市場看淡還是頭一次,倘若政策執行到位,態度堅決,則預示房地產市場將告別過去“瘋漲”狀態,進入“冷”季。

隨著年已過半,年前確定的2018年住房制度改革當進入試水窗口。

既然旗幟鮮明地“遏制房價上漲”,且態度“堅決”,表示即便小漲也不在允許範圍,進而在穩定當前價格水平的基礎上,實現價格的合理下降。

這些年,樓市狂漲,刺激居民非理性購房,市場預期迭顯紊亂,政府依靠賣地收入幾乎形成慣性依賴,土地越賣越多,越賣越貴,製造房價泡沫,堆高市場風險,實業也在房地產市場極度火爆之下愈加不振,整個市場生態脫實向虛,維繫社會正常發展的產業鏈條愈來愈面臨斷裂危險。

在宏觀經濟下行,外圍形勢緊張,疊加消費異常低迷情勢下,此時堅決遏制房地產不良市場生態蔓延,剎住房價惡性上漲之風,時不我待!

可以看到,2009年以來,25家上市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無錫銀行未披露)累計發放額年年創下新高,8年時間個人住房貸款複合增長率達到20.30%,超出同期GDP複合增長率近9個百分點,帶給居民不堪重負的購房壓力與巨大負債的同時,極大傷害了消費空間,及由此帶來的其他產業的發展。

評論丨讓房地產變局

如果將上述8年來投向個人住房貸款領域的資金用於居民自行提高生活品質,則不僅這些規模的資金一方面可用於廣大的消費,帶動實業發展,同時居民仍能將剩餘的資金向銀行儲蓄,而銀行將這些資金進一步投向廣大實體,便能在居民積極向實體消費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實體經濟融資之便,從而大大降低了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與難度,而且基於消費支撐,實體整體盈利能力有保障,銀行的不良率能大大降低,撥備率同樣將大大降低,促使撥備反哺利潤,整個銀行的淨利潤、淨息差水平將有大大的提高,銀行盈利能力的增強,不良率的大幅降低,進一步可提高銀行業的產品創設能力,及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提高,最終將帶給我們整個經濟搞活、發展及對外深度開放,形成促進作用。

反觀當年日本房地產市場的火爆,與我們當前極為相似,最終房地產市場崩盤,沉下心思發展實體,實施製造業立國,科技強國,才有了日本近20年來經濟始終低迷,但作為世界強經濟體一直屹立不倒的強大韌性與支撐力。

美國2000年以後,在房地產市場不斷髮展,最終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將次級客戶不斷納入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房地產市場,最終觸發次貸危機,導致房地美、房利美等房地產巨頭,連帶其他金融巨頭倒閉破產,然而美國經濟是一個有著強大經濟緩衝能力的經濟體,很多問題可以通過其強大的市場機制迅速修復,加上其雄厚的科技實力,很快能消除經濟障礙,實現經濟復甦,步入發展快通道。

在當前內外交困形勢下,站在新時期十字路口的中國,需要儘快度過房地產的“坎兒”,依靠好的政策與決心,用行動反哺實業,扭轉市場生態,回應民意,倚仗民心,理順發展問題,釐清政府與市場關係,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經濟的再次軟著陸,實現強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