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美國徵信不記錄查詢次數?

順著匡匡之前在朋友圈的徵信疑問,我來淺談下美國的徵信制度吧。

原創|美國徵信不記錄查詢次數?

美國的徵信體制至今已經五十來年的時間,他其實已經構建很好的一個商業盈利模式,他不像中國,目前央行作為唯一的機構能夠對接完整的金融機構的信貸數據。美國目前沒有一個類似央行的角色在,國會授予了三家民營機構有權獲取各大銀行的用戶信息,Equifax,Transunion,Exparian..這三家公司並非政府國營的非營利機構,全部都是上市公司,且全靠出售信用報告及提供相關風控服務獲取盈利,畢竟上市公司的第一大義務就是實現股東的長期利潤最大化麼。

原創|美國徵信不記錄查詢次數?

三大評級機構都通過銀行獲取客戶信息,包括旗下擁有幾張信用卡或者貸款,每張的額度,每個月的還款記錄以及逾期信息和當前的未還金額等,另外為徵信機構提供數據的包括水電煤運營商、移動通信運營商等機構,不過評級報告主要還是參照金融機構的數據。三大評級機構只負責出具評級報告。

在1989年,市場上引入了一家叫做FICO 的公司,他成功的把文字的報告量化成了分數,也就是現在廣為人知的信用分。FICO通過自己的算法,給不同的交易場景計算出了不一樣的分數,包括:經典、銀行、個人理財、購車、購房、消費分期、白戶等。基礎的FICO 分最低分是350分,最高分是850分,其中低於620分為(Bad)極差,620-649(Poor)差,650-699(Fair)中等,700-749(Good)好,750+(Excellent)極好。一般來說620分以下很難批信用卡,就算獲批額度也在300-500美金,甚至還有需要先存錢再消費的信用卡,專門用於積累還款記錄和信用歷史。620-649之前的客群一般可以申請美國CapitalOne 公司的信用卡(Capitalone公司在美國專業做次優級客戶的貸款和信用卡業務) 或者Discover公司的學生信用卡。超過650分的話,客戶的選擇就比較多了,基本上各大銀行的基礎信用卡都可以申請,超過700分的客戶可以嘗試申請包括美國運通白金卡在內的高級信用卡。

原創|美國徵信不記錄查詢次數?

FICO基礎信用分的算法依照五大因素計算的:

1. 還款記錄:這個因素佔信用分構成的約35%,如剛才所說,三大徵信機構會從銀行獲取到你一共有哪幾家銀行的信用卡,然後銀行每個月會像三大機構上報客戶每個月的還款情況,為了不過度影響每個人的徵信記錄,各大銀行往往會給予1-5天的寬限期,如果客戶在寬限期內償還了信用卡賬單約定的最低還款金額,銀行就不會向評級機構上報逾期記錄。

2. 債務:這個因素佔信用分構成的約30%,這塊主要依照累計有欠款的賬戶,累計債務額度,累計債務/信用額度比等因素。一般來說信用公司又希望你在借錢,你在消費,又不希望你借太多錢,所以一般來說使用20%左右的信用額度會使信用分最大化。

3. 信用記錄的歷史:這個因素佔信用分構成的約15%,擁有信用記錄的時間越久(從擁有第一張信用卡或者第一筆貸款開始計算)分數就越高。信用公司引入了一個參數叫做平均持卡年份,這個參數直接導致關卡和開卡會導致平均持卡年份變短進而影響信用分數。

4. 信用產品的多樣度:這個因素佔信用分構成的約10%,包括信用卡、房貸、車貸、商品分期等,用的信用產品越多分數越高,不過該因素對信用分影響較小。

5. 短期的信用查詢:這個因素佔信用分構成的約10%,這個主要指信用硬查詢(Hard Pull),之後會詳細記載。

除了這五大因素外,在美國,如果你欠金融機構,包括電信公司、水電煤公司錢且拒不支付的,這些機構會把你未嘗還的債務轉交給第三方催收公司,他們第一步就會在信用報告上寫上一條催收記錄,直到你還錢才從信用報告上拿掉,當然客戶有權利對報告上的催收機率做申訴,不過一旦信用報告上出現了催收記錄,即使是一筆電話費沒有支付,將嚴重影響信用評級,短期內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取授信。

雖然三大評級機構都是民營上市公司,但還是會受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監管,其中公平信用上報法案 (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給予每位居民向三大信用機構每年獲取一份報告的權力,消費者可以通過www.annualcreditreport.com 或者撥打電話1-877-322-8228 獲取,不過通過該網站獲取的報告和國內獲取到的人民銀行徵信報告個人自主查詢版一樣,只有個人信息,是沒有具體分數的,因為如先前所說,信用分數是FICO算的,並不在三大機構的提供範圍。

原創|美國徵信不記錄查詢次數?

2015年,出現了一家創業公司叫做Creditkarma,打破了傳統信用查詢的痛點,通過APP提供免費信用報告及分數查詢業務,相當於現在流行的個人隱私換取付費信息的模式,該公司會依照你的報告像客戶量身推薦信用卡,從銀行獲取收入。不過目前各大銀行為了更好的推廣信用卡業務,也為持卡人提供了免費FICO分數查詢的增值服務。

如同國內的信用報告查詢制度,美國也分成軟查詢(Soft Pull)和硬查詢(Hard Pull)兩類:軟查詢包括,非金融機構為了對客戶做背景調查做的信用查詢,包括入職,租房等。該類信用查詢不會對信用分數造成影響,也不會在信用報告上留下記錄。另一種查詢就是在用戶在像金融機構申請信用的時候的信用記錄查詢,申請信用包括:信用卡,房屋貸款,汽車分期貸款等。金融機構查詢後,無論客戶是否最終獲取信用,都會在信用報告上留下痕跡,每一個硬查詢在信用報告上停留的時間是兩年,如果半年內擁有三個以上的硬查詢,再次獲批信用卡的概率會變得極低,信用分數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要珍愛信用,減少不必要的硬查詢。

雖然說美國當前獲取徵信報告還算方便,每個人在獲取信用報告前依然需要提供社會安全號(類似國內身份證號,只要在美國工作過報過稅的都會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以及最近24個月居住過的地址,信用查詢機構還會根據信用報告的內容問你幾個問題,全部通過後才能獲取報告。

近些年來美國也沒少發生關於信息洩露的事件,去年7月,黑客入侵了三大信用機構之一的Equifax,獲取了1.43億用戶信用記錄,包括名稱、社會保障號、出生日期、地址以及一些駕駛執照號碼等。此外,美國約209,000名消費者的信用卡詳情和涉及18.2萬人的爭議文件也可能遭到洩露。該次洩露時間引發了很大的社會影響,最終Equifax向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包括一年期的信用監控服務,並對一年內客戶因為信息洩露造成的金融損失提供保險理賠服務。之後Equifax還面臨著一系列的集體訴訟,公司股價也大幅下跌超過30%。

筆者認為,就算在美國這樣很注重對個人隱私保護的國家都難免發生大小的信息洩漏事件,信用系統當前在中國發展最好的途徑還是央行專營,目前央行對金融機構涉及個人信息的查詢和上傳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所有的徵信查詢都必須要求客戶授權,任何未授權的查詢都可能導致查詢端口被封禁,這點上還是要給央行點讚的。目前市面上做大數據的公司千千萬,但目前最全最好用的數據還是要數央行徵信了,這套在很多方面都照搬美國的系統,在全國信用體系上的建設還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不過隨著接下來百行徵信的籌備和設立,引入了多家知名互聯網巨頭的參與,筆者也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信用體制能更加完善和健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