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和任继愈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一、牟宗三的观点

(一)牟宗三认为孔子的天命即天道之意

牟宗三同意朱熹在《诗集传》中将天命释为天道的看法。在对“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理解上,牟宗三认为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

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因此,我们可以康德喜用的字眼,说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的。

天道既超越又内在,此时可谓兼具宗教与道德的意味:宗教重超越义,而道德重内在义。

牟宗三和任继愈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二)牟宗三认为孔子将自己的生命与天的生命相对接

牟宗三认为孔子将仁的作用分为两方面,一是内在地讲成圣,二是外在地讲遥契超越方面的性与天道。

孔子认为下学可以上达,就是使自己的生命与天的生命相契接,“知我者其天乎”是人天对接的明证。但孔子在知天命后又说畏天命,说明孔子不但没有把天拉下来,而且把天推远一点,让天保持它的超越性,高高在上而为人所敬畏,表示仁者的生命与超越者的关系。

待到《中庸》,把天命、天道又收进来作为自己的性。因为人可以效法天地,做至诚之人,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人三位一体了,至此,可以赋予天、天道、天命其内容,即通过人的仁与诚,证实它为一生化原则,生化原则标志着天命、天道的传统观念已转为形而上的实体了。

牟宗三和任继愈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二、任继愈的观点

(一)任继愈认为孔子视天命为至上的决定力量

任继愈认为孔子继承了西周时期天命鬼神观念,在孔子的心目中天命至上,人的生死寿夭和富贵贫贱都受天命决定,当复兴周道无有所获时,强化了天命不可违抗的想法,并以“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丧予”等再做证明。

同时敬天畏天是人的高尚品德,尧即如此。而且自身也以“天厌之”、“吾谁欺?欺天乎”等表示对天之看重、之敬畏。

牟宗三和任继愈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二)任继愈认为孔子天命的落实亦依赖于人为

任继愈认为孔子虽然相信天命,但贯彻天命则要靠人为努力。他不认为天可以直接对人发号施令,要人通过观察和行事去体会天意。

最终,任继愈的结论是孔子的天命观是一个矛盾体,既相信天命,又鼓励人事有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