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另覓新歡,一汽無力回天,您要買上汽奧迪嗎?

奧迪,一個對中國社會有著深遠影響力的汽車品牌。作為第一個在中國製造的高檔汽車品牌,它無疑受到了國內有資格使用人群極大的關注。所以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奧迪身上就深深的刻印了兩個字“官車”。

一汽奧迪的前世今生

為何奧迪入華之初會選擇一汽進行合作呢?

奧迪logo

這還要從大眾集團說起,上世紀80年代的大眾汽車剛剛邁入國際汽車集團的門檻,遠不及如今世界第一汽車集團的風光。

彼時國內改革開放已經走完了第一個五年,成效顯著。國內對汽車需求量與日俱增,但國內別說造車,連個車軲轆都造不出來;外加外匯緊張,不能將寶貴的外匯浪費在進口汽車上。因此,準備在國外尋找汽車企業入華建廠。

以當時的中國經濟,偏尋世界,無人願意冒巨大風險入華投資建廠;但德國大眾眼光獨具一格,篤定中國的經濟前景,在1984年選擇與上汽合作成立上汽大眾合資企業。

現在看來當初大眾選擇押注中國未來,成為了大眾自成立以來最具遠見的一次戰略決策。在入華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助推大眾集團一路乘風破浪,成功問鼎世界第一大汽車集團的寶座。

奧迪另覓新歡,一汽無力迴天,您要買上汽奧迪嗎?

2013-2016年連續蟬聯4屆財富500強汽車業第一

當然關於大眾集團的中國曆程不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我們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

時間來到1988年,身為共和國長子一汽由於紅旗汽車的研發舉步維艱,受到極大壓力。於是一汽將目光投向了當時上市於1983年,並在1984年獲得了“全球年度最佳車型”的奧迪100。

奧迪另覓新歡,一汽無力迴天,您要買上汽奧迪嗎?

奧迪 100

如果說是一汽選擇的奧迪,倒不如說大眾奧迪選中了一汽。

大眾集團出於“雞蛋放多了的籃子不是好籃子”的基本思想,豪華品牌奧迪必定不能再放在上汽這個籃子裡。於是在1988年5月17日,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於長春簽署“關於一汽生產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

至此,一汽奧迪終於誕生。(如果有朋友還想了解大眾和一汽、上汽的愛恨情仇,請留言,咱們下次寫)

上汽奧迪粉墨登場

2015年9月18日“大眾排放造假”被美國美國環境保護署揭發,大眾汽車集團相繼遭到美國和歐洲上百億美元及數十億歐元的超大額罰款。

奧迪另覓新歡,一汽無力迴天,您要買上汽奧迪嗎?

意指大眾汙染了藍天

“大眾排放門”波及之廣,影響之遠;時至今日,大眾汽車集團依然身陷其中。在歐美汽車市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其品牌聲譽到了谷底。

幸好還有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而中國老早就是大眾汽車集團最重要的,也是最不能失去的汽車市場。

但奧迪近幾年在奔馳、寶馬激烈的競爭壓力下,幾乎保不住作為BBA銷量老大的名頭。

奧迪另覓新歡,一汽無力迴天,您要買上汽奧迪嗎?

PS圖(假的)

奧迪身為大眾汽車集團的盈利奶牛,一旦在中國市場銷量陷入下劃,那對大眾集團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而2018年上半年,奔馳國內銷量34.8萬輛,奧迪30.8萬輛,情勢對於奧迪來說已經刻不容緩,

排放門後,奧迪迫切需要開拓穩定自己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和地位,再加上單獨與一汽合作,造成一家獨大,無任何掣肘的弊端奧迪已深有感觸。

因此2016年11月12日,奧迪與淵源頗深的上汽集團在德國狼堡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要組建中國第二個奧迪——上汽奧迪。

2016.11.12意向書簽署

奧迪崎嶇的尋嫁路

奧迪與上汽要合資的消息,一經公佈,便是軒然大波。一汽集團、一汽大眾明確表示反對(這裡解釋下為何一汽大眾要反對大眾集團,因為一汽大眾由一汽集團主導)。

奧迪經銷商更怒斥奧迪“背信棄義”;多方媒體跟進報道,在中國汽車圈掀起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聲勢。在2016年的尾巴,奧迪苦不堪言,日子極不好過,當然上汽也碰了一鼻子灰;

聯姻

由於為數眾多的奧迪經銷商強烈抵制“上汽奧迪”,為協調利益,還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指導下組建了奧迪經銷商聯會。

2017年2月16日奧迪經銷商聯會在海南三亞舉行成立大會,併發布《三亞聲明》。當然此時這個《三亞聲明》只是經銷商單方面要求,未得到奧迪方面承認。

至此當事四方已經明確,分別是:奧迪經銷商聯會、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奧迪。而站在幕前只有奧迪與奧迪經銷商會,一汽與上汽似乎銷聲滅跡了。

經過多輪協商,奧迪與經銷商未能達成一致;奧迪經銷商為維護切身利益,逼停“上汽奧迪”項目,威脅要停止從主機廠提車。

2016年底至2017年中,這段時間由於“上汽奧迪”事件對經銷商的影響,奧迪在華銷量暴跌。

終於經過長達半年的談判拉鋸戰和奧迪銷量的暴跌後,2017年5月19日,奧迪經銷商聯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奧迪公司簽署多方協議,協議基本涵蓋了“三亞聲明”要點。

奧迪另覓新歡,一汽無力迴天,您要買上汽奧迪嗎?

多方協議簽署現場

《5.19四方協議》的簽署表明“上汽奧迪”糾紛落下帷幕,一汽與奧迪經銷商基本達成了自身的利益訴求。但似乎少了些什麼?

上汽奧迪,那我們的上汽呢?

上汽奧迪塵埃落地

5.19協議的簽署,明確了在一定條件下“上汽奧迪"可成立。也讓奧迪與奧迪經銷商得到了喘息,奧迪銷量終於重新邁上正軌。

突然時隔一年多後,2018年6月28日,上汽集團對外宣佈大眾汽車向奧迪轉讓了1%股票;至此形成了上汽-大眾-斯柯達-奧迪,50-48-1-1的合資企業。

奧迪另覓新歡,一汽無力迴天,您要買上汽奧迪嗎?

股比

而一汽大眾股份則一直保持了一汽集團60%、大眾汽車30%、奧迪10%的配比;

如此股比分配意味中創造了大部分利潤的奧迪,只能得到小部分收益;傳言奧迪對此早已不滿,這也是奧迪如此急切的想要展開與上汽合作的原因之一。

這次上汽大眾股份變動,表明了奧迪可能通過一些手段繞開簽署的《5.19四方協議》條件限制,從而儘早展開與上汽的合作。

有媒體猜測奧迪很有可能通過構建互聯網線上銷售來避開協議中:”不能建立第二個奧迪經銷商網絡“的限制。

奧迪1%的股份佔比雖小,”上汽奧迪“項目因此100%確立。

上汽奧迪已成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