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城春秋 五馬街的前世今生

要說五馬街是溫州街巷在眾人心目中的經典“形象代言人”,想必沒有人會反對。五馬街作為“溫州街巷一哥”,其實它的身世,有點曲折……

得名由來

王羲之?謝靈運?反正離不開“名人效應”

王義之在中國人當中實在太有名。相傳王義之出任溫州郡守時,每次出行,常乘坐五馬齊驅的馬車,往返於這條街,因而產生了“五馬街”。

明嘉靖《溫州府志》載:“王羲之,山陰人,為永嘉郡守,出乘五馬,老幼仰慕,為立五馬坊。”唐代溫州刺史張又新在《百里芳》一詩中說:“時清遊騎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開;民喜出行迎五馬,全家知是使君來。”寫的就是此事。

而在另一個版本當中,五馬街被安在了同樣當過溫州地方官的謝靈運身上,“謝靈運為永嘉太守,以五馬自承,立五馬坊”。

不管是王羲之還是謝靈運,總之,五馬與這條街緊緊相連。2002年國慶節,五馬街矗立起一座五匹駿馬拉著車帷的“五馬奔騰”銅雕,就是來源於這一傳說,如今已成為五馬街的標誌性建築。

五馬街的前世

最初只是一條護城河

傍完名人之後,要真去翻檔案,找尋五馬街的前世,你會發現:他最初得名,只是因為一條護衛子城的五馬河。

溫州舊城包含內、外城兩個部分,呈“回”字形。外城又稱“羅城”,內城因建造時間晚,故又稱“子城”。溫州舊城格局千餘年沒有改變,外城有護城河,內城還有三重護城河,街巷伴河,四通八達,河多、橋多、船多成為一大特色。與國內外那些完全建在水中央的水城相比,呈現出別樣的建城風格。

斗城春秋 五马街的前世今生

清光緒八年城池坊巷圖

據明王瓚(1462~1524)和蔡芳編纂的(弘治)《溫州府志》記載,譙樓前曾有三重護城河:第一重是從小南門河進到雁池(今五馬街西入口與府前街交會處西南角),第二、三重是“徑其支河,方過雁池未至城西,即從宅真橋(今晏公殿巷西入口處)東出過小州橋(今公安路與晏公殿巷交會處),至通道橋(晏公殿巷東入口處)邊,與下河通南門內河,徑為南濠第二重,而五馬河為第三重。”由此可見,載於史冊的五馬街,歷史上最初是一條護衛子城的五馬河。

斗城春秋 五马街的前世今生

1931年九山河畔城牆

五馬河有七座古橋,五馬街分上下岸。五馬河早已消失,但據上世紀30年代檔案資料,以及70歲以上世居五馬街老人的口頭流傳,當年還保存五馬街“上岸”“下岸”的地理方位劃分名詞。“上岸”指五馬街以北,“下岸”指五馬街以南。從市檔案館和市圖書館保存的史料中,仍能尋覓到一些相關歷史信息。

五馬街今生

最早指的是現在的公安路

說到五馬街的今生,雖然名字出自名家,但五馬街今生的身世卻和如今這條街的巷弄一樣,繁雜、曲折。

如今的五馬街,東起解放街,西接蟬街,長424米,寬12米~13.5米。據清光緒《永嘉縣誌》記載,“凡街巷,昔以坊名,今以巷名。”“五馬街自譙樓前直街至五馬橫街。(萬曆)《溫州府志》:街東有仁美坊,今曰豐橋街;五馬坊今曰晏公殿巷。街西有壽安坊,今曰饅頭巷;雙桂坊,今曰小洲橋。”

讀起來有點複雜,這麼說吧,五馬街一開始是五馬坊,就像如今的五馬街道的意思,明代以前在今晏公殿巷西段;在明萬曆年間,五馬街代替五馬坊存在,位置就在如今的公安路。

清代以後

曾指公安路+五馬街西段

古老的五馬街,道路狹窄,寬度只有6米。街東首有座五馬橋,街中建有名人牌坊,街南側有條河道。

1932年,當時的政府曾制訂城廂路政計劃,五馬街被定為一等街。當年拆除店屋,拓寬路面,從原來的6米拓寬到12米,並拆去阻礙交通的牌坊,將街東段南北走向河道改建為石砌下水道。

當時的五馬街以今公安路為界,由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兩段構成。南北走向,指今公安路譙樓前南段,俗稱五馬直街;東西走向,指今公安路南出口往右轉彎向西至大同巷,稱五馬橫街。據清光緒八年(1882)的地圖,五馬街以今公安路為界,分東西兩段,東稱“祭酒坊”,西叫“五馬街”(清光緒十一年,叫“內翰坊”)。

光緒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894~1898),先後稱五馬街和五馬路。

斗城春秋 五马街的前世今生

還曾是“中山路”,如今迎來新蛻變

到了民國時期,這裡叫五馬街。據1922年地圖,這裡的實指範圍,即現今的五馬街。1934年至193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一度改稱“中山路”:今公園路稱中山東路;今蟬街稱中山西路。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創造了著名的“溫州模式”,引起全國人民的矚目。商賈雲集的五馬街,成為溫州乃至浙南地區最負盛名的商業街。

2000年5月至2001年10月,五馬街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和改造,成為一條國內著名的綜合性步行街。五馬街之於溫州人正如南京路之於上海人,它的興衰變遷記錄了溫州城的發展軌跡。

2017年以來,作為溫州市兩線三片的重要區塊之一,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迎來一次新的蛻變。如今的五馬街依然繁華熱鬧,街巷弄空間尺度宜人,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是很多海內外溫州人承載故鄉情感的場景場所。

斗城春秋 五马街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自《溫州老街巷掌故》、《溫州老城印象》、《鹿城人文景觀》

文字根據《溫州第一街——五馬街》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