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看了許知遠和李誕對話那期《十三邀》,很有感觸。

1

從類型上看,許和李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許是精英型知識分子,走學術路線,擅長智性對話。李屬草根型網紅,做大眾娛樂節目,擅用戲謔、吐槽來構建對話空間。

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苦大仇深、嚴肅認真。李則沒心沒肺、嬉皮笑臉。

所以外人易想象:許會活得很累,但李過得很輕鬆。

可有意思的是,一場深入的對話,顛覆了以上印象與認知,許和李掉了個個兒。

原本以為活得很累的許知遠,其實心無掛礙,天地任我行,無問西東。而原以為過得很輕鬆的李誕,卻把本心護在高塔裡,為免自己徹底淪陷,需對它重兵把守、不停地與肉身角力,活得並不輕鬆。

所以這人生與人性啊,深究下去,有意思得很。

2

話說,我之前對李誕並不瞭解,只知道他是《吐槽大會》的總策劃,也被人稱為段子手。他在網上被廣為傳播的一句名言是:人間不值得。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許知遠是對話節目《十三邀》的採訪者,他雖然沒對這人間發表過感言,但以他一貫的言行來判斷,他的思想應是李誕的對立面:這人間是值得的,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堅守與捍衛。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所以,這兩人對話,其實不在一個頻道上,可正是這反差,讓對話顯現出了意義。

我看了採訪的完整版,兩段,整四個多小時。

一開始,許知遠問題拋出去,根本接收不到想要的回應。整個訪談,李誕說得最多的三個字就是:無所謂。

外界的評價?無所謂。別人的批評?無所謂。這節目哪天不火了呢?無所謂。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李誕的語言體系固若金湯,許知遠的智性對話攻不破他的金身。

在許的理解中,好的對話,能析出雙方的未知之語,但前提是要求對方放下防衛,以一具沒有反抗力的肉身來面對語言之刃。而李誕一口一個『無所謂』的佛系,就像給自己套了個金鐘罩,讓人無從下手。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其實兩人的對話中,也能明顯地看到許知遠對李誕造成的觸動,有些問題讓他短暫沉默、若有所思,但很快,他打個哈哈就四兩撥千斤地避過去了。

後來李誕承認,那是他自保的手段。一旦察覺到這個話題會談出危險來,就拋出戲謔來化解。他拒絕讓自己深入思考,你自然進不了他的思域。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所以許知遠很快覺得這場對話失去了意義,對團隊表示:沒什麼好問的了。這時候李誕趁機拋出了他的問題,就外界對許知遠的種種看法與評價,想聽聽他的答案。

看到這裡,我有點明白了李誕在微博上向許知遠發出信號說想上《十三邀》的原因:他並不需要一場對話來解構什麼,也不準備袒露自己。他只是對許知遠這個人好奇,想親自揭開面紗來看一眼。

在後來的訪談中,他說自己從小就反感崇高、討厭壯烈,遇到此類人物,就想把他拉下神壇。而許知遠卻是崇高與壯麗的仰慕者。所以,不排除李誕這小孩的鬼心眼,他很聰明地一點點試探著許知遠的邊界。

這場對話最終沒有黃掉的原因,是因為李誕聽到了許知遠主動走下神壇的答案。當他借朋友之口問許會不會殉道時,許說不會,還說自己最嚮往的死法是『死在女人的身上』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李誕被許知遠的真實震了一下,可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放下了原初的想法,開始進入了對話的語境。

3

說實話,一開始我很羨慕李誕這樣的年輕人。嘻嘻哈哈,沒心沒肺,從不揹包袱,活得特通透。

我就不行,我覺得自己活得太糾結、太較勁。還曾跟一朋友說:這世上很多怪象我參得破,但是放不下。

可是李誕看上去卻是那類既能參破又能放下的人。他提出佛家『中道』的佛理,聲稱自己放棄的同時也想明白了,如此就把自己給理順了。

許知遠是那種警惕過份確定答案的人,他自然不會相信李誕這個說法。他懷疑李誕的佛學,是屬於『生活尚未經歷什麼,假裝已經看透了一切』的悟道模式。

我倒不覺得李誕是在假裝看透,他應該是真看透了。在談話中,能看出他是個有慧根的人。就像他自己說的,他很敏感,敏感的人哭起來比別人痛,笑起來也比別人歡。

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敏感與鈍感的人身上,那種體悟是呈幾何倍數增減的。

李誕年輕時在南方報系實習,看到媒體人的知行不一之處,能被他放大到對整體人性(包括對自己)的懷疑中去,由此得出了『沒有道德潔淨這種東西』的結論。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李誕這樣的人,他的人生不用經歷太多,多認識幾個人,多看幾次人性,就足以看透世情。

即然世界運行的邏輯就是這樣的,那就加入這個世界的運行吧。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所以他放棄了改變世界的理想主義,避免與知識分子為伍,轉而加入了俗世的運行軌道,以『一切無所謂』的姿態來對抗和消解『種種有意義』。

他的『把自己理順,接受佛祖教誨』,是有這個語境的。

4

但是後來,隨著聊天話題的深入,我發現事情實質不是這樣的。

李誕深陷矛盾之中。他在行為上放下了對這世界的對抗,但本心卻放不下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隨著聊天時長的增加,他固若金湯的防線開始出現漏洞,出現了邏輯上的BUG。

比如,當許知遠問他:社會那麼容易就俘獲你嗎?李誕的答案是:自己內心的想法一切都不重要。

當許知遠再問他:你就這麼容易被這社會規訓嗎?李誕直接反應:哪那麼容易規訓我啊。

還有,他嘴上說『已經做好了隨時煙消雲散的準備』,但行動上卻不然。從他對待自己頭髮這個言論上,就可以看出來,其實他並沒有那麼無所謂。從他列舉的喜劇領域內自己喜歡的前輩與經典節目來看,他其實也在渴望對標領域的專業與恆在,並不希望自己是煙消雲散的一部分。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李誕一開始在節目上染一頭紅髮,後來覺得這個形象不能持久存在,就剃了個寸頭,還說等最好頭髮掉光了,就以光頭示人。

再比如,他嘴上說反感有操守有堅持的人。但他後來舉了一個從事廣告業的姐姐的例子,又曝露出他的內心向往:雖然自己做不到,但仍然羨慕那些認準了一條正道,就堅定走下去的人。

許知遠知行合一,可以坦蕩地承認:我相信知識分子的責任感。

而李誕在理智上選擇了隨波逐流,但內心仍有堅持的東西,可這又是他想放棄的。

這樣矛盾的李誕,怎麼可能不會陷入痛苦?

他的失眠,他的酗酒,他的自毀傾向,難道不是這痛苦的外在表現嗎?

5

這場對話到後來,就像一場漫長的攻堅戰,許知遠以逸待勞,看著李誕漸漸退防。

總算明白了,為什麼過去審訊都習慣用『熬鷹』的方式。人在體能不支的前提下,意志力也會變薄弱,就能問出東西來了。

完整版的採訪裡,第一天,李誕明顯在亢奮狀態,一直在戲謔許知遠。到了第二天談話時,他疲態明顯,對抗無力,藉助酒精的催化,一部分心聲流露了出來。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他不是那麼一切無所謂,他承認自己怕輸,嘴上說不怕,本質上還是怕的。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他打破自身界限的方式是:如果特別討厭一樣東西,就故意去接近它、使用它、消解它,再把它變成自己能夠接受的東西。

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消解方式是傷害本能的。

他諄諄告誡許知遠:要賺錢,就不要說太多真話,不要挑戰大眾。

但他自己也意識到:如果真話需要放在段子裡說出來,做人已經很悲哀了。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但是最悲哀的是:他覺得自己是為他人活著的。只有這樣,他才能健康地活著,你讓他做自己,他就沒了。

賺錢、讓別人笑,目前,這兩樣是他努力的目的。倒不是說他貪圖名利,我相信他對金錢慾望不大,對名氣也沒多大野心。但是,可觀的收入和觀眾的讚美,會帶給他滿足感與成就感。在失去信仰的體系裡,他需要靠這個活著。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對此,他甚至搬出了文天祥的名言來形容自己:存心時時可死,行事步步求生。

許知遠因此打趣他:你的底色比馬東還悲涼。

6

李誕這些話,我特別有感觸。

人跟人之間,真的是不一樣的。面對這個泥沙俱下的世界,有人選擇對抗,有人認命懦弱。

我與李誕都屬於懦弱型人,很容易厭倦、容易對這世界舉白旗,容易有自毀傾向。

像我們這種人,如果真的選擇做自己,估計就會選擇躺倒在地,懶得向這世界要一樣東西。

生活也會過得亂七八糟。李誕有段時間早上起來必須得喝點酒,否則沒法出門。而我任性起來,一天只喝三種流質,早上一杯咖啡,中午一杯香檳,晚上一杯紅酒。第二天胃痛不堪,到醫院一檢查,膽汁反流。

後來曾有段時間,表妹跟男朋友分手,在我家暫住了一段時間。因為要照顧到她的一日三餐,我的生活恢復了規律,早上起來做早餐,晚上下班後買菜做飯。週末和她一起去看電影、逛街。那段時間,是活得最健康的時段。

所以我非常理解李誕說的:要想健康地活著,就要逼自己負上責任。

但違背本意的責任,也會反過來磨礪本能。生活健康的那段時期,我的精神世界其實備受煎熬。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訪談最後,李誕的一段剖白,聽起來特別傷感。

李誕說許知遠給人外在感覺是苦大仇深,骨子裡反而是一個享樂主義者。而他天天嘻皮笑臉的,底子卻充滿了虛無感。

這也說明,其實兩人在本質上,是有共通點的。只不過,在某條並行的道路上出現分岔時,許知遠源於認真,走向了深刻。李誕自認懶惰,選擇了淺薄。

許知遠的認真,是他求知慾旺盛的年輕時代整體氛圍和他的教育背景決定的。他不看娛樂節目、不關注大眾思維,所以能保持思考的純度。

李誕的不正經,也是他身處的娛樂至死的時代和他的工作環境造就的。雖然他覺得現在的職業口語不會傷害他的寫作,但其實他的思維定式已經改變了。面對一句話一件事,他會習慣性地參考彈幕思維,讓自己避開雷區。這又怎麼可能不傷害寫作呢?

李誕在訪談裡難得正經地說:如果有一個時代,讓我想留在那兒,我希望是我寫作的那個時代。

悲哀地是,他想去的那個時代會在頭頂恆如群星閃耀,但他如果不先從這個時代語境中脫身出來,可能要停留在那個時代就有點難了。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7

所以訪談看到後來,我不再羨慕李誕。我寧可依然生活在糾結中,也要相信這世上總有些什麼東西會永恆存在。

就像許知遠自負地說:有一天,周圍什麼都煙消雲散了,『我』還在。

李誕理解的『我』,是許知遠本人。當許解釋『那是小狗撒尿般的本能』時,李誕一臉困惑地表示聽不懂。

其實這種本能就是遵從人性與生俱來的基本慾望和價值觀,不受後天外力影響,不被教導和訓練。

李誕明顯是被時代改變的一代人。原本以他的聰明,他可以聽懂這句話,但他已經不願意去深入思考了。他在消費這個時代的同時,也在被這時代消費。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許知遠40多歲了,但他還年輕,因為他對這世界仍有旺盛的好奇心。做為一個堅定的個人主義者,他相信人自身有他尋找意義的系統。所以他羅列了40歲之後的人生計劃,打算一樣樣去實施。

李誕27、8歲,他已經老了。他覺得一切都沒勁,對這世界和自我沒有探索慾望。他為別人而活,而這別人是大眾。『蠢』的大眾支撐不起他的意義系統,所以他漫無方向地前行著,等待著隨時被時代叫停那一天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節目錄制過程中,李誕不無心酸地對許知遠說:這個節目播出後,大眾對你的印象會好轉,而我會被人罵。

但是,他就那麼真誠地任由自己清醒地糊塗著。

在重新構建的自我價值體系裡,李誕,就是那個裝睡的人。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內容由不定時、不保證質量的三體評論(The Three-Body Review)精選並轉自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