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國企混改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六股飛

受益國企混改預期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近日,中央和地方層面國資國企改革政策暖風頻吹,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應聲而起”,其中受益於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預期等因素的軍工概念股表現尤其活躍。機構表示,疊加當前行業低估值水平和基本面好轉等有利因素,看好軍工板塊下半年表現。

多重利好齊聚

數據顯示,上週以來,國防軍工板塊上漲2.11%,跑贏上證指數,漲幅位居A股各行業板塊第二梯隊。行業內子板塊全面上漲,其中,此前表現不佳的船舶製造板塊持續反彈,期間漲幅達5.73%,航空裝備板塊緊隨其後,上漲2.32%;航天裝備和地兵裝備板塊表現略滯後,漲幅分別為0.60%和0.45%。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主要是受國企改革尤其是混改提速、基本面向好等多因素影響。

國盛證券分析師丁婷婷表示,首批41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邁入實施階段,有望於2018年內完成,預計後續更大範圍、更為核心的科研院所改制將加速推進;軍品定價與採購機制改革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但有望逐步破局。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有消息稱,至少2家軍工企業入選31家第三批混改試點企業。

機構人士預計,國企改革將提速,尤其在市場化國企混改和重組等方面有望明顯加強,其中軍工行業將受益最多。

國盛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161家軍工企業中已有108家發佈業績預報(35家略增、31家預增、9家扭虧、6家續盈),“略增+預增+扭虧”佔比70%,較2017年年報有所改善;根據2018年半年報業績預告,7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5%,其中增速處於30%-50%區間的有16家,超過50%的有35家。

丁婷婷表示,根據業績預報判斷,軍工行業業績在改善。由於裝備採購季節差異明顯,訂單集中在下半年,判斷三季度後行業基本面好轉的邏輯將持續得到驗證。

估值方面,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國防軍工板塊市盈率(TTM,整體法,剔除負值)為67倍。機構表示,雖然絕對值不低,但相對歷史水平已處於低位,且一些優質個股目前估值在30倍附近。

機構看好後期走勢

展望後續軍工股行情,多數機構表示樂觀。太平洋證券指出,隨著軍民融合、軍品定價體制改革、軍工科研院所改制進程加速推進,多重因素驅動基本面改善,軍工行業將迎來業績拐點。

東興證券認為,目前軍工板塊處在基本面反轉確立、基金倉位歷史最低、疊加三四季度改革多線突破的重要窗口期,資金的此消彼長有望成為驅動軍工板塊表現反轉的重要因素。

具體到投資策略,天風證券表示,從基本面看,軍工行業景氣處於上行階段,板塊業績拐點與產業成長機遇凸顯;從風險特徵來看,軍工板塊的逆週期屬性為市場提供了調整風險敞口的機遇。在雙支點下,堅定看多能夠反映軍品訂單的核心軍工股(含改制標的,尤其是能從基本面反映產業趨勢的核心參與方)。配置邏輯上,重點關注兩條主線(訂單/改革)下的四類標的(主機、配套白馬、改制、民參軍)。

丁婷婷建議,首選業績增長確定性高、攻防兼備的成長白馬;改革受益品種;具有一定稀缺性、業績改善的優質民參軍標的。

若從時間長短來看,機構表示,短期,若市場風格變化帶來板塊反彈,龍頭公司具備較好彈性和流動性;中期,年內第二輪下跌後具備估值優勢的成長公司、船舶製造板塊。

想獲得最快行業機會,請關注必達快訊m.bida24.com

||##PG##||

受益國企混改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六股飛

中航電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中航電子:發展動力充沛,增持彰顯信心

中航電子 600372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譚倩 撰寫日期:2018-06-21

事件:

中航電子發佈公告:公司股東航空工業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增持價格不高於每股15元,增持總金額不低於5,000萬元,且不超過20,000萬元人民幣。 投資要點: n 航空電子建設平臺,受益航空產業發展。公司產品覆蓋飛行控制系統、慣性導航系統、飛行航姿系統等航空電子產品,是航空工業集團下屬航電系統的建設平臺。當前我國航空裝備處於發展機遇期,軍機需求快速釋放,民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整機需求的帶動下,公司發展前景廣闊。航空工業此次對公司股票的增持,凸顯了對公司發展前景的看好。

機載系統公司組建,產業發展有望加速。航電系統和機電系統是機載設備的兩大組成部分。公司股東中航航空電子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和中航機電系統有限公司整合,組建機載系統公司,將有助於機載設備的統籌規劃和專業化發展,強化各細分專業和產品之間的聯繫,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科研院所改制深化,有望承接資產注入。公司全面承接股東航電系統公司對其下屬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對航電系統的經營管理和發展擁有充分的決策權。當前首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方案已經批覆,為後續研究所的改制做出了良好的示範效應,整體進度有望加速推進。公司作為航電系統上市平臺,有望承接優質科研院所資產的注入。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增持評級。在航空裝備產業發展機遇期,公司作為航電系統建設平臺,發展前景廣闊,機載系統公司的組建有望進一步加速產業發展。預計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14億元、6.99億元及8.12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35元、0.40元及0.46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35倍、31倍以及26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1)股東增持不及預期;2)公司發展和盈利不及預期;3)機載系統公司作用不及預期;4)資產注入的不確定性;5)系統性風險。

||##PG##||

受益國企混改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六股飛

天沃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天沃科技:上海電氣成二股東且具增持意向,邁向發展新紀元!

天沃科技 002564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王華君 撰寫日期:2018-06-11

事件:公司發佈公告,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基本完成。此次公司以7.28元/股的價格發行股票1.47億股,募集資金共計10.71億元。募集資金用於“玉門鄭家沙窩熔鹽塔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

上海電氣成天沃科技第二大股東。引進“上海電氣”重量級投資者參與定增:此次定增參與方為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4名投資者。其中上海電氣作為戰略投資者以自有資金5.91億元,共計認購天沃科技股票8118.13萬股,認購完成後上海電氣持有公司總股本的9.19%,躋身公司第二大股東。

天沃科技董事長陳玉忠:持股比例稀釋為19.83%。本次增發完成後,公司董事長陳玉忠先生持股數量未發生變動,持股比例被動稀釋,由發行前的23.79%下降為19.83%,持股比例減少3.96%,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上海電氣:未來一年內有繼續增持意向。上海電氣(601727)公告表示,鑑於對天沃科技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公司在未來12個月內有繼續增持天沃科技股份的意向,但目前尚未形成具體的增持計劃。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電氣是中國裝備製造業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年營業額接近800億元,旗下擁有電站、輸配電、重工等多個產業集團,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銷售收入始終位居全國裝備製造業第1位。目前,高效清潔能源、新能源裝備是上海電氣的核心業務,能源裝備佔集團銷售收入50%以上。

定增開啟混改新模式!天沃科技和上海電氣業務協調,未來不排除深入合作我們認為,天沃科技與上海電氣具有較好的業務協同性。天沃科技電力工程EPC、高端裝備製造業務和上海電氣具有較大的合作空間。天沃科技光熱項目具有戰略意義。上海電氣在光熱領域正在全球化佈局,其承建的迪拜水電局光熱四期700兆瓦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是全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光熱電站。

依據公告,上海電氣可能還將進一步增持天沃科技。我們判斷上海電氣成為天沃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可能不是簡單的財務投資,未來不排除進一步深入合作。

2018年1-6月業績預增:0.8-1.2億元。在手訂單約190億元保障業績增長

1)在手訂單約190億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發行人電力工程總包服務業務在手訂單162.75億元,其中火電項目98.14億元,光伏項目21.49億元,風電項目20.27億元。壓力容器設備製造業務在手訂單23.43億元,軍工、海工及其他設備製造業務在手訂單3.49億元。

2)公司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1-6月有望實現歸母淨利潤0.8-1.2億元,同比增長-11.68%-32.47%。我們預計天沃科技2018-2020年淨利潤為3.03、4.29、5.76億元,對應PE為21/15/11倍。目前股價低於增發價(7.28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傳統業務需求下滑風險、中機電力訂單執行風險。

||##PG##||

受益國企混改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六股飛

駱駝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駱駝股份:AM市場實現30%增長、鉛回收佈局初顯成效

駱駝股份 601311

研究機構:平安證券 分析師:王德安 撰寫日期:2018-07-16

AM後市場潛力仍然較高:2017下半年實行了渠道改革,2018上半年鉛價小幅上漲15%,行業景氣度提升,公司鉛酸電池AM市場銷量增速實現30%增長。長遠來看汽車AM市場空間仍然較大,保有量仍在不斷增加,未來幾年有望保持每年複合10%的增速,而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份額還有望從30%繼續提升至50%,銷量複合增速有望達15-20%。

鉛回收產能2018年迅速提升,從賺取加工費到實現垂直一體化。公司鉛回收處理2017年實現6.4萬噸,盈利估計7000萬+,15萬噸華南鉛回收基地預計2018年中開始釋放產能,2018年鉛回收產能預計達20萬噸(楚凱基地+華南基地),2019-2020年新疆基地、湖北金洋等基地陸續投產,公司計劃2020年實現100萬噸鉛回收能力,70萬噸再生鉛生產能力,保證鉛材料實現自給自足;實現上下游垂直一體化,節省原材料採購費用,延緩鉛價波動對業績影響,實現從賺取鉛酸電池加工製造費用到與資質稀缺的鉛回收產業結合,加深了公司護城河。

OEM電池配套份額繼續提升、出口也是未來增長助力。公司2017年在日產和大眾品牌的份額提升,且預計2019年有望進入豪華車配套體系,啟停電池仍然增長較快(2017年啟停出貨量預計為80萬隻,2018年有望翻倍),且更高的ASP有望提振業績增速。馬來西亞工廠2018年底投產,稅收降低增強產品價格優勢,有望加大公司出口量。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公司是國內鉛酸蓄電池龍頭,鉛回收產業佈局加深了公司護城河,AM後市場渠道重新梳理有望重拾增長,OEM市場啟停電池放量提振業績。維持業績預測2018-2020年EPS分別為0.74、0.91、1.09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乘用車市場不及預期,由於受宏觀景氣度影響,銷量增速不及預期;2)年降幅度超預期,如果乘用車市場增速放緩,主機廠年降壓力可能增大,對公司毛利率產生影響;3)鉛價大幅波動,鉛價波動影響公司終端出貨,影響毛利率。

||##PG##||

受益國企混改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六股飛

三一重工(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三一重工:行穩致遠,劍指全球

三一重工 600031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錢建江,劉國清 撰寫日期:2018-07-17

伴隨行業起伏明顯,總體大幅跑贏大盤:回顧公司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呈現出幾個特點:1)從絕對收益來看,上市後累計漲幅超過15倍,大幅跑贏大盤指數,是機械行業中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2)採用與上證綜指的相對收益來排除整體市場波動,公司股價呈現出明顯的週期性,業績上升相對股價大幅上升而在宏觀經濟低迷期股價相對跌幅也較大,2016年6月至今公司仍處於相對收益上升週期,目前漲幅已達到85%;3)相對工程機械板塊而言,公司股價大部分時間都是跑贏行業,上市後相對行業的漲幅350%,龍頭效應顯著。

卡特比勒和小松全球經營遙遙領先,國際化是公司下一輪增長核心動力:根據《國際建設》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名,卡特比勒和小松收入分別為266.37億美元和192.44億美元,分別佔全球工程機械市場份額的16.4%和11.9%,牢牢佔據前兩名。從收入結構來看,卡特比勒和小松都是全球經營,2017海外市場分別佔53.65%和84.16%,貢獻大部分收入來源。而國內工程機械企業仍主要依賴國內市場,公司是國內最早佈局海外市場的企業,2017年海外市場收入達到116.18億元,佔總收入的30.31%,在國家一帶一路、產能合作等大戰略下,公司國際化腳步明顯加快,近期挖機出口銷量不斷超預期,國際化將成為公司下一輪增長核心動力。

聚焦高利潤產品和保持服務領先,是公司的兩大競爭利器:公司的產品戰略是聚焦高利潤產品,產品力極強,混凝土機械已成就全球霸主地位,挖掘機銷量國內第一,汽車起重機穩居國內前三且大噸位汽車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均是國內第一。公司服務是整個行業的標杆,近年來三一加快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打造ECC企業控制中心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實施追蹤、遠程排故等在線服務,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工程機械行業波動變小,泵車接力有望推動公司未來2-3年持續成長:從挖機行業需求側看,目前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下降更為平滑,且需求結構以存量更新為主,在維持總工程量一定的情況下,更新需求有望託底銷量;從行業供給側來看,行業目前處於理性狀態,沒有出現過於放鬆的銷售政策導致需求透支,有望拉長需求景氣週期。在銷量需求平穩的前提下,我們看好公司的份額持續提升。另外,混凝土機械調整幅度比挖機更大,從2017年開始已有明顯復甦,且強度不斷增強。泵車(這裡指37米以上的長臂架泵車)作為混凝土機械核心產品,毛利率非常高,有望為公司貢獻業績彈性。我們預計今年泵車新車市場銷量有望達到3500臺左右,並且,未來2-3年有望回升至5000-6000臺的水平。而公司在泵車領域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有望佔到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公司也逐步發力用於農村市場的小臂架泵車,目前已佔到公司泵車銷量的20%,並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在本輪週期中,混凝土泵車有望接力成為公司繼挖機之後新的業績增長點,推動未來2-3年業績持續增長。

行業龍頭地位凸顯,長期看公司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卡特彼勒:從營收和利潤規模看,公司已遠遠超越國內競爭對手,行業龍頭地位凸顯。而對比全球龍頭卡特比勒,我們認為公司具備與卡特比勒類似,成長為全球化經營企業的基因和能力,主要體現在1)強大的產品和服務能力;2)適度多元化;3)全球化佈局;4)危機中迅速調整的能力。目前,公司的產品能力、服務能力、全球經營能力仍在不斷提升中,公司本身的資產質量、經營情況處於歷史最好水平。我們認為未來1-2年工程總量將維持一定水平,公司的業績有望持續向上。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淨利潤分別為48.62億、62.43億和77.12億,對應PE分別為13倍、10倍和8倍,考慮到目前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仍然處於景氣週期,預計未來1-2年國內市場需求波動率會大幅降低,而公司經營情況處於歷史最好水平,國際化將成為公司下一輪增長的核心動力,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政策面可能趨緊;後續開工情況不達預期等。

||##PG##||

受益國企混改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六股飛

泰和新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泰和新材:—芳綸產銷兩旺,業績有望繼續增長

泰和新材 002254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 分析師:李朝松 撰寫日期:2018-05-09

投資要點:

公司2017 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5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4%;利潤總額1.23億元,同比增加65.04%。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70.07%。2018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3.81%,歸屬母公司淨利潤0.36億元,同比增長28%。

1.國內芳綸龍頭,技術領先,產能最大,產銷兩旺 公司現有間位芳綸7000噸,全球第二位、國內第一位,對位芳綸1500噸,全球第四位、國內第一位。公司的泰美達?間位芳綸、泰普龍?對位芳綸的產品品質領先於國內同行,部分產品質量比肩甚至超過國際品牌。芳綸產品公司一方面比國際廠商有本土化優勢,另一方面比國內其他廠商有明顯的規模優勢和質量優勢。從17年開始公司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都處於供應緊張的狀態,亟待擴大產能。

公司芳綸過去在高溫粉塵過濾等工業領域的應用更多,目前逐步打開發附加值更高的防護服、武警服等領域,公司正在配合中石化開發新的工作服,一旦標準確定,將形成較大間位芳綸需求。公司還推動了消防防護服以及森警防護服標準的升級,新的標準提高了芳綸的用量,未來防護服和特種服裝將是公司的一個亮點。 由於軍工採購近兩年明顯加快,對位芳綸目前產能無法滿足軍工需求,擴大產能優先從對位芳綸開始。按我國陸軍80萬人計算,單兵頭盔芳綸用量2kg,我國單兵頭盔完成國產化升級至少形成3200噸對位芳綸需求。2018年公司將啟動6000噸對位芳綸工程建設,根據公司未來五年規劃,將在新工業園內新建間位芳綸產能12,000噸、對位芳綸產能12,000噸。

2.收購寧夏氨綸項目,低成本助力公司未來利潤提升 公司收購銀川項目之後,現有氨綸產能7.5萬噸。銀川生產要素成本明顯低於東部地區,首先,寧夏電費只有不到煙臺地區的1/2,東部地區在推行煤改氣,煙臺工廠去年外購蒸汽比自身燒煤成本高出3000元/噸,同時,銀川項目屬於新上的設備,成本較老設備效率要高,單位生產成本低。目前銀川項目處於項目初期調試階段,只開車一半產能,目前該項目還未產生盈利,未來銀川項目產能調試完畢,產能開滿將具備良好的競爭優勢,將給公司氨綸業務帶來明顯的利潤增量,我們預計今年銀川項目整體小幅盈利。煙臺氨綸項目由於去年環保督查,停產總計有4個月左右,今年煙臺氨綸產量預計有20%左右的增量,但考慮到行業前幾位的公司還在擴產產能,行業依舊處於過剩局面,我們預計18年氨綸毛利潤增長10%左右。

3.氨綸行業依舊過剩,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全球氨綸產能達到102萬噸,我國氨綸生產企業達到30餘家,截止目前行業總產能已達79萬噸左右,約佔全球產能的70%,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氨綸生產國。但目前國內年需求量只有約為53萬噸,目前行業無疑是產能過剩的局面,當前市場競爭激烈,中長期來看,行業面臨整合和調整,未來具備資金實力、技術實力的企業將逐漸勝出。泰和目前在採取併購低成本產能的同時也發展產品差異化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預計未來氨綸行業集中度提高之後,公司氨綸業績才能迎來春天。

4.芳綸應用廣泛,公司業績將受益於行業的增長間位芳綸纖維具有突出的耐高溫、阻燃和絕緣性,成為高性能纖維,主要應用於高溫防護服、電絕緣和高溫過濾、電氣設備、橡膠製品等領域;

對位芳綸纖維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的特點,主要應用於個體防護、防彈裝甲、力學橡膠製品、高強纜繩、石棉替代品、汽車用摩擦材料、輪胎、通訊器材等領域。由於我國特種防護服或消防服標準普遍較低,大多以傳統纖維材料製成,難以達到防護特種作業的目的,行業標準亟待升級,泰和新材同時還配合國家制定了新的消防服標準,行業標準的升級將帶動芳綸需求的明顯提升。

近兩年軍事改革加速,軍工領域的單兵作戰裝備升級採購也所有提速,對位芳綸具有良好的吸能-重量比、一流的強度和耐用性,將有利於提升作戰能力。作為軍用材料,目前部分芳綸還是使用國際廠商產品(杜邦或帝人),從軍事安全考慮,未來國產化替代是大勢所趨。綜合來看,中國芳綸纖維屬於新興市場,我們預計年增長速度將達到30%。

5.盈利預測

鑑於公司銀川氨綸項目產能逐步釋放,公司芳綸下游需求旺盛,19-20年對位芳綸新增產能將釋放,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公司營收和利潤將同比保持增長,預計18-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2億/1.73億/2.35億元,EPS為0.22/0.28/0.38,按5月6日收盤價計算對應18-20年PE為55/43/31,給予“增持”評級。

6.風險提示

芳綸新產能推進不及預期,越華項目推進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振。

||##PG##||

受益國企混改 軍工概念股表現活躍 六股飛

全信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全信股份:業績較快增長,多元化拓展穩步推進

全信股份 300447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楊帆 撰寫日期:2018-04-19

產品結構優化,業績快速增長。公司以軍工業務為核心,是軍用高端線纜龍頭企業,能夠提供完全自主的全鏈路光、電、熱傳輸解決方案和產品,產品線涵蓋光電線纜、光電元器件、光電傳輸組件、FC光纖總線交換系統節點卡、散熱冷板、組件與機箱、海水淡化裝備等,主要應用於航天、航空、艦船、電子和兵器五大軍工領域,客戶多為軍工集團的下屬骨幹企業及科研院所。近年來,產品從單一的元器件向系統集成的組件轉變,結構優化,下游銷售良好,業績保持較快增長。線纜業務:基於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及先發優勢,保持穩定增長,2017年線纜產品實現營收2.31億元,同增6.03%;光電業務: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新開發的光電產品已在各類機載、艦載、車載及電子裝備等平臺充分應用,實現了光電傳輸組件和系統的批量裝備。2017年組件及光電系統產品實現營收2.48億元,同增26.67%,其中光電集成系列產品及FC光纖系列產品增幅較大,已經成為公司業績的主要增長點。公司的FC光纖總線交換技術在新一代高速數據交換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一代光纖光纜、光連接器及組件已研發成功並獲得市場認可,技術及產品性能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為業績持續增長提供保障。公司的研發費用持續增加,研發佔收入比重已由2015年的8.81%提升到2017年的10.61%。2017年公司立項項目30餘項,包含艦船特種電纜、特種光纜、連接器、光電傳輸模塊、光電傳輸系統類產品、航空航天用FC類產品等,其中元器件類產品通過省部級2項。公司所研項目根據裝備需求進行產品化和系列化研製,是公司未來業績的潛在增長點,同時針對傳輸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技術儲備,保障裝備使用,保證公司在行業內的技術先進性。

軍用海淡裝備市場前景向好,子公司常康環保順利完成業績承諾。隨著軍費開支增速觸底反彈、“海洋強國”戰略持續推進,下游軍工客戶對海淡裝備的需求持續提升,海淡裝備市場前景向好。公司新收購子公司常康環保於2017年下半年正式並表。常康環保是軍用海水淡化裝備龍頭,尤其在反滲透海淡裝備領域優勢明顯,主要供應海軍艦艇,產品市佔率較高。常康環保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已全面掌握了軍用艦船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的工藝技術和核心參數,革新了二級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技術,目前新一代的二級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已處於定型階段。2017年,常康環保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以及扣除與收入相關的先徵後退增值稅退稅額的淨利潤5967.96萬元,順利完成業績承諾。2018年承諾淨利潤為萬元,有望繼續為公司業績增長作出貢獻。

高端民品領域不斷拓展,業績貢獻值得期待。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以軍品為核心,而近年來高端民品業務的逐步開展對公司的業務構成形成有益補充。2017年1月,公司出資35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南京全信軌道交通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面向軌交、新能源、民航領域提供光電傳輸線纜及組件、電力裝置、電子電器產品、車載電子設備和系統等。報告期內,公司機車電纜市場拓展穩步推進,已相繼與中車集團下屬的主機廠所和機車配套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其自主研發的數據線產品實現在“寧和城際”地鐵項目成功應用,突破了目前進口品牌數據線纜在高鐵、城軌、地鐵市場的壟斷,實現了進口產品替代。此外,公司還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目前已通過國際航空業認可的AS9100C-2009航空航天質量體系認證、中國船級社工廠認證及IRIS(國際鐵路行業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民品資質認證。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71、2.21、2.75億元,對應當前股本3.13億股,每股收益分別為0.55、0.71、0.88元/股。由於公司產品主業以軍工為核心版塊,資質完備,市場基礎穩固,具有較強壁壘,民品多元化佈局穩步推進,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研發進度不及預期;多元化業務拓展不達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