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的背後故事

春秋時期的魯哀公對社(土地神)的祭祀非常重視,因此問孔子的弟子宰我: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麼木材來做最好?

宰我回答: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慄木,用慄木的意思是借其諧音而“使民戰慄”。

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的背後故事

宰我像

社,也就是地主,土地之神也。人非土不立,封土立社,示有土也。在古代,社的地位非常重要,和穀物之神“稷”合起來就是代表國家的社稷。天子之社,常設立在宮殿前方的西側,與東側的祖廟相對應,所謂"左祖右社"也。比如明清故宮的左側是供奉列祖列宗的太廟,右側就是社稷壇。

春秋戰國時出征,君主先要祭社和宗廟,還要臨時"立軍社,奉主車",也就是帶著神主牌位出戰以示有神明的保佑,征伐勝利後還有“獻俘”的社祭儀式。

這個能使民“戰慄”的社祭儀式在今人看來是非常殘忍血腥的,現代考古發現商周時期的社祭往往使用“人牲”,少則一二十人,多則甚至可達上千人。

宰予關於“使民戰慄”的回答,是鼓吹周禮的孔子所不願意聽到的,因此告誡道: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其意為:對正在進行中的事不要妄加評議;對快要完成的事不要徒勞勸告;對已經過去的事不要揪住不放。

這句話是表明對事物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應該採取的態度。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和”為貴,喜歡“和”稀泥,做“和”事佬,不喜歡傷“和”氣。過去的事既然無可挽回,還是向前看,著眼於未來,既往不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