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會」如何拉人?

“門徒會”邪教組織主要頭目文化水平並不高,期間受過多次打擊處理,他們編制的教義比較零散,缺少系統性和思辨性,但是,“門徒會”邪教組織非法活動仍然頻繁,裹挾的群眾仍然很多,這與他們的拉人有很大關係。

“門徒會”如何拉人?

2017年11月,陝西省商洛市依法打掉一個區域性“門徒會”邪教組織體系,通過刑事判斷書看出,“門徒會”底層骨幹為了發展成員,擴大控制權,採取“滾雪球”的方式拉人,即當下線發展員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授予相應的“職位”,當下線的下線發展成員到一定數量,同樣可以獲得一定“職位”,這種方式加劇了“門徒會”邪教組織發展成員的速度,增加了社會危害性。

本文結合“門徒會”的發展簡史,重點分析“滾雪球”拉人模式的內在機理、社會危害、存在漏洞,並就幫教幫扶“門徒會”人員提出一般思路,具體如下:

“滾雪球”拉人的機理

“門徒會”邪教組織在季三保管理時期,儘管建立了總分、分會等組織體系,但除了重用“十二門徒”發展成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外,對組織構建並沒有明確的規劃。季三保車禍死亡後,許明朝成為“門徒會”的精神領袖,陳世榮成為“門徒會”總會主執,對“門徒會”的組織構架重新進行了詳細規劃,設計了所謂的“七七建制”,即總會下設大會,大會下設分會,以此類推共七級,每級控制七個下屬教會;每級設主執一名,負責教會全面事務,下設配執兩名,輔助主執管理教會事務,一個配執側重管理教會日常事務,另一個配執側重管理財務,專門收取“慈惠款”和下發“看顧費”,“門徒會”內部稱為“三肢體”,每個教會有成員若干名。

實際運行過程中,“門徒會”邪教組織頂層頭目對所屬教會控制有限,越到底層控制越弱,基數不明、底子不清的狀態居多。正因如此,“門徒會”邪教組織底層骨幹有很大的活動空間,他們通過發展成員提升地位、培育財源、擴大影響、提升實力,以此實現自己的企圖。

比如,某一個教會點負責人,他控制有七個分會點,這七個分會點繼續發展成員,成立小分會點,由於沒有得到“門徒會”邪教組織高層的認可,他們內部通過編號制管理,即1號小分會點、2號小分會點……當發展7個小分會點時,原來的分會點就自動升級成為教會點。這種拉人摸式如果不及時進行阻止,將越滾越大。此時,教會點主執的實力就發生根本性改變,成為“門徒會”骨幹分子,其傳教活動趨於職業化。

“滾雪球”拉人的危害

受“門徒會”邪教組織運行模式的影響,底層骨幹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他們在利益的驅動下,挖空心思發展新成員加入,致使部分群眾上當受騙。一些文化程度高、交際能力強、能夠吃苦耐勞的“門徒會”骨幹人員,發展成員難度並不大,獲得各種各樣的好處更多。原因很簡單,他們發展的成員越多,掌控的教會點就越多,不僅增加了“人事”任免權,同時還增加了資金來源渠道,是他們尋找“成就感”和“價值感”的重要方式。

“門徒會”邪教組織運行模式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容易導致更多的群眾上當受騙,增加教育轉化工作的任務量;二是容易導致“門徒會”骨幹人員向職業化方向發展,增加教育轉化工作的難度;三是即使將其教育轉化,但在特定的情況容易出現思想反覆,增加鞏固工作的難度。

“滾雪球”拉人的漏洞

“門徒會”邪教組織運行模式給他們培養底層骨幹、發展成員、鞏固基層起到了帶動作用,但是,任何事情有利也有弊,也給“門徒會”邪教組織帶來不利影響,這些不利影響為有效推動教育轉化工作帶來契機。

首先,造成了“門徒會”邪教組織內部分化。季三保死亡後,“門徒會”邪教組織逐漸分化為零零總總的派別,當前五個派別略有影響,其他還有一些沒有多少影響力的派別,他們各有側重,人員互不統屬,為逐步分化、各個擊破創造了契機,使教育轉化工作在戰略上取得先機。

其次,加劇了“門徒會”邪教組織內部鬥爭。各個教會、分會、小分會點因爭奪成員產生衝突,彼此矛盾加深,甚至發生暴力事件等,即使在一個教會內部,因上下級能力強弱,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影響“門徒會”邪教組織上下級關係,造成激烈的內部鬥爭,為教育轉化工作提供了的新的機會。

再次,形成了“門徒會”邪教組織薄弱基礎。“門徒會”邪教組織的運行模式,儘管能夠吸引一定群眾加入,但大部分群眾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多,當感覺到不適應時會立即退出來,這部分群眾是我們重要爭取對象,成為開展“門徒會”人員教育轉化的重要力量。

“滾雪球”拉人的破解

針對“門徒會”邪教組織存在“滾雪球”拉人的漏洞,開展“門徒會”人員教育轉化時應當充分利用,選準切入點,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重點提升教育轉化工作成效。

首先,案例教育。凡是參與“門徒會”邪教組織活動的人員,都抱有一定希望,內心有一個榜樣存在,無不希望擁有像“門徒會”主要頭目一樣的影響力。因此,在教育轉化工作中,集中時間揭批“門徒會”邪教組織主要頭目的斑斑劣跡,特別是季三保的“神蹟”、蔚世強患肚病死亡、陳世榮揭露“門徒會”的黑幕、許明朝神化自己的書籍,讓他們對“門徒會”的希望破滅,從而面對現實、反省自己,推動他們自我轉化。

其次,以點破面。“門徒會”邪教活動是一個圈子,必然涉及相關人員,既包括組織內部的上線和下線,也波及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在集中力量對“門徒會”人員開展教育轉化工作的同時,組織人員向其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開展宣傳工作,形成良好的幫教氛圍。同時,對其交待的上下線“一對一”地開展工作,運用各個擊破的方法,爭取大多數成員與“門徒會”邪教組織決裂,以此促進“門徒會”人員的教育轉化。

再次,以打促教。被列入教育轉化對象的“門徒會”人員,絕大多數在“門徒會”邪教組織內部有一定“職務”,即有明確的上線,又有數量不等的下線,並且他們與上線是單線聯繫。充分發揮審查深挖的功能,切斷“門徒會”人員活動的上下線,使他們在“門徒會”邪教組織內部處於“孤立”狀態。積極鼓勵上下線交待其違法犯罪線索,綜合運用刑事政策,又嚴格依法辦事,形成強大的政策攻勢,促使“門徒會”人員交待問題,進一步認清“門徒會”的邪教本質,切實推動思想上的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