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學中考百科:什麼是「3+4」本科 報名資格是什麼

一、試點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本科高校“3+4”分段培養招生試點工作是指選拔部分優秀初中畢業生進入試點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學習3年後,經考核測試進入對應的本科高校學習4年。學生轉段考核工作按照《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做好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轉段考核測試工作的意見》(魯教學字〔2013〕24號)、《山東省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轉段工作實施方案》(魯教學發〔2015〕3號)、《山東省教育廳關於中職學校與本科高校“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考試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魯教學字〔2015〕25號)和《山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招生及轉段工作的通知》(魯教學字〔2017〕25號)等文件執行。學生經轉段進入本科高校學習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註冊學籍,接受按培養方案要求進行的對口貫通培養,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不得轉學、轉專業,除此之外,享受統一高考錄取本科學生的相同待遇。7年學習期間,由參與試點的中等職業學校和本科高校統籌建立文化基礎、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課程銜接貫通的教學體系,系統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試點學校、專業及招生計劃

2018年我市“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中等職業學校有11所,共計14個專業點,銜接本科高校5所,培養規模711人。

三、報名資格

(一)學籍註冊地在我市,且參加我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成績位次排名在我市報考高中階段學校學生的前55%。

(三)非考試科目的考查科目成績在合格以上。

四、有關要求

在錄取過程中,要嚴肅招生紀律,嚴格貫徹公正、公平、公開、擇優的原則,認真實施招生考試陽光工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對違反招生工作紀律的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各級教育紀委(監察室)要全程參與監督。

五、關於“3+4”試點學生參加春季高考的問題

《實施方案》明確了過程考核合格、符合條件的中職學生參加綜合測試,需參加中職培養段結束當年的春季高考報名和考試,春季高考單設“轉段”類別,即單設“3+4”序列,明確了轉段測試學生與普通的春季高考考生在成績統計、排序和招生錄取方面是分別進行的。因此,家長和學生們不需要擔心轉段時,與參加春季高考其他學生一起競爭本科計劃的問題。

組織“3+4”試點學生參加春季高考,一是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組織“3+4”學生參加高考是取得本科學籍的必由之路。二是參加春季高考是教育部關於強化統一考試和招生錄取工作的要求。《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5年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工作的意見》(教學廳〔2015〕6號)指出,要規範中等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貫通招生,強化統一考試和招生錄取管理,加強招生信息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公平公正。三是春季高考全省統一組織,題目的科學性、組織的嚴肅性和結果的公正性更能得到保證,是比較理想的考試載體。

六、關於“3+4”轉段本科計劃納入本科高校年度總招生、實行動態管理的問題

首先,《實施方案》明確了省教育廳將以轉段人數和綜合測試結果為依據,結合全省當年度本科計劃總量情況,向對應的本科高校下達轉段本科招生計劃,對綜合測試達到合格標準的考生在計劃內依據綜合測試成績擇優錄取。這樣規定,是為了維護招生計劃的嚴肅性,避免出現計劃落空而浪費計劃等情況,不存在人為增加考核難度,故意降低“3+4”通過率的問題。可以說,只要廣大“3+4”的學生按照“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方案的要求,努力學習、認真準備,成績達到合格標準,一般會順利轉段到本科院校就讀。

其次,省教育廳每年設定文化基礎知識測試成績合格標準,能有效避免各地出臺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本科高校對試點學生達到合格標準,在省下達的轉段本科招生計劃內依據綜合測試成績擇優錄取。

最後,開展“3+4”轉段測試是為了避免出現升入“3+4”的學生喪失學習動力,將來無法完成本科階段學習任務、拿不到本科畢業證的必要措施。這與廣大家長希望在“3+4”學習過程中,讓廣大試點學生多學習文化基礎知識、提高自身文化修養是完全一致的。

七.關於“3+4”試點學生畢業待遇的問題

《實施意見》中對於將來“3+4”試點學生畢業待遇進行了明確規定。關於畢業證書,《實施意見》提出,經綜合測試轉入本科階段學習的職業院校學生,完成規定學業經學校考核合格後,對中職學校轉入本科階段學習的學生由學校統一頒發本科畢業證書。關於本科階段待遇,《實施意見》提出,轉入本科階段學習的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註冊學籍,接受按培養方案要求進行的對口貫通培養,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不得轉學、轉專業,除此之外,享受統一高考錄取本科學生的相同待遇。

八、關於“3+4”試點項目師資配備的問題

根據我市“3+4”試點工作的相關要求,各試點學校從試點之初,就高度重視“3+4”的文化基礎課教師配備相關問題,目前執教“3+4”的教師一是從原來有普通高中教學經歷的教師和近年來進入職業學校任教的教師中擇優安排。二是從普通高中現有的一線教師中借調。這部分教師完全能夠勝任“3+4”各門文化基礎課的教育教學工作。

今後,市教育局將進一步加強對“3+4”試點工作的監督、管理,繼續採取每學期教學質量監測、學生成績跟蹤分析等有效措施,全面提高“3+4”試點工作教育教學水平。

九、關於“3+4”文化基礎課所佔比例問題

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做好“3+4”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目前,各“3+4”學校已經制定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並報省教育廳批准。為使對口貫通分段培養的人才培養目標、知識結構更加適應現代社會需求,更加註重對能力的支撐,各學校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不單純以掌握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和提升學術發展能力為標準,而是更加註重對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更加註重對人文素質、價值取向、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綜合能力等培養。

目前,我市各學校在安排“3+4”總課程時,一般都是按照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4:6至5:5的比例安排。文化基礎課的課時超出了省教育廳規定課時總量。據統計,我市2013級、2014級學生語文、數學、英語的3門基礎課周課時總量在12—15節之間。為解決文化基礎課時不足的問題,各職業學校普遍採取增加周課時量、延長教學時間等辦法來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