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到沒話說|擺脫「不值得定律」,人離成功就不遠了

正文共:897 字 0 圖

預計閱讀時間: 3 分鐘

內容節選自《那些準到沒話說的心理效應》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做了某件事情, 但過後卻會發現不去做反而比做了要好。也就是說。你花費了很大的工大做的事情卻不能叫好,甚至很神糕,所以也就有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感慨。

倫納德·伯恩斯坦是世界著名的指揮家,但他最喜歡和嚮往的事情卻是作曲。

伯思斯坦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勞倫斯,年輕時和美國最有名的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柯普蘭學習作曲,外加學習指揮。他極具創作天賦,年紀輕輕便已經寫出了一系列不同凡響的作品。

可就在伯恩斯坦在作曲方面一發而不可收的時候,他的指揮才能被當時紐約愛樂樂團指揮發現,力薦他擔任紐約愛樂樂團常任指揮。而伯恩斯坦也因此一舉成名,在隨後近三十年的指揮生涯中,伯恩斯坦幾乎成了紐約愛樂樂團的名片。

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在這位大指揮家的內心深處,他更熱衷於作曲。閒暇時間他總要找一段時間把自己關在屋 子裡寫曲子,雖然創作的慾望 不時地撞擊和折磨著他,但作曲方面的活力和靈感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了..徐了偶爾閃現的靈光外,伯恩斯坦得到最多的卻是深深的失望與苦惱,他對音樂的才思好像一下子枯竭了。

“我喜歡創作,可我卻在做指揮。”他在舞臺,上無數次接受掌聲和鮮花時,內心的隱痛和遺憾卻一直折磨著他。

對於伯恩斯坦來說,他是出色的,但並不成功,因為他的大半輩子都江在苦惱和矛盾之中,甚至在彌留之際還帶著深深的遺憾。

“ 不值得定律”是一種心理效應,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一個人從主觀上認定某件事是不值得做的,那麼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就不會全力以赴地主把它做好,即便做好了,他也不會覺得有成就。所以,伯恩斯坦留給大眾的思考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選擇你所愛的 ,愛你所選擇的!

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激發我們的奮鬥精神,也才可以心安理得。

這也是不值得定律給予我們個人的啟示,別看只是簡單的一句話,要是能夠做好一件事,人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准到没话说|摆脱“不值得定律”,人离成功就不远了

再複雜的人心,在心理學面前也是一片透明,本書以有趣、專業、深入的筆觸,濃縮了73個心理學上廣泛運用的心理效應,用淺顯直白的案例,全新解讀心理效應的深層運用,適用於商業談判、職場溝通、人際交往、家庭教育等各種領域,也是認知自身、掌控情緒、規劃人生的啟蒙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