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國」創新潮湧 中哈邊境崛起「奇蹟之城」

“變化太大了!”十幾年前來到霍爾果斯口岸做外貿生意的劉道印當初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座過去偏遠荒涼的邊陲小鎮,如今竟蛻變成了繁華的都市模樣。

這座中哈邊境的新興城市——霍爾果斯,位於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最西端,距離烏魯木齊670公里,距離中亞中心城市阿拉木圖378公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

千年前,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悠悠駝鈴曾見證這裡的繁盛。如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訴說著這座千年驛站的創新故事。

「創新中國」創新潮湧 中哈邊境崛起“奇蹟之城”

千年絲路上崛起的新興城市——霍爾果斯

創新國際合作模式結碩果 邊陲小城有了“國際範兒”

早上十點不到,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已經匯聚了從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阿騰科裡等地前來的客商和工作人員。俄語、哈薩克語、中文…….各國語言迴盪耳畔,為霍爾果斯平靜的早晨帶來不少熱鬧氣息。

在劉道印經營的安宇百貨店,乘坐跨國大巴前來的哈薩克斯坦女孩加娜已經準時上崗,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我來這裡工作7個月了,過來很方便。”加娜靦腆的說。她是安宇百貨店的七位員工之一,也是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的數百名外籍員工之一。

這種跨境工作模式的日漸流行,源於中哈兩國在邊境合作模式上的創新。2004年,中哈兩國簽署協議,在兩國邊境建立起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下簡稱“合作中心”)。這是一片總面積5.28平方公里的跨境自由貿易區,是全世界唯一跨國界的、由兩個國家國土共同構成的邊境合作中心。2012年4月,合作中心正式封關運營。

從此,霍爾果斯人氣漸旺,貿易更興,有了“國際範兒”。在中哈界碑旁,一輛輛滿載著果蔬、機械的貨車從中國駛向中亞,一車車哈薩克斯坦的工藝品、格魯吉亞的紅酒、吉爾吉斯斯坦的蜂蜜由此進入中國。

在合作中心,由中方入區的建設物資和自用設備實行退稅,從哈方入區的建設物資和自用設備實行免稅。優惠的政策吸引著企業家紛至沓來,各類商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2013年,“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為霍爾果斯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霍爾果斯,東連中國內陸,西連中亞五國,地理位置優勢明顯。看準“一帶一路”商機的各國商人,紛紛將目光聚焦在了這座絲路新城。

如今,合作中心已經聚集了超過5000家商戶和40餘家免稅店。一隊隊客商帶著大包忙碌採購,商戶們爭分奪秒地整理包裹,遊客們在免稅店暢快購物……如此繁忙的景象,在合作中心隨處可見。

「創新中國」創新潮湧 中哈邊境崛起“奇蹟之城”

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拎著大包小包的遊客與商人隨處可見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口岸管理局局長張敬壽向記者表示,去年,合作中心出入園人數超過550萬人次。“日常出入園人次在1.6萬左右,到旅遊旺季最高可以達到3萬人次。”張敬壽說。

“這裡人多,稅收有優惠、租金也便宜。”曾在綏芬河、佳木斯等地經營皮草生意近20年的陳洪泉去年來到合作中心,開始了淘金之旅。經營一年之後,他對這裡的環境頗為滿意。“早就該來!”

劉道印也對這裡的經營前景表示看好。“開店的條件具備了,就差店長了。”他向記者表示,目前他在合作中心已經有三家店鋪開業,如果招聘順利,他在合作中心的店鋪會擴至七家。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合作中心實現通關貿易額117.11億元,增長180.0%。創新的國際合作模式,為霍爾果斯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流、物流、資金流。

創新服務“築巢引鳳” 絲路新城活力正濃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開放經驗,霍爾果斯成為對外開放春風下,一塊先行先試的西部“試驗田”。

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決定在霍爾果斯設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由此誕生。

2014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霍爾果斯市(縣級),在古絲綢之路的興衰中屹立千年的霍爾果斯,正式變身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最年輕的城市。

各項優惠政策為霍爾果斯的崛起營造了良好環境。然而,2014年,這座位於邊疆的年輕城市人口僅有8.5萬,市場主體僅3000餘個,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如何吸引更多人才、企業和資金來到此“紮根”,成為這座年輕城市“破繭而出”後面臨的第一個成長難題。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為充分激發這座絲路新城的發展活力,霍爾果斯市努力營造良好的行政服務環境,力爭讓更多看好霍爾果斯發展前景的企業“願意留”、“方便留”、“留得住”。

2014年11月,霍爾果斯市建立起一座綜合的行政服務中心。霍爾果斯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吳雪峰向記者表示,目前,行政服務中心有25家行政事業單位的184項行政許可審批及服務事項進駐,開設了84個服務窗口,每天接待辦事群眾近3000人次。

記者在霍爾果斯市行政服務中心看到,上午11點,處於工作高峰期的服務中心內各項業務仍在井然有序的進行。霍爾果斯行政服務中心行政審批科科長周雪蘭向記者表示,為提升服務效率,該服務中心正在進行“2345”改革。“2”是兩天辦結企業註冊,“3”是三天辦結不動產登記,“45”是工業項目的施工許可在45天辦結。

「創新中國」創新潮湧 中哈邊境崛起“奇蹟之城”

霍爾果斯行政服務中心內,辦事群眾正在諮詢業務

創新便利的營商環境,給來到霍爾果斯“落地”的實體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裡靠近甜葉菊產地,而且政府也比較鼓勵實體經濟在這裡落地”,從事甜葉菊等植物活性提取物研發生產的伊犁辰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德告訴記者,公司在2017年落戶霍爾果斯口岸,便利的營商環境和對實體經濟的政策支持是這裡的優勢。“紮根”之後,這家企業將間接帶動當地2萬畝甜葉菊的種植,解決2000餘農戶的就業問題。

不過,對於辰農生物這樣的科技企業而言,科技人才的欠缺仍是發展的一大瓶頸。“目前在本地還無法找到相應的人才”, 何德表示。

為打造“人才高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今年5月16日,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出臺《關於深化霍爾果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將通過資金、住房、項目等支持,分批次有重點引進現代物流、跨境電商、口岸通關、國際貿易、會展經濟、文化旅遊等支柱產業、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社會事業領域的高層次緊缺人才。

創新服務方式,創新政策環境,因開放和創新而興的霍爾果斯用一枝一葉,築巢引鳳,在祖國的西部建立起“奇蹟之城”。(記者馬文靜 王明月 加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