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立功,皇帝賞金萬兩,這錢真的多嗎?

古代大臣立功,皇帝賞金萬兩,你羨慕嗎?別傻了,那東西從來都是象徵意義從來都大於實用意義!

——題記

古代大臣立功,皇帝賞金萬兩,這錢真的多嗎?

昨天晚上跟幾個朋友小聊,其中有一個朋友頗有感嘆的聊到:“還是出生在古代好,一個不小心混個大官再得一次皇帝賞賜,賜個黃金萬兩,那這一輩子的吃喝花銷也就足夠了!”

先是默默然的看了他一眼,然後頗為無奈著應了一聲,道:“首先當身份到了一定的級別,這錢財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其次在古代皇帝的賞賜,一般都是賜金而不是賜黃金,這二者雖然看似相同,但其間的相差可從來都不是一點跟半點了。”

古代大臣立功,皇帝賞金萬兩,這錢真的多嗎?

“來人啊!賜某某黃金萬兩,綢緞百匹。”這樣的一句話,隨著這些年來古裝劇的盛行,而漸漸為人們所熟知與熟悉。

感覺好像古代的大臣們賺錢特別容易似的,隨隨便便得帝王一次賞賜就足夠一世無憂,簡直是美得不要不要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古代大臣立功,皇帝賞金萬兩,這錢真的多嗎?

首先在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金多指的是錫和銅這兩樣金屬,雖然到了後面的漢朝,隨著黃金的數量稍微增多,金才變成了黃金的代稱,但那個時候的黃金的數量也不是很多,更別說受限於冶煉技術,那時候的黃金純度並不高。

其次雖然在電視劇跟評書等等都有賞賜黃金萬兩的說法,但就史書而言似這樣的例子一般都是賞萬金。雖然在這兩者之間只差了一字,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古代大臣立功,皇帝賞金萬兩,這錢真的多嗎?

賞賜黃金自然是指定黃金一物,但賞賜金卻就不一定就是黃金了。

要知道古代古人有五金之說(分別是金、銀、銅、鐵、錫),所以若不是特別指定,一般所得的賞金都是以銅居多。

而後在古代想得到賞賜百兩以上的金,那都需要很大的功勞,所以啊!也就別覺得那個時候的錢好賺了。

古代大臣立功,皇帝賞金萬兩,這錢真的多嗎?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賞賜就差到哪裡去了,要知道在當時若能得到帝王這樣的賞賜,其象徵意義遠遠的大於實用意義,而這些象徵意義所能為自己而帶來的實際價值也永非這些賞賜可比的,而這一點才卻是最重要的。

……

文: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