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好怪,患者說「感覺肉都不是我的」且看學員妙記程凱趣評

醫案|好怪,患者說“感覺肉都不是我的”且看學員妙記程凱趣評

2018年7月20日下午,來了一位美女說:“醫生呀,我渾身難受得不知道怎麼說起。以前跟其他大夫說,還有人說我是神經病”。她告訴我,整個脘腹脹擠壓著就痛4年了。

4年前,她做了痔瘡內窺鏡手術。今年5月,因拉不出大小便、咽不下東西,做了肛門檢查。結果發現,做痔瘡手術時的縫線,還有一根沒取出來。取出來後,放了3小時的臭屁,之後立馬就能吃咽東西了。但舒服了一星期左右,又覺得不行。吃了一個月左右的中藥,還是不適。她從小到現在都沒有飢餓感。

我問她,那現在還覺得哪難受呢。她說:“說多了,你認為我是神經病。”我嘴上說“我不怕症狀多”,其實心裡想的是師父(程凱教授)說過他不怕症狀多,咱何不有樣學樣?

這位患者又繼續說道,她胸脹,整個頭面皮肉僵硬,笑了更難受。她整天都繃著個臉,前額頭皮僵硬,感覺肉都不是自己的,大小便難。

我聽完立馬感覺腦子不夠用了,這是哪條經的毛病,不會是都病了吧?我看她面色萎黃偏暗,體瘦。檢查發現舌紅苔白,脈浮弦緩沉取弱

觸摸四肢,問她“感覺這肉是你的吧?”,她回答“是,這個是我的”;觸摸整個脘腹,力度僅到皮下肌層時,她就喊裡面痛,摸哪哪痛,不摸則不痛,並表示“這肉感覺不是我的”。觸診季脅胸肋、前額眼周口周鼻周整個面部、有頭髮的整個頭皮、項頸、背肩胛至腰髂骨緣止處,她都感覺“肉不是我的”。直至觸摸尻股,她才說“這個肉是我的了”,又說以前只知道渾身難受,這回終於分清了哪塊是我的了。

我心想這該怎麼辦呀,看樣子還真是都病了呀!想了想,不如借鑑師父(程凱教授)的思路,還是老老實實抓主證試試吧!

於是,我選了膈俞、肝俞、脾俞、腎俞、氣海、俞關、元俞快針不留針,左合陽、承筋、承山、築賓針刺手抖肉快針不留針,左委中、崑崙、束骨留針

針畢,我就去給另一位病人扎針了。剛扎完,我就聽到她說“項頸的肉,是我的了”。我讓她繼續躺著,並陸續給多位患者扎針,期間不斷聽到她說頭髮部分、面部等多個部位的肉是我的了。

之後,她感覺腹部舒服多了,背腰部的肉也是自己的了,且有多少年沒出現過的飢餓感,還說想拉尿。尿完後,她笑著說:“太舒服了,你看我的臉是不是好了很多?”我告訴她是明亮了好多,明日再扎。

海南劉權

程凱教授點評:

這是海南的徒弟劉權醫生髮在傳承班微信群裡的一則醫案,很有意思,今天拿來討論一下。

首先,權兒(我喜歡這樣稱呼他)是個很勤快的醫生,我講的課他一次不落,每教一種針法,他回去立刻實踐,病案記錄也非常多,最為經典的就是上面他自創的敘事記錄“權兒體”,一看就知道是他的醫案。他經常說入程門後學到太多,回去看病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就祭寶,一招不行再來一招,最後總有滿意效果。我經常開玩笑,說他是“模糊治療”的代表。

臨床治療處方選穴固然重要,手法操作固然重要,但更為關鍵的是診斷,我一直在針灸教學中強調“經絡診斷”的思維方式。那麼這一例該如何診斷呢?

先不看那些穴位和處方,從症狀描述中,我們能抓住什麼關鍵信息呢?我說過不怕患者描述的症狀多,因為症狀越多,越容易找到症狀間的關聯,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脘腹脹滿、壓著就痛、不知飢餓;皮肉僵硬,感覺肉都不是自己的;面色萎黃;苔白……如果這些症狀放在一份考試試卷的病例題中,你一定不難找到方向甚至是答案,那就是脾虛症。脾主運化,運化失司,則脘腹脹滿,面色萎黃;脾主肌肉四肢,則皮肉僵硬,不知所屬。更為代表性的是渾身難受不知症狀所蹤,馬上聯想到“葛優癱”、“渾身上下腦袋痛”的描述。

然而,對於一個針灸醫生來說,要想辨證選穴,經絡診斷是首要。於是,我們聯想到的應該是“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的足太陰經病候(腹脹噯氣常打嗝,大便放屁最舒服)。也許你會問,這有區別嗎?足太陰經不就是脾經嗎?這和診斷脾虛症有何不同呢?

經絡診斷強調的是定位診斷,足太陰經自下而上,從腹股溝處入腹,上行在腹正中線旁開4寸處。這裡恰為腹直股與腹內斜肌(以及深層的腹橫肌)交界處,當腹壓過高(腹脹)時,腹正側肌肉的張力均增高,引起壓痛症狀,並影響消化吸收。

所以,經絡學說中的脾是有位置的,指的是膈下恥骨上,以及延伸至肋下髂棘上的腹壁。脾主運化,就是通過腹肌的節律運動,配合呼吸,調節腹壓,從而調控胃腸的蠕動節律,發揮管理胃腸功能的作用。因此,脾的募穴在章門。因為相對於腹內斜肌所附著的髂骨邊來說,十一浮肋作為遊離肋更容易在腹壓變化中調節壓力變化,當然也更容易在腹壓過高時起到解壓的治療作用。

這樣一來,治療穴位也就呼之欲出了。聽過傳承班課程的同學會一口氣喊出許多個來,除章門外,還有帶脈、腹哀、曲骨、五樞、中注、鳩尾等。當然,對某些和我一樣患有強迫症的同學來說,一定想只針一穴而獲效。那麼,你認為是哪一個呢?又該選擇什麼刺法呢?

這個問題留待以後再討論吧,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什麼權兒的處方也有效呢?

此時,中醫學的整體觀在經絡學說中有了更充分的解釋和展現。人體是一個整體,如果腹壁肌群張力增高,除了出現腹部症狀外,一定也要引起腰背肌群的代償性張力變化。或者換個角度說,如果腹直肌代表了人體的前力線,當它張力變化時,背腰部以足太陽經為代表的後力線也會相應變化。就本例來說,患者不僅出現了肛門症狀,還出現了前額頭皮僵硬感,別忘了那裡可是帽狀腱膜與額肌的交界。

再看看治療處方與症狀改善的過程,權兒針刺的主要是足太陽經穴位,而患者的症狀改善同樣是從足太陽開始的,先項頸(注意權兒的記錄,先項後頸,相信權兒是樸素的),再面部、再腹部,然後背腰部、脅胸部全部鬆弛,腹壓降,屎尿出,氣血通暢!

那麼,新的“強迫症問題”來了,權兒的治療處方中,哪個穴位最為關鍵呢?這個問題,我們也留待以後再討論吧。

能一針解決的,絕不用第二針!

記住我們的口號:天下無難事,全靠強迫症!

歡迎加入由一群強迫症患者組成的針灸學習群!

程氏針灸傳承班培訓

一年6次,每次12學時,共72個學時

基礎知識+核心內容講解+實操演練+特邀專家贊助課程(贈送的增值課程)

第一期:

傳承班:胸部及上肢內側面經脈解經、穴位定位、相關解剖知識

高級班:胸部及上肢內側面穴位穴性解讀及三才針法操作

特邀專家:經方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及臨床案例

第二期:

傳承班:頸肩部及上肢外側面經脈解經、穴位定位、相關解剖知識

高級班:頸肩部及上肢外側面穴位穴性解讀與三才針法

第三期:

傳承班:項背腰部及下肢背側面經脈解經、穴位定位、相關解剖知識

高級班:項背腰部及下肢背側面穴位穴性解讀與三才針法

特邀專家:耳穴綜合療法治療偏頭痛技術操作

第四期??敬請期待

PS: 2018年傳承課程第一、二期已結束,後續課程持續招生中,現在報名可獲贈4次程凱博士親授高級班課程。

▣ 報名方式:

請聯繫招生老師

電話:010-62800148--2050

或添加課程顧問微信:林老師:289939930、彭老師:pc5544。

—— END——

文字 | 程氏針灸

圖片 | 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