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摘要:忙碌,忙碌,每個人都在忙碌。追求,追求,每個人都在追求。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總在寂靜的時候莫名地詢問自己:不停地尋找,到底追求的是什麼,真正需要的又是何種狀態?

回應的,總是空牢牢的寂靜。也許本就沒有對錯,只有合適與否。

我們總是從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從一個環境融入到另一個環境,與一些夥伴分離,認識一些新的朋友,留下一些友情,帶走一些感傷。

然後繼續努力,朝著各自的方向奔跑。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與許久不見的朋友閒聊,最常問起的話不外乎:“最近好嗎?”

好的定義有太多種,然後一陣沉默,沒有特別的事總是好的吧。

我們同時跨出校門,慢慢地漸行漸遠。有人加薪升職,有人尋覓工作,有人籌備結婚,有人孤身奮鬥。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圈子,我們共同的話題變得越來越少,總到最後從QQ中傳過來一個笑臉:“我們一起加油。”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和老家的小姐姐聊天,從工作到生活,從婚姻到孩子,她從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發表著自己的觀點,天南地北,既近又遠。

隨著時間的變遷,年齡上的差距顯得愈來愈小,也許那些差距只有在幼年時才會顯得格外明顯吧。

一個小學,一箇中學,玩起來總是有些不同的;但一起踏入社會後,差距就變得愈來愈小,聊的都是工作,講的都是生活;也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再一起回味“想當年……”的時候,早已沒了那些屈指可數的年齡代溝。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與朋友聊天,和親人談心,講的、說的大部分都是別人的事,不論是看到的或是聽到的。

從某段時間開始,看一些關於靈脩、勵志的書,想的卻是自己的事。

書上說,所有受苦的根源來自於我們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真我的東西。

書上說,我們的意識、自我的瞭解、思考、理性、判斷、感情都來自潛意識,而可以感知和控制的部分驚人地少,只佔了1%,它的99%都變成了我們的習慣,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書上說,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學會臣服,因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勞無功的。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從《不抱怨的世界》到《人性的弱點》,從《遇見未知的自己》到《把心安頓好》,尋找的一直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和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定位,一種安於滿足的狀態。

那麼,所有自己做的選擇都會靠目標愈來愈近吧。

喜歡《遇見未知的自己》中老人寫給若菱的最後一封信,引用其中的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結語: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