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存還是毀滅?楊氏家族花樣「作死」,南風股份命運難測

是生存還是毀滅?楊氏家族花樣“作死”,南風股份命運難測

作者@柳絮

6月28日,距離5月3日南風股份董事長楊子善失聯,已接近兩個月。

在老闆跑路的這段日子裡,南風股份的股價多次刷新上市以來最低值,從10.17元/股跌至4.50元/股,市值蒸發約29億元。

如今,南風股份還面臨著實控人楊澤文、楊子江等涉嫌內幕交易被取保候審、主要子公司中興裝備副總經理涉嫌汙染環境罪被公安局逮捕、鉅額借貸糾紛等多重負面消息。喧囂之後,一地雞毛,不知南風股份未來是“生存”還是“毀滅”?

概念與併購齊飛、南風股份的股價也曾扶搖直上

南風股份,成立於1988年,是2009年第一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趕上2015年創業板的大牛市,南風股份的股價也曾一飛沖天。2012年末,南風股份股價還不到7元,到2015年6月,其股價已暴漲至最高點53.76元/股,兩年半內漲幅約8倍。

如今回過頭來看,彼時南風股份股價飆升的三個至關重要因素是:概念、併購、公募大佬與機構坐莊。

上市之初,南風股份主要經營核電類、大型民用與工業建築類產品等業務, 業績表現差強人意。2009-2011年,公司實現淨利潤分別為4840.47萬元、6219.59萬元、8161.89萬元,同比增長58.46%、28.49%、31.23%。

然而安穩的日子沒過多久,因日本爆發福島核電站事故,南風股份營收賴以依靠的核電類產品遭受衝擊。2012年,南風股份淨利潤僅為4065.35萬元,同比下降50.19%,出現上市以來最大降幅。

而這一年恰恰也是3D打印概念開始紅火的時間點。自2012年12月工信部表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後,3D打印概念股逐漸得到市場關注。

於是,曾在2012年8月宣佈擬投資1.68億元建設“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南風股份,將其概念偷樑換柱,宣傳稱為“重型金屬3D打印項目”。

“3D打印”的吸睛概念一經拋出,引發外界關注之熱烈。2014年南風股份累計發佈20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其中19份涉及3D打印業務;2015年累計發佈26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其中25份均主要探討公司的3D打印業務。

2015年牛市市場行情中,3D打印設備板塊的表現也相當亮眼。在Wind行業中心的市場表現中,3D打印設備板塊漲幅排行第四,區間漲幅達156.16%,比當年滬深300指數5.58%的漲幅,高出150個百分點。

是生存還是毀滅?楊氏家族花樣“作死”,南風股份命運難測

在當時看來,“3D打印”的概念也的確引人遐想。而配合這個概念的另一個關鍵詞“併購”,開始登臺亮相。

為拯救持續疲軟的核電類業務,2013年南風股份開始著手收購中興裝備100%的股權,由此跨入特種材料及能源工程管件裝備行業。在並表中興裝備財務數據的2014年,南風股份營收從2013年的4.07億元上升至8.18億元,同比翻倍;同期淨利潤也從4571.42萬元增至1.08億元,同比增長134.55%。

與此同時,在3D打印概念+併購之外,公募大佬、機構齊坐莊,也給了南風股份強勁的上漲動能。

公開資料顯示,“前公募一哥”王亞偉執掌的昀灃信託計劃也在南風股份2013年年報中現身,持股數量為178.21萬股,佔總股本比例0.95%,位列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2014-2015年,中國銀行證券投資基金、中國工行證券投資基金、申銀萬國期貨資管計劃、廣發期貨資管計劃、全國社保基金等的身影先後出現在南風股份年報十大流通股名單中。在股價上漲時期,入場的機構有進有退,均獲益匪淺。

“3D打印夢”照進現實,業績骨感難撐股價

一個靠講故事而沒有實際現金收入的上市公司,肯定是皇帝的新衣,再美好的“故事”只是一個表象。截至2018年6月26日,南風股份的股價已跌至4.5元/股。

自2014年收購中興裝備以來,南風股份的營業總收入基本保持穩定,約為8億元左右。但可惜的是,其扣非淨利潤表現卻“忽高忽低”。只有在收購中興裝備的2014年,南風股份實現扣非淨利潤1.05億元。而最不景氣的時候,2017年,其扣非淨利潤還鉅虧2.94億元。

是生存還是毀滅?楊氏家族花樣“作死”,南風股份命運難測

究其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南風股份近年來扣非淨利潤時好時壞的背後,正是過度依賴中興裝備所致。

在業績對賭的頭三年,2014-2016年,中興裝備業績承諾均達標,其與南風股份的“聯姻”看上去也很美好,但到了2017年卻“畫風突變”。根據對賭協議,2014-2017年,中興裝備累計承諾的淨利潤為6.21億元,而實際上,其四年累計實現的淨利潤為5.39億元,距離業績承諾差額0.82億元。

也正是因為2017年中興裝備未完成業績承諾,被確認商譽減值損失3.25億元,才間接引發南風股份扣非淨利潤同比暴跌437.6%。

而與此同時,南風股份其他主營業務表現的不給力,也無法解救中興裝備給上市公司業績帶來的“災難”。

南風股份的另一個主營業務是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集成業務,但其業績表現一直在拖後腿。2016-2017年,南風股份母公司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集成業務的毛利為6520.41萬元、6315.42萬元,基本僅能覆蓋同期母公司6376.21萬元、6249.33萬元的管理費用支出。

那麼,曾經拉動南風股份股價暴漲的“3D打印”業務,其表現又如何?實際上,“3D打印”業務顆粒無收,更像是資本市場講的一個看似美好夢想。2014-2017年,從事3D打印技術業務的南方增材淨利潤分別實現-210.51萬元、-952.63萬元、-1465.90萬元、-1391.13萬元,就從未盈利過。

從2015年開始,南風股份每一年都會在年報中加上這樣一句話:“截止本報告期末,上述工作正在推進中,尚未形成收入。”

禍不單行的是,在南風股份的營業收入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應收賬款。

2015-2017年,南風股份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額佔同期營收比重逐年上升,由32.68%升至57.31%。與之相應地,同期南風股份銷售商品和勞務收到的現金佔營收的比例也由115.83%降至62.97%。

相比較而言,南風股份的應收賬款週轉率的確低於同行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從下表可知,2015-2017年,同行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週轉率水平基本保持在3.0左右,而南風股份的應收賬款週轉率水平僅是其一半左右。

是生存還是毀滅?楊氏家族花樣“作死”,南風股份命運難測

另外,從南風股份的現金淨增加額緊張的現狀,也可見其營運資金的捉襟見肘。2014-2017年,南風股份的現金淨增加額分別為4718.62萬元、-7622.72萬元、267.06萬元、-11274.84萬元,四年累計總額為-1.40億元。

如此看來,正是由於整體業績表現的乏善可陳,才導致如今南風股份股價的“現形”。

楊氏家族藐視監管、只想圈錢,南風股份危矣

南風股份一地雞毛的亂象背後,與其實控人楊氏家族密不可分。短短一個月內,楊家三父子接連出事。

先是南風股份現董事長楊子善捲款失聯,後是南風股份實控人楊澤文、楊子江等因可能涉嫌“4·13內幕交易案”,被上海市公安局取保候審。

據南風股份披露信息,楊子善目前涉及的債務至少有7.4億元。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8日,南風股份在中國銀行開立的基本戶已經被凍結,並稱不排除與楊子善個人債務有關。

而說到內幕交易,楊子善也是有前科的。2013-2014年,在南風股份併購中興裝備期間,時任公司董事長的楊子善在敏感時期與牛散吳峰、倪曉明等人有過多次電話聯繫,且後兩人在此期間頻繁操作南風股份股票,共計獲利39.27萬元。

此外,在更早之前,楊氏家族在2015年牛市的行情中 ,已經“掐點減持”南風股份股票,獲得鉅額財富。

2015年3月和5月,時任董事楊子江、董事長楊子善分別在股價高位時減持公司股票。其中,楊子江累計減持套現3.57億元,楊子善累計減持套現1.66億元。而且,楊子江還因在此前賣出公司股票達到5%時,未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停止買賣並履行權益變動的披露義務,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

目前,楊氏三父子均質押了部分股票。楊子江持股的質押比例為38%,楊澤文為67.14%,而楊子善99.1%的持有股票都處於質押狀態。公開資料顯示,楊子善股票質押融資額為3.6億元。

如今看來,楊家父子似乎只想著如何利用上市公司圈錢。眼看“3D打印”概念似乎玩不動了,今年年初,楊氏家族又想故技重施,講一講新能源的故事,但最終無疾而終。

實控人作妖,幾經折騰的南風股份也好不到哪裡去。

據南風股份最新披露訴訟情況來看,作為被告的楊子善、南方股份等已經面臨9項、合計2.2億元的借貸糾紛,未來還有多少債務浮出水面仍是未知,這對於2017年虧損2.94億元的南風股份來說,已經無水救火。

而更糟糕的是,中興裝備的董事長仇雲龍此次一同被取保候審,中興裝備副總經理陳衛平在今年1月份就已經涉嫌汙染環境罪被公安局逮捕。中興裝備如果歇菜,那對南風股份來說,也將是致命打擊。

多重利空纏身下,南風股份目前召開《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提出《關於提請股東大會免去楊子善先生公司董事會職務的議案》,以及增補譚漢強、劉紀恆、柳子平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似乎意在減少楊氏家族話語權。

未來,南風股份能否迴歸正軌,觀察君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