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人告訴我,我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賺錢猶如針挑土

花錢猶如浪淘沙

對於現在的普通人來說

窮一直是不過時的潮流

從來沒人告訴我,我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月薪5000的喊窮,月薪2萬的還是窮,創業的也叫窮,你會發現,幾個朋友聚在一起不哭窮好像有點跟時代接不上軌。

為什麼大家都努力工作,卻依然感覺到生活質量並沒有明顯提升,還是很窮?

其實,大家都是在保衛財富的過程中敗下陣來的,都面臨著一種隱形的財富損失風險。

從來沒人告訴我,我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一. 通脹高企

2018年,似乎是全球宏觀經濟紛紛搞事情。美股引發的全球資產動盪、33年來的最低的港幣匯率、中美開打的貿易戰、降臨的利率長週期拐點……

可能大家對全球宏觀經濟不太敏感,但對生活用品的漲價有所感觸吧。

年初,衛生紙、泡麵、啤酒等終端商品紛紛漲價,中游行業更是漲聲一片,臺灣甚至都出現全民搶衛生紙的風潮。

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事實是:物價上漲的速度遠大於工資上漲的速度,衣食住行的各種開支相比過去也大幅度提升,這使得我們手中的人民幣不斷貶值

你想想看,如果你現在擁有10萬元,10年後,這10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如果物價上漲比你的工資上漲速度還高,那麼你的生活品質就可能一直在下降。

這種風險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通貨膨脹”。

從來沒人告訴我,我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二. 你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為何會通脹呢?先來看一張圖:

從來沒人告訴我,我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從2007年到2017年,M2(反映貨幣現實購買力和潛在購買力的重要指標)餘額總量增加了120萬億,雖然增速在下降,但依然很驚人。

目前中國高企的債務水平。因為在償還債務的過程中,還需增加利息,央行現在雖然不會亂印錢,但終究還是要印錢出來,不然大批量發生債務違約,那隻能是大家一起玩完。

以後的貨幣哪裡去?自然會推高物價。實際上目前物價已經在漲了。

簡單算一筆賬,假設每年物價上漲4%,以現在的100元為例:

簡單算一筆賬,假設每年物價上漲4%,以現在的100元為例:

5年後,實際消費能力相當於現在的81.5元;

10年後,相當於現在的66.4元;

20年後,相當於現在的44.2元;

30年後,相當於現在的29.4元。

由此可見,30年後的100元只能買到相當於現在30元能買到的東西。

大家都說:投資有風險,但其實不進行財富管理所存在的“隱性風險”也是很可怕的,那就是你肯定是虧的,因為通脹吞噬了你的財富。

從來沒人告訴我,我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三. 把錢存銀行能抵抗通脹嗎?

說到投資有風險,就會有些槓精會說:我把錢存在在銀行了。

放在銀行也不一定安全,更不能保值。

大家要知道,儲蓄的功能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以儲蓄存款的方式持有現金,只是典型的低風險低收益的選擇。

從長期來看,儲蓄存款不僅收益低,而且風險也在加大。

今年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超過國有大行上浮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緊接著2月又超過股份制商業銀行,這標誌著我國現階段已進入真實的負利率時代。

當然4月份CPI的數據回落到1.8%,這個時候,有大批專家開始講,我國並沒有通脹。

說到這裡,大家要知道一個概念:CPI ≠ 真實通脹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CPI數字 = 通脹”的荒謬在哪兒。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證明:

CPI數據中用來反映居民住房成本的,叫做“CPI:居住-租賃房租”,2016年同比漲幅大約是2.7%,2017年是2.9%,而過去15年它的累計漲幅是多少呢?

答案是70%。

整整15年,房價漲了多少啊,而反映到CPI裡面,就是一個每年2~4%上漲的小小數據,這顯然跟事實是大相徑庭的。

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購房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佔據了一個絕對高的份額,而房價的快速上漲給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另外,中國居民感受漲價最兇猛的三座大山:住房、醫療和教育,在CPI數據這裡,都被“合理地”避開了。

這幾年來房價飛漲,人力成本也漲得厲害,大家普遍認為通脹率實際在每年8%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投資收益沒超過8%,你手裡的錢其實是在縮水的。

不做投資所帶來的“隱性風險”已經一目瞭然!

從來沒人告訴我,我的錢每年貶值多少……

作為普通的投資者,又該如何避險呢?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做好資產配置。

從長遠看,大約90%的收益都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合理配置資產才是最有效的抗風險的手段。而合理配置資產,從學會管理自己的錢財開始,也就是從理財開始。

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也是一個金融的時代,當我們每天用手機處理我們衣食住行的點點滴滴時,事實上我們都在跟金融發生關係。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錢被通脹吞噬,那就趕緊拿起金融的武器,捍衛自己的財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