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交易的智慧,醍醐灌頂:“阻力最小”的秘密

在這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著“阻力最小”原則,儘管我們很多時候並未留意。

光與水的智慧

光是節約時間的典範,它永遠以最短路徑行進。在真空中,光以30萬千米/小時的速率沿直線傳播;反射時,光所走過的路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折射時,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比例,與兩種介質的折射率保持著特定關係。光的行為,取決於介質的根本結構,光在介質中始終以“阻力最小”的方式傳播,任何一條其他路徑都是“彎路”。

再來觀察水。水的智慧,遠非世間常人所能及。河道寬,則水流緩慢;河道窄,則水流湍急;水的行進路線也取決於河道結構,或直或彎。若水流遇到一塊巨石攔路,它不會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繞道而行。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努力乃痛苦之源

那麼先問個問題,你喜歡交易嗎?你為交易努力過嗎?(ps:這不是問你:你喜歡賺錢嗎?你為賺錢努力過嗎?)

現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競爭。宣傳名人早年充當“拼命三郎”的報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是這樣嗎?讓孩子每天比別人多練兩個小時鋼琴,將來他就能成為莫扎特?比別人多畫兩個小時的畫,就能成為達芬奇?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沒錯。但不要小看那1%,它決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質。擁有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這1%,努力只能成為痛苦之源。

努力,即試圖用強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約束,與環境和自身心境對抗。從這個意義來看,天才或許從來都沒有“努力”或“勤奮”過,在常人眼裡是在做拼命三郎,但事實上他們不過是順應自己心靈的召喚而已。半夜12點,小莫扎特在練琴;凌晨1點,在父母棍棒驅使下的一個小男孩同樣在練琴。外表相似的行為背後,是全然不同的結構。前者在享受整個音樂行雲流水的過程,後者或許僅僅出於不願捱打的目的。“順心”根本無需努力,只有“違心”才需要努力。愛因斯坦曾說:“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天”。如果您發現自己每天工作都不開心,都在努力克服許許多多的障礙,一切只為等待發薪日,那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這件事的天才。

畫家每畫一筆,想著這一筆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他不會是一個好畫家;不熱愛足球,只希望藉助踢球讓自己擁有豪宅的球員,不會是一個天才球員;立志要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定得不了諾貝爾獎;不能享受投資和交易的過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獲利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好的交易員。

更看重“享受過程”,還是更看重“享受結果”,或許正是少數成功者與多數失敗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克服內心的掙扎,試圖用“努力”來麻痺神經,從交易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逆勢。那些讓您徹夜難眠的交易單,十有八九會以虧損收場,因為很明顯,您已經不是在享受過程了,而是在被整個過程煎熬,不斷地寄希望於這個過程早點結束,好讓自己最後得到“煎熬的回報”。不幸的是,人的心靈往往是最準確的羅盤,逆勢而為不僅讓整個過程痛苦不堪,而且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改變結構,方能改變結果

以努力作為手段的行為是治標;唯有改變結構方能治本。這猶如治水,堵不如疏。要想改變河流的走向和強度,必須在河道上做文章。不想讓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寬一些;一味封堵可能決堤;而積極疏通反能引水灌溉農田。

對個人而言,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那麼這時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繼續努力”。換一份工作,換一個環境,從結構進行調整,要比運用意志力重要得多。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搞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做什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讓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們再怎樣努力也難以獲得現在的成功。一旦尋找到這份上帝安排的職業,就找到了心中的“勢”,從而順勢而為,為過程而快樂,而非為了得到一個結果委曲求全。

對交易者而言,必須認識自身結構——性格與心理;認識市場結構——分形與波浪理論,做到知己知彼。市場是自然的函數。穩定獲利的途徑,也註定是一條阻力最小的通途;而非讓人心力交瘁的戰場。


百分之90以上的交易成功者,都是在絕境中醒悟

如果你認為你一生中也不會陷入絕境,那麼只能證明你正在走向絕境的路上。

如果你已經陷入了絕境,那麼就證明你已經得到了上天的垂愛,將獲得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如果你已經走出了絕境,回首再看看,你會說你從未發現過,自己要比自己想像的要偉大,要堅強,要聰明。

如果你已經成功了,你要由衷感謝的不是你的順境,而是你的絕境。

順境中,你收穫的僅僅是代表財富的東西,然而大部分時間裡,你是在不斷地喪失,喪失著生命中原始的豪邁與激情。順境是一種腐蝕劑和麻醉劑,讓你完成從呼嘯山林的獸中之王到懶貓的蛻變,讓你經歷從將軍到奴隸的轉化。

絕境僅僅是一段距離、一個門檻,同樣也是一次轉折、一次醒悟和昇華。在絕境中你往往會突破骨髓與血液中的樊籬,超越與俗人甚至包括你自己所見不同的常規,書寫連你自己都不曾想過的神話。所以,絕境才是你的資本、你的證明。

一個人只要不甘心平庸,哪怕是有一點點想法,在把想法通過辦法變成現實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阻力和麻煩。人為製造的、客觀存在的和偶然發生的,會讓你感到時不予我、英雄氣短的無奈,會讓你有窮途末路、求救無門的尷尬。

人生之所以有絕境,是因為你要突破要挑戰。身陷絕境,就不要詛咒。學會控制,學會珍惜和理解。巴爾扎克說:絕境,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我說,絕境是你錯誤想法的結束,也是你選擇正確做法的開始。你不在絕境中發跡,就在絕境中淪落。自古英雄多磨難。一個平凡人成為一個領域的英雄或者成為一個時代的英雄,是挫折和磨難使然,因為英雄和平凡人的區別就在於,英雄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後的機遇,在絕境中創造了奇蹟。而平凡人在逆境中選擇了隨波逐流,在絕境中選擇了放棄。

什麼事情,都是成也在人、敗也在人。失敗者並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者絕境中,成功者比失敗者多堅持一分鐘,多走一步路,多思考了一個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師。看別人的腳,我們至少少走彎路,少跌跟頭;多一個想法,多一道門。

切記,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次絕境,就多一次機遇。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分時盤口陷阱

對盤中的許多陷阱如果能有效識別,這無形中就規避了一些大的風險。

在我前期的操作中,常常是十筆操作成功,但一筆就可以將十筆成功的果實打光,這就是風險控制無力的結果。只有控制了風險,留下的才是利潤。

在此做一些總結,與各位朋友交流共享,如朋友們有比較深刻的教訓或經驗的,希望也發表上來。

一、盤中拉高,非奸即盜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二、高開低走,外強中乾

在弱市中,對大幅高開的品種,要多一份小心,多一份謹慎。當高開幅度較大時,一旦盤面回軟,隔夜盤會蜂湧而出,同期短線資金也是借高開出局的話,這個會形成合力的殺傷。

可以看到,這一類高開顯得強勢並龍頭姿態的品種,在早盤高開手成交是非常活躍的,說明接盤的資金仍是很踴躍。希望我們不是這類目標的獵殺對象。 飛流直下的刀,不要用手去接,今天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三、堆單的陷阱

四.太公老矣,依然垂鉤否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水平筷子線

由股價K線前兩個最高收盤價高點可畫出一條高點連線,由前一高點可畫出水平線。畫出的高點連線和水平線像一雙交叉的筷子,故稱“筷子線”。筷子線的三種形態見(圖224-1)所示。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圖224-1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圖224-2

水平筷子線操作要領:見(圖224-2)所示。

1. 當你發現某個股票出現60日平均線與120日平均線發生黃金交叉後,意味著該股的 “暖氣帶”已開通。見圖中的A點。

2. 在“暖氣帶”的上方找到兩個股價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它可能是水平的、斜下的或是斜上的。見圖中的B、C兩點,和D線。

3. 在“暖氣帶”的上方找到一個股價最高點,畫一條水平線。如圖中的C點和E線。

4. D線和E線在C點交叉後,其形狀如筷子,故稱“筷子線”。“筷子線”可無限延伸,等候著美味佳餚夾起來。只要K線在“筷子線”以下,我們可按兵不動。一旦K線進入“筷子線”,就夾住它,可適量買入。如股價快速上升,衝上“筷子線”,要立即追打,如圖中的F點。一般說,“筷子線”以下,股價上升速度較慢,K線呈擠壓式上推,一旦突破“筷子線”,股價上升速度較快,甚至是連續幾天跳空漲停板。所謂放量追漲技術,並不是逢急漲就追,而僅僅是追漲在“筷子線”上,千年追一回。

5. “水平筷子線”是可以預先畫好的,但不知道股價何時撞到線上來?這可以啟動電腦分析軟件上的“水平筷子線”預警系統,以後的任何交易時間中,只要K線碰到“水平筷子線”,電腦就會發出聲音或圖像警報信號,這樣我們就可以不放過任何一個正在穿越“筷子線”的黑馬,絕無遺漏。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圖224-3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圖224-4

一位成功交易者的感悟:牢記“分時圖暗號”,一輩子都不會輸!

圖224-5

小結:【筷子線】是廣通經典技術之一!當股價在【筷子線】之下運行時,處於莊家建倉洗盤區間,漲幅小,而一旦股價放量突破【筷子線】,則說明該股已經進入拉昇期了,股價離開【筷子線】的速度往往很快,因為莊家要擺脫散戶,不想讓散戶在靠近自己建倉的成本區附近追漲,他希望散戶到高位來接盤,但在廣通我們就等在【筷子線】上,你要麼別突破,你繼續建倉,我們不管,一旦你突破,我們就是要追漲!


股市的中庸之道

我們在投資過程中,總是希望找到一種最佳的操作方法,既可以避免風險,又可以獲得最大化的利潤,這種願望被多數投資人視為夢寐以求的目標。事實上完美無缺的投資方法是不存在的,只是一個海市蜃樓而已。因此想要取得最佳的成績,必須走中庸之道。

“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所謂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走中間之路的意思。在投資過程中,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業績長期穩定增長,而不是一時得失,就要儘量地去走中庸之道,而不要過於偏激或保守,因為不論激進或保守,從長遠的角度上看都不是最佳的方法。

就像我們出門選擇交通工具,大多數人出門會選擇騎自行車、坐班車、或者乘出租車。這三種方法中,騎自行車是最省錢,同時也是最辛苦,冬冷夏熱。坐班車要比騎自行車舒適,但是要有一定的支出,還要花一點時間等班車。最後的方法就是乘出租車,這是最節省時間,也是最舒適,但花費是最大的。從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最省錢的方法就是最辛苦的方法,最舒適的方法就是花銷最大的方法,而中間的方法則結合了兩者的優缺點,從舒適程度上來看,它要比打的要差,但要比騎車子舒適。因此綜合其優劣,最終我們會選擇以班車為我們的首選交通工具,這就是中庸之道。

不同投資方法也通常大致可分為三種,

1: 最保守的投資方法,它相對應的是最低的風險加上極低的收益。

2: 最激進的投資方法,相對應的是最高的風險,同時伴隨著最大化的獲利。

3: 穩健的投資方法,就是說既不承擔過多的風險,也不過於保守,目的就是在保守的基礎上適量承擔風險,增加獲利能力。

我們在市場活躍時,常常可以聽說某人在一段時間,用少量的資金獲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些人很快就被傳媒賦予了新的形象,投資人無不以此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實質上,他們一部分是被大機構和傳媒虛構的,目的就是引發人們的暴利效應,誘使大量資金入市。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依靠完全孤注一擲的投入加極佳的運氣。道理非常簡單,在市場上有幾千萬人參與投資,在形勢一片大好時,總會出現一些運氣極佳的投資者屢戰屢勝,加上他甘冒一些風險巨大的投資機會重倉投入,所以很容易在極短的時間裡獲利異常豐厚。表面上看,這是十分輝煌的業績,其實是異常危險的,因為他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孤注一擲的基礎上。根本無法承擔任何稍大的價格波動,所以最終的結果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這就是為什麼在每一波大行情來臨時,就會出來一批這樣的人。而一旦行情開始反轉,他們就迅速消聲匿跡的原因。歷史證明,過於激進的投資人幾經沉淪之後,有的痛定思痛改正態度,有的屢遭失敗的命運最後在市場上消失。他們往往是最沒有好下場的。

凡事有利就有弊,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儘管激進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但保守同樣也是不足取的。保守的操作往往意味著很多時候,寧肯失去到手的機會,也不願承擔一點較高的風險。有時為了保障到手的利潤而過早賣出,有的時候甚至迴避一些風險稍大的投資機會。這種情形有時就像為了省五毛錢的車票,走六站路一樣。但是在另一種情況下,在極為惡劣的市場中,它卻能夠獨善其身。他們是過分謹慎的一族。

我們需要的既不是最謹慎而保守的方法,也不是過於激進的做法。我們需要的是在穩重的基礎上,獲得持久的盈利能力,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再追尋最大化的利潤。

我們應該做的是,一方面追求最大化的利潤,一方面追求最穩健的策略,既不保守又不過於激進。大多數投資人在活絡的市場中,運用激進的操作大獲其利時,我們要忍得住寂寞。在市場極為惡劣的時候,其他投資人過於保守的操作時,我們要敢於大手筆的操作。換句話說就是大勢向好時,不要急於追求最大的報酬。在大勢極為不利時,也不能過於保守。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最成功的操作者。既有憂患意識又是樂觀主義者,這才是真正具有智慧的極少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