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底層邏輯,任何行業都管用(附具體方法)

一個人在某個行業十多年積累的經驗(不是具體技能),他可以用幾個小時就告訴你,而這些東西如果你自己摸索,也許要幾個月甚至幾年。

《朋友圈的尖子生》這本書,就是各行各業的尖子生,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相信你看了,只要認真思考並努力去實踐,一定會有收穫。

學會底層邏輯,任何行業都管用(附具體方法)

先介紹一下作者。小馬宋。知名文案人,戛納廣告節銅獅獎獲得者、前奧美助理創意總監。你一定想不到的是,他曾經的專業跟廣告毫無關聯,是西安交大鍋爐專業。而且畢業之後做的是財經編輯,直到28歲,才進入廣告行業。他的經歷堪稱傳奇。

同樣傳奇的,是他這本書裡採訪的各類尖子生。有一個共同點是,這些尖子生絕大部分都是靠正確的方法成功的,而不是天賦。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更有借鑑意義。

本文只寫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尖子生——李倩的故事。

李倩是騰訊最早期的BD,因為她,騰訊最後有了專門的BD部門。她還是知名的投資人、營銷人。而這些,都是她完全從零基礎自學的。她有個特點,就是對新行業有預見性,認準了這個行業有前景就去自學相關知識,而且每一次都還學的不錯。

以下是她在這本書中分享的經驗:

學會底層邏輯,任何行業都管用(附具體方法)

1. 如何迅速進入一個新領域?

李倩說,2013年,她發現營銷這一塊兒人才很缺,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就想正兒八經的去學這個行業,為此她做了兩個事情:

①真正地、踏踏實實地讀書,幾乎讀了營銷類所有的經典書籍。要學習品牌,就把市面上所有關於品牌最好的書找來,要做品牌管理的細分領域,同樣把這個領域權威的書找到,看了好幾遍,一遍遍的做筆記。

②找到這件事的底層邏輯,然後不受外界影響。她從書中明白了營銷是怎麼回事、營銷的原理,認準了就去實踐,從原理揪出這件事的本質,任何事都是先確定目的,確定目的之後自己想辦法達到,而不是看同行是怎麼做的,這樣就排除了一些來自同行的干擾。因為同行並不都是特別專業的,有時候參照同行會被帶偏,而瞭解清楚整件事的邏輯,則不會。

學會底層邏輯,任何行業都管用(附具體方法)

關於如何在書中學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她也有自己的方法:

①吸收精華,排除干擾。她說自己看書有個習慣,就是喜歡撕書,這一頁不重要或者已經弄懂了,就撕掉,這樣可以減少干擾。

②教科書是一定要看的,它能給你建立知識框架。

③選定了好的教科書之後,就死磕這些書。把書中自己覺得有道理的方法,拿到生活中去驗證。比如營銷書中講到名人背書,那就把這個方法拿到自己在做的事情中去驗證。成功了,繼續用;失敗了,就換一種方法。

學會底層邏輯,任何行業都管用(附具體方法)

2.在一個新領域,如何快速成長:

李倩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她到騰訊上班的第一天,電腦還沒裝好,上司就交給她一個任務:在5分鐘之內,找到某校長的電話,這件事非常緊急也非常重要。她完全是懵的,沒有任何資源、電腦都沒裝好、沒有人可以幫她,如果是一般人,大概都要急哭了。但她做到了,她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想對策,既然校長是個公開的職務,雖然網上不會直接公開他的信息,但一定在某些會議上留有號碼,於是她迅速在百度上輸入這個校長所在的大學,然後校長的名字,當時的電話號碼一般是1^開頭,她就再輸入135、136、137,一直輸到139,果然在一個學術會議的Word上找到了校長的電話號碼。她當時還想,如果這個辦法不想,那就打校長學校官方電話,冒充校長家裡人,請轉他辦公室。

學會底層邏輯,任何行業都管用(附具體方法)

雖然她從來沒有做過這類事情,她沒有任何經驗,但她她想過很多辦法,並且最後做到了。通過這件事,她迅速被領導認可了能力,接下來的工作順利了很多。

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不要想著去依賴別人教你,也不要依賴經驗,當你被逼到一個窘境的時候,你只要去想這件事的本質和目的就能想到解決方案。

所以我們現在的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總覺得自己沒有經驗,遇到困難指望別人來幫你,沒人幫你你就搞得一塌糊塗自己還很委屈。其實,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先靠自己,靠自己才能最快的成長。

學會底層邏輯,任何行業都管用(附具體方法)

3.我28歲了,才開始努力。來得及嗎?

人的一生,要拉一條上線來看。

有一首很火的小詩: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

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

同時也有人已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

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就拿這本書的作者小馬宋老師來說,他也是28歲才轉行進入廣告行業,在此之前,他是財經編輯,更早之前他是鍋爐專業的學生。但他後來,獲得了戛納廣告節銅獅獎,成為創意總監,再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現在是知名自媒體人,高級營銷顧問,並且寫了好幾本經典的文案類書籍,還寫了現在這本書。

所以,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但開始了,就不要停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