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醜聞中,我發現了一個賺錢機會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爆出塑化劑超標2.6倍,僅一天時間,酒鬼酒停牌,白酒板塊集體大跌。

事後回過頭來看,這一事件對白酒行業的影響微乎其微,之後白酒行業股價和銷量的持續下跌,更多是因為反腐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三公消費被限制。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今天回過頭去看,我們會發現塑化劑事件很有參考價值。

當時白酒行業經歷了將近四年的快速上漲,形勢一片大好,酒鬼酒的股價從4元上漲到了最高60元,茅臺從18元上漲到了180元,五糧液從6元漲到了30多,五倍股、十倍股比比皆是,白酒股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泡沫。

塑化劑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將這個不斷脹大的泡沫給戳破,隨後的限制三公消費又將泡沫進一步打壓。

其後一年多的時間,絕大部分白酒股跌去了50%以上,酒鬼酒從60元直接跌至10元,跌幅超過80%;茅臺從180元跌至70元,跌幅超過60%;五糧液從30元跌至10元,跌幅同樣超過60%。

當時很多投資者暗自恐慌,覺得被這麼重重一擊,白酒行業徹底沒希望了,但現在回過頭去看,會發現當時正是一個抄底的天賜良機!

2014年到2017年,酒鬼酒從10元漲到30元;茅臺則從70元狂飆到700元,不到四年漲幅高達十倍;五糧液也從10元奔到了80元,漲幅僅比茅臺差了一點。

有圖有真相——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酒鬼酒2008-2017走勢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貴州茅臺2008-2017走勢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五糧液2008-2017走勢

雖然當年塑化劑醜聞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但把時間線以年為單位,拉長來看,塑化劑對白酒行業的長期影響,可謂是微不足道,今天白酒行業的規模、收入、利潤都遠遠超過了2012年的水平。

而酒鬼酒後來的沒落,也不僅是因為塑化劑醜聞,更多的是其自身品牌實力存在短板。

最近的假疫苗醜聞和當年的塑化劑醜聞,有很多相似之處。

從行業屬性上看,食品飲料和醫藥都是進肚子的。A股市場,長久以來就有基金經理熊市裡喜歡“喝酒吃藥”的傳統,也就是熱衷持有消費板塊中防禦屬性比較強的飲料和醫藥這兩個子板塊。

從事件的惡劣程度上看,兩者都威脅到大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塑化劑可能誘發心臟病、癌症、不孕不育、胎兒畸形等各種問題,假疫苗則會可能讓孩子暴露在高危傳染病的威脅下。

只不過從事件造成的社會負面影響上看,白酒的主要消費群體是成年人,尤其是男性,而疫苗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嬰幼兒,所以後者會引起更大的社會憤怒。

從這個角度看,今年的假疫苗醜聞和10年前的三聚氰胺毒奶粉醜聞更接近。

當年國內各大乳品上市公司也跟著股價暴跌,但10年後的今天回過頭去看,會發現三聚氰胺事件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依然是短期的。比如乳製品行業龍頭伊利股份,三聚氰胺事件過後,過去10年復權價累計上漲了20多倍。

從這些歷史事件的經驗數據中可以推斷,此次驚動D中央的假疫苗醜聞,一定會在市場恐慌情緒影響下,使得所有與疫苗生產有關的上市公司股價受到拖累,甚至與疫苗生產無關的其他醫藥類公司,也會受到波及,從而短期內對整個醫藥行業造成巨大沖擊。

但是長期來看,其影響也終將不足為道……

值此全民聲討的風口浪尖,上述分析可能會讓很多人看了不爽。

小錢在這裡絲毫沒有想給長生生物這種無良企業開脫的意思,已經賺了那麼多錢,還要去害人,而且還是害孩子,這種喪盡天良的事,就算槍斃也不為過,要放古代,足以剝皮炮烙,株連九族!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無辜的嬰兒

父母可以忍受車間流水線每天12個小時的單調作業,可以忍受建築工地永不間斷的灰塵和噪音,唯獨不能容忍的是,有人對他們的孩子下手!

因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寶貴延續,整個家庭的希望與寄託。

然而拋開憤怒,理性分析,就會發現,疫苗醜聞雖然傷害了無數家庭,但長期看,卻會反過來加速推進整個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邏輯線是這樣的——

1、無數家長和孩子受到傷害,消費者信心受到衝擊,需要較長時間恢復信心;

2、醫藥行業短期將迎來一波下跌,行業洗牌加速,無良企業將被淘汰出局,有節操、有技術的優秀企業將脫穎而出;

3、政府震怒,醫藥行業的監管會大幅趨嚴,權力尋租空間會大幅縮小,行業發展會更加完善。

說到底,無論是牛奶/奶粉、酒、疫苗/藥品,還是食用油(地溝油)、肉(瘦肉精)等吃到肚子裡去的東西,都屬於最剛性的需求——不吃飯會餓死,不吃藥會病死,再窮的老百姓,也沒得選。

就算父母對國內的奶粉不放心,有錢的可以海淘進口奶粉,沒錢的還是隻能吃國產的。

就算父母對國內的疫苗不放心,有錢的可以去香港打,但香港彈丸之地,不可能幾億內地孩子都湧過去打針。

都說股民的記憶和魚一樣,只有7秒鐘,總是好了傷疤忘了好,一個坑裡反覆掉。

錯了。

股民對曾經虧錢的記憶很深刻,但還是要入坑,因為想要賺大錢的慾望和需求太過強烈,以至於明知可能是坑,也還是不惜冒險再跳一次……

若干年後,人們不會忘記這場疫苗風波,父母們可能還是會擔心疫苗是假的,可難道就不給孩子打疫苗了嗎?

很無奈,很傷感……

網上有個段子,說翻完孩子的疫苗接種本,就準備翻護照本了。

朋友提醒,還是先翻一下存摺本吧。

翻完存摺本,才發現,我還得和祖國生死與共……

想讓存摺本上多兩個零,就還得抓住投資機會啊。

眼下醫藥行業的整體下跌,就是一個天賜良機。

白酒和醫藥同樣是處於消費行業,投資邏輯基本相同,但和白酒或其他行業相比,醫藥行業有許多天然的優勢。

人可以不喝酒,吃不起海鮮還可以吃土豆,但對生病的人來說,藥是必須要吃的。

而且吃什麼藥,是醫生給你選的,他是專家,藥再貴,你哭著也得買。

另外,很多病並非藥到病除,你得反覆吃藥,才能緩解或維持病情,比如《我不是藥神》中的慢粒白血病就需要長期服用格列寧。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看病的錢不是消費者一個人來支付的,有各種社保和保險來幫著付,市場整體支付能力更強。

命是自己的,藥是醫生開的,費用大多是國家和保險公司出的,對醫藥行業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存在,不擔心藥賣不出去,還不用擔心錢拿不回來。

從上面幾點,我們不難看出,醫藥是一個非常適合長期投資的行業。

很久以前,《投資者的未來》一書中引用了兩組數據,這兩組數據很讓小錢大吃一驚——

一、從1957年到2003年這46年間,美國標普500成分股中,上漲超過1000倍的公司有7家,其中有4家是醫藥股!

二、其中回報率最高的20只股票,有6家來自醫藥行業!

從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目前美國醫療健康產業佔GDP的17%,而且已呈現出“強者越強”的寡頭壟斷趨勢,而我國目前佔比僅為

5%,並且連一家帶有壟斷性質的醫藥企業都沒有。

更何況,未來20年,是我國人口紅利大幅衰退,老齡化突飛猛進的20年,老年人最大的剛性需求,就是藥,年輕時辛苦攢下的養老錢,很多最終都會進入醫藥公司的口袋。

毫無疑問,我國醫藥行業充滿了令人遐想聯翩的發展空間和投資機會。

但是醫藥是一個既高度複雜,又非常專業的行業,專業人士都不一定摸得清裡面的門道,外行就更不用說了。

投資專業門檻越高的行業,普通投資者投資個股時,不慎踩雷的風險也越高。

所以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直接投資醫藥行業指數,這樣只要未來醫藥行業不斷髮展,不管誰是贏家,我們都能夠穩坐釣魚臺。

醫藥行業也是力哥推薦的“四朵金花”中的一朵,也是長期最看好的一朵。今年這種萬馬齊喑的糟糕行情下,上半年醫藥行業表現搶眼,但6月以來的這波跌勢,加上眼下假疫苗的黑天鵝事件刺激,導致上半年的漲幅幾乎又都吐了回去。目前中證醫藥指數、全指醫藥指數、醫藥100指數等主流醫藥行業指數都重新處於低估狀態,存在投資機會。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疫苗丑闻中,我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

全指醫藥指數對應的場內基金有廣發醫藥(159938),場外基金有廣發中證全指醫藥ETF連接C(002978),醫藥100指數沒有對應的場內基金,對應的場外指數基金有天弘中證醫藥100C(001551)。

投資需要有對大勢的精準把握,不能意氣用事,被貪婪和恐慌牽著鼻子走,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發現隱藏在黑天鵝中的投資機會,一旦成功,回報將會十分豐厚。

當然,醫藥行業的細分指數還有很多,對應的指數基金也有很多,長期看,哪個細分指數表現最好呢?

這篇已經很長了,如果打賞的看官多,小錢下次再專門寫篇文章來說說。

最後再提醒一句,股票和指數基金都屬於高風險投資,雖然說堅持力哥的七步定投法,長期看投資風險極低,幾乎鐵定能賺錢,但中短期看,股市投資沒人能打包票。

如果忍受不了虧損,又遏制不住貪心,還不知道如何把握入場和離場節奏,建議還是不要輕易入坑了。

免責聲明:本微信訂閱號提供的所有信息僅供參考,小孬研究所對該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並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未來小孬會為大家帶來更多幹貨,大家如果喜歡的話,請給波關注和點贊,順手轉發哦!這將是小孬前行的動力。對文章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後臺留言,與小孬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