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市場陷入停滯 多地價格下跌

近段時間,隨著各級輪換收購的結束,小麥市場陷入停滯階段,貿易面臨出貨難的局面,麵粉企業目前收購質量要求愈加嚴格,小麥價格呈下跌趨勢。

2018年新小麥價格出現兩個極端,不達標小麥價格處於低位徘徊,而達標小麥一路猛漲。最近一段時間面企及貿易商收購回歸理性,麥價弱勢整理。中長期來看,優質小麥價格或將高位運行,但整體麥價將面臨回調,對於面企來說,按收購、利息、倉儲等成本計算,後期價格勢必高於臨儲小麥拍賣價格,所以面企收購價也將有所下調。

質量提醒:進入8月份天氣炎熱,小麥保管難度較大,加上糧食經紀人、糧莊或貿易商儲存條件有限,可能出現黴變現象。持糧看漲的貿易商務必做好質量安全。

普麥價格整體趨穩,優麥價格延續漲勢

7月份,由於擔心後市市場風險,一些貿易商繼續追漲的情緒不斷降溫,小麥出售積極性增加,各地新普麥價格大多趨於穩定,價格波動的幅度較6月份明顯縮窄。

7月27日,山東德州地區麵粉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70元/噸,河北衡水地區麵粉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6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麵粉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格243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麵粉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400元/噸。部分地區小麥價格雖仍有所波動,但波動幅度收窄,基本在10—20元/噸。

7月份,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整體延續上漲態勢,下旬價格逐步止漲趨穩。7月27日,山東菏澤地區濟南17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680元/噸,山東濰坊地區為269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鄭麥366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700元/噸,河南新鄉地區為270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藁優2018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690元/噸;較上月同期價格大多上漲了20—60元/噸。

7月份,由於普通小麥價格基本穩定,而優麥價格維持漲勢,優普小麥價差繼續擴大。當前華北地區優普小麥平均價差為265元/噸,較新小麥上市初期擴大98元/噸。

新麥收購不溫不火,進度大慢於上年

由於今年國家政策性收購力度減弱,夏收以來市場的收購主力基本由市場化收購擔當,小麥收購進度較上年同期大幅偏慢。

截至7月20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3229萬噸,同比減少1727萬噸。其中河北收購283萬噸,同比減少42萬噸;江蘇收購853萬噸,同比減少255萬噸;安徽收購350萬噸,同比減少419萬噸;山東收購549萬噸,同比減少64萬噸;河南收購678萬噸,同比減少874萬噸;湖北收購108萬噸,同比減少91萬噸。

就目前主產區整體收購狀況看,小麥收購進度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4.16%,而政策性收購數量同比出現大幅下降則是收購進度偏慢的主要原因。據瞭解,目前託市收購中江蘇安徽是兩大主力,其中江蘇收購力度最大,目前有消息顯示已經突破100萬噸。

從近年數據來看,每年我國小麥主產區託市收購均值大約為2000萬噸左右,由此也直接對小麥收購市場構成強力的需求支撐,但今年收購狀況並不盡人意。有市場人士認為,按照當前的小麥託市收購進度,預計今年的小麥託市收購數量將會大幅低於上年。

購銷相對平緩,8月小麥價格難漲

按照一般規律,小麥夏收四個月的集中收購期其購銷高峰基本在6—7月份之間。目前南方麥區部分地區收購已基本進入尾聲,北方麥區市場化收購雖仍在進行,但購銷依舊不溫不火。由於主產區小市場購銷基本處於一個相對平緩的時期,預計8月份的小麥市場很難發生大的變化。

一是政策性收購難有明顯放大。

由於今年國家小麥收購政策變化較大,政策性收購力度明顯偏弱。再加之部分地區小麥因災質量不高,相當數量小麥被拒之託市收購之外。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再度出臺了超標小麥收購政策,主產區部分地區實施了激勵收購的措施,但對市場的整體收購大局影響不會很大。預計小麥市場的收購將會緩慢增加,但收購的高峰仍很難出現。

二是市場化收購趨於相對理性。目前各級儲備企業輪換收購任務基本完成,麵粉廠經過前期的收購也有了一定的自有庫存,再加之三伏天氣高溫多雨,麵粉消費處於淡季,終端需求疲軟,在高成本、低利潤的狀態下制粉企業收購積極性不是很高。

三是市場的供需狀況將會維持充足。由於今年夏收小麥收購進度緩慢,且市場預計收購總量將會低於上年。即使考慮到今年局部地區小麥產量因災有所減產的因素,市場仍將會有大量的糧源滯留於流通領域。按照市場運行規律,流通糧源的放大,便於調節市場的供需,這將會抑制小麥價格出現大幅波動。

如截至7月20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量為3229萬噸,按照1億多噸的產量預估,當前的收購量僅佔到預計產量的三成左右。大量的糧源滯留於流通領域,市場的壓力顯得偏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