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洗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媽媽,洗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很多年前中央電視臺播出過一個哈藥六廠的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好多年過去了,但我對這個廣告仍記憶猶新。那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廣告。廣告畫面的內容大體是這樣的:勞累一天的年輕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提著一桶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後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著也端著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微蕩起的水花,寶寶純真的笑臉,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多麼溫馨與幸福啊!

這個廣告我百看不厭,廣告中沒有什麼波瀾,沒有電影、電視劇中激烈的矛盾衝突,它完全是一個普通家庭中三代三個人之間發生的一件平凡的小事。但是他教給我們的遠比曲折的故事情節所告訴我們的要多得多。當看到稚嫩的孩子懂得為媽媽打一盆洗腳水時,我更深切地領會了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的意義,並且在很多時候“身教”比“言傳”更直接,更有效,給孩子的影響更深刻。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孝心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裡面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可愛,一位賢惠孝順,而裡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的影響,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

“媽媽,洗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我不敢說他能有太大作為,也許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他一定會是一個優秀的人,他肯定會懂得孝敬父母,關愛孩子。因為他的媽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對孩子潛移默化,像春雨一樣潤物無聲,滋潤著孩子的心田,將孝心、愛心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最後那句畫外音“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說的什麼意思,可能大家都懂。那就是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並不只是課堂上、書本上。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最深刻最直接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中國向來很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而家教、門風並不是寫在紙上的條條框框,長輩的一言一行,就是實實在在的家風。孩子從你身上學到了什麼,並不是你要求孩子做什麼,關鍵在於你做了什麼。你在做,孩子在看、在學。關心孩子的成長,就要從自身做起!

“媽媽,洗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現在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農村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比例遠比城市低?提起這個問題,好多人都是義憤填膺,城鄉差距大,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收入不平衡,導致農民的孩子難以跳出農門。這些原因固然存在,但有沒有別的原因呢?我認為是有的,並且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庭的影響,父母對待學習的態度。看到這裡,可能有的人就要拍磚了。他會說:“我對孩子的學習很重視的,不讓他幹活,天天要求他寫作業。只要是和學習有關的,要什麼就買什麼,無條件地滿足他的一切要求。我不認同你的說法!”沒錯,確實是這樣,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十二分的重視,但為什麼效果不好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回家找一找,家裡能找到幾本書?平時讀書嗎?好多家庭中可能除了孩子的學習的書籍,就再也難以找到一本書了。孩子眼裡的父母除了關心柴米油鹽,就是看電視、玩手機、抽菸、打牌……甚至酗灑、賭博,唯獨沒有看過一本書。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學到的是什麼呢?自己一本書不讀,一邊看著電視玩著手機,一邊逼著自己的孩子讀書,孩子能服氣嗎?孩子能真正的愛上讀書學習嗎?一個農村孩子整個小學時期六年的閱讀量也趕不上生活在縣城的父親當老師讀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一個學期的閱讀量。這只是和錢有關嗎?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父母孝敬老人,孩子必然尊敬父母。父母尊師重教,孩子一定勤奮好學。父母樂善好施,孩子必定勇於助人。父母生活節儉,孩子一定會懂得節水節電節糧,不胡亂花錢。重諾言講誠信的父母教育出來孩子一定說話算數,誠實守信。父母熱愛生活,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的一定是樂觀向上,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我不敢保證我的孩子將來會很優秀,但我敢說,我的孩子肯定不說髒話,不罵人,因為我說話從不帶髒字。

同理,如果父母在某方面道德敗壞,十有八九,孩子在這方面也好不到哪裡去。父母的某些不良習慣、不良嗜好給孩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剛在網上看到一資訊,一個十四歲的湖南女孩,多次主動結交異性朋友,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為什麼會這樣?面對記者,這個未成年母親不得不說出了真相。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孩子的父母熱衷於觀看、收藏少兒不宜的碟片。孩子走到這一步,不得不說她的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個警鐘。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孩子的品行就像是父母在紙上作的畫。畫優畫劣,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的品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學到了什麼,取決於父母給孩子做出了什麼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廣告中年輕的母親一邊給孩子洗腳一邊講小鴨子的故事,孩子已經學會一邊給媽媽洗腳一邊給媽媽講小鴨子的故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了孩子,努力吧,做好這個榜樣,帶個好頭,當個好老師。

趙志民 2017年9月23日於河北邢臺小云大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