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槓桿策略性修正?


是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還是去槓桿策略性修正?

對於市場而言,政策轉向寬鬆政策的預期再次得到確立和加強;對政策制定者而言,情況比人們強。自第二季度以來,在市場和企業微觀層面的眾多混亂背後,政策制定者已開始反思政策不端行為,包括中央銀行與財政部之間的糾紛......全國會議是政策的結果製造商對當前經濟和金融現實的反思。 。

但從政策路徑的角度來看,是水的釋放還是及時下雨?

如果是前者,則意味著重播舊的水刺激之路。如果是後者,則是對既定戰略目標的適當修正。市場上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答案。我們更喜歡後者。

本週的全國會議,時間的選擇比較少見且充滿意義。

首先,選擇週一,而不是週中練習;第二,選擇在政治局會議中期之前舉行,並提前調整下半年的經濟。

市場最初認為,搖擺不定的宏觀政策最終可能要等到政治局會議才能確定基調。現在,市場不再需要等到月底。這表明,在7月19日(19-28中東,非洲,南非金磚四國)的外國訪問之前,最高層已就當前的經濟和金融形勢達成全面共識,並確定了宏觀政策的整體基調。下半年,7月中旬以來,央行的一系列言論和操作已經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寬鬆和放鬆。

該政策最終確定的時間應該是7月13日,當時中央銀行許忠引發了財政和貨幣政策辯論。當時,金融體系普遍認為,在去槓桿化的過程中,只有金融部門一手攻擊。這是上半年的一系列金融風險。頭髮的癥結。金融去槓桿需要有效的財政政策才能有效合作,但實際過程中緊縮的財政政策使得去槓桿化過程中的金融風險和財政風險(債務風險)產生共振效應。在中央銀行系統看來,如果沒有學術辯論,就必須引發市場全面參與宏觀政策討論。

全面反映去槓桿化中金融金融的收益和損失

我們來看看這個過程。事實上,穩定金融市場預期的行動已於6月開始,7月政策寬鬆預期越來越強烈,且跡象越來越明顯。

7月5日左右,央行實施了有針對性的降準。

7月13日,中央銀行徐中發撰文批評了近年來財政政策的得失,並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並不積極。在辯論中,6月份公佈了財務數據和經濟數據,社會福利繼續下降,經濟表現繼續下滑。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持續低迷。

7月1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下半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適當擴大有效投資,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釋放內需的潛力。

7月17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呼籲大中型銀行發揮"頭鵝"效應,推動小微企業利率大幅下降。順利推進國民經濟週期和貨幣政策傳導,優化資源配置結構。

7月18日,央行窗口指示銀行分配低等級信用債券,以挽救凍結的私營企業信用債券市場。

7月20日,雙方和兩個協會發布了新規的新規則,發佈了一些鬆散的信號。

7月23日,央行開展了為期一年的MLF運作500億元,開工率保持在3.3%不變。同一天,沒有進行逆回購操作,淨開放市場為3320億元。規模和移動是出乎意料的。

換句話說,自6月份經濟數據下滑以來,股票市場動盪不安,中央財政部門和其他宏觀調控部門公開辯論,對宏觀政策的反思,特別是對內外政策的反思。過度的財政和金融政策。反思已經開始。

首先,金融政策已經從穩定的貨幣+緊縮的信貸組合轉變為廣義貨幣+寬信貸組合。

六月,在外部傳統的壓力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