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求敗:東方不敗達不到的境界

有一些朋友把獨孤求敗,東方不敗和掃地僧列為“三不敗”。若說三人水平最高的我認為是掃地僧,水平最次的就是東方不敗。

練了一版殘缺版的《葵花寶典》就在江湖上號稱天下第一,嶽老三認為不是那個時代整體的武功水平不行就是坐井觀天,在自己的一方世界裡目中無人。

當然,我認為是整體的武功水平不夠,而在瘸子裡面挑將軍,故而東方不敗才敢於號稱天下第一。

我認為東方不敗有三敗:

第一敗,《葵花寶典》只是殘缺版。

東方不敗所學的《葵花寶典》只是原版寶典的一部分,雖然也繼承了原版寶典的一些內容,但是嶽老三認為威力是差的太遠,所以東方不敗的武功並未登峰造極,他的實力體現在武功招式的詭異,但是內力就沒有體現,相比而言他的內力不見得超過方證大師。但是高手過招,往往最終較量就是內力,而東方不敗的內力並不突出,所以遇到真正的高手,東方不敗必敗無疑。

第二敗,東方不敗的婦人之仁。

東方不敗不僅僅是一個武功高手,更是一個野心家,但是他又過於重感情,當斷不斷,該殺不殺,最終直接導致自己的死亡。一個任我行,他斬草不除根,讓他有春風吹又生的機會;一個楊蓮亭,他情意綿綿,最終斷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東方不敗的仁慈是他最大的弱點,也是必敗無疑!

第三敗,安於享樂止步不前。

無論是武功還是事業,東方不敗都沒有不斷進取。《葵花寶典》雖是修煉了十二年,但估計五年用心修煉七年全心享受。對待他的基業也是一樣,前期投入精力,後來就沒有用心經營了,三分鐘熱度,東方不敗並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這三方面原因讓東方不敗註定難以成為頂級高手,只是做了“雞頭”而已,甚至不一定能夠擊敗風清揚。

獨孤求敗:東方不敗達不到的境界


孤獨求敗達到“無劍”境界,這也是他不斷突破而來,最終達到的至高境界,獨孤求敗孤傲一生,生平沒有遇到一個敵手。

相比東方不敗,獨孤求敗有三勝:

第一勝,境界之高,少有匹敵。

“獨孤九劍”是他年輕時所創,“破氣式”是最高境界,當然這個境界不敢說他一定能夠修煉成功,畢竟想要破“六脈神劍”“三尺氣牆”這樣的武功著實太難,但是“破掌式”應該修煉成功,面對“降龍十八掌”也有可乘之機。而且,獨孤求敗最高境界是“無劍”,“不滯於物,草木皆可為劍”,可以說這個境界是楊過沒有達到的,東方不敗更不敢想的。

第二勝,獨孤求敗不斷突破。

獨孤求敗創新,而沒有守舊,他的武功更多是自己領悟而得到,無論是“獨孤九劍”還是他所精進的用劍四重境界,都是他不斷摸索而來,也可以看出他始終在突破,最終達到前人也難以達到的高度。

第三勝,獨孤求敗性格孤傲。

孤獨是一種動力,就像西門吹雪,始終是孤獨,他眼裡只有劍,沒有任何的情感,所以他才劍術無雙。獨孤求敗也是一樣,內心的孤獨讓他更加追求武功的完美,總體而言,他的弱點就更少。

獨孤求敗的武功不敢說一定是無敵的,但是他的境界是少有人能夠達到的。

獨孤求敗:東方不敗達不到的境界


東方不敗註定是要敗的,不是敗給別人,而是敗給自己。而在獨孤求敗面前,他的招式再詭異,再迅速,也會有破解之道。

“獨孤九劍”是能破《葵花寶典》的,只是必須要達到高深的境界,令狐沖沒有這個境界,風清揚可以一試,獨孤求敗自然完勝。

其實嶽老三認為金庸寫獨孤求敗和東方不敗就是寫兩種人:

“求敗”自然是要不斷面對各種高手,所以總在不斷突破自我,這種人註定是立於不敗;

“不敗”就是狂妄自大,覺得自己很強大,等著別人來挑戰,那麼這種人註定是要被擊敗的。

這兩類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越是半瓢水就越是目空一切,覺得自己不可戰勝,而實際上只是坐井觀天,不知天高地厚。反而另一類人在執著追求,不斷突破,不斷進取,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無論是實力還是境界,獨孤求敗都是東方不敗達不到的高度。

獨孤求敗:東方不敗達不到的境界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5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