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Cindy說: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天熱煩躁,後臺好多媽媽問娃喜歡打人、扯頭髮該怎麼教育的問題。這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土根七八個月有段日子我們幾乎天天相愛相殺,互扯頭髮的場景,現在想來,好像兩隻狒狒打架哦……

後來學了一些方法,土根打我扯我頭髮的行為慢慢變少了,但是出門玩遇到小朋友搶玩具一個懊惱就一拳打過去這樣的行為卻出現了,不打親媽改打別人了更讓人頭疼。土根會據理力爭保護好自己的權益這一點是讓人欣慰,但是如何“非暴力、紳士又體面”地爭取,也是需要好好教育的。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面對孩子打人,我們要怎麼做?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1歲前,忍著比打回去、戲太過要好

土根剛開始有暴力行為,其實我用的第一招是表達痛苦

有一次抱著土根玩,玩到興起土根猛不丁一個巴掌甩在我臉上,我立馬上演苦情戲,“哎呀,媽媽好痛呀!”(雖然是很痛,但是演的要比實際更痛一點)

我期望土根投來同情的目光,沒想到換來一個蜜汁微笑……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我繼續表演哭泣,一邊哭一邊抽泣,甚至倒在了床上。

土根這下笑更歡了,爬過來一把扯住了我的秀髮……

這下我的痛苦不是表演的了,土根爹過來讓土根鬆手我才得以解脫……

土根爹一邊跟土根說不能打媽媽哦,一邊笑著潑我冷水,你真的戲太過……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後來土根又打我的時候,我不敢輕易演戲了,我想到了一個特別狠的招:以牙還牙!

這是一個閨密推薦我的這個方法(這個閨密沒生孩子,拿了身邊一個案例說事兒,後來想想,也是不靠譜啊……),她說她3歲的小侄女,喜歡破壞花草樹木,有一次又把家裡的小花拔掉了,外公就一把扯起她頭髮,小侄女疼得哇哇叫,外公說,你看我拔你頭髮疼,你拔小花小花也疼啊!從此以後小侄女再也沒有拔過小花兒。

這個故事多麼有說服力啊!於是土根打我的時候,我也打了他一下,他氣瘋了,又來打我,我又打回去……要不是土根爸出來阻止,估計這場戰鬥會以兩敗俱傷結束……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只能說,當時的我情急之下根本沒考慮到土根才8個月,哪裡懂得什麼“共情”啊!打人對於一個1歲不到的娃來說,不是因為他知道打人帶來的因果關係——他不知道別人會疼啊,只是覺得好玩!他只是想搞清楚自己的小手小腳可以做點什麼,我打到別人時,別人會有什麼反應,跟任何遊戲沒有區別!

所以我誇張的表演只會激發他更大的興趣:瞧!我這樣對媽媽,媽媽的反應真好玩!我要繼續去“欺負”她!

後來看很多的育兒書籍,也都講到了,面對1歲前的娃打人,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表情冷靜”,不要表現出很大的情緒反差,也不要用特別誇張搞笑的方式表演,給娃“乘勝追擊”的機會。

用平和的方式抓住寶寶的手並和他說,不可以打人,然後轉移注意力,就好了。

很快,寶寶會發現打人這件事挺無趣的—— 沒勁!我媽都不哭耶!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1歲以後,告訴寶寶有愛地表達自己

1歲以後,寶寶的自主意識開始發展,也慢慢開始瞭解“我”和“你”的區別;同時大運動能力和手指精細動作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們用身體去探索這個世界,和別人接觸的時候,打一下和摸一下對寶寶來說是沒有區別的,都是與周圍發生關係的方式。

但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因為覺得寶寶不懂,就放任他的行為,以至於寶寶發現,打人原來是可以的嘛!其實寶寶每次打人的時候,都是一次愛的教育哦!

土根在這個階段,常常也是在和我或者小朋友玩的時候,玩到興奮處,想表達他的高興,就給你一巴掌……他想表達我高興,我好嗨,我好喜歡你哦!結果苦了別人……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每次遇到這樣地情況,我都會把土根的手放在自己臉上摸摸,說,如果你要表達喜歡或高興,可以這樣做,輕輕地摸摸,不可以打人哦,因為打人會痛!

幾次以後,土根不小心又打到我,看到我一下子不笑了,他就會伸手來摸摸我的臉頰(小孩子真的很精),我也會馬上鼓勵他,嗯,寶寶真棒!要這樣輕輕地摸摸表達愛意才對哦!

當然我們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啊,像一開始那種“以牙還牙”的行為,只會暗示寶寶打人是可以的!爸爸媽媽也打人!多一些“共情”,多一些擁抱和親親,讓娃知道這才是愛的正確打開方式。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2歲以後,學會表達歉意和關心他人

寶寶逐漸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啦,但是他們有時候仍分不清“打和拍”的區別,也不知道控制出手的分量。所以誤傷還是常發生。

另外這時候很多寶寶語言能力還跟不上,所以遇到事情,尤其是著急的時候,很容易訴諸“肢體暴力”。

土根前不久在公園玩,玩滑滑梯的時候一個小女孩撞到了他(其實就是排隊的時候稍微有點急,土根以為她要搶先玩),他當然是不樂意了!一急就打了對方的手,小女孩哭了起來。土根站在一邊有點不知所措。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我接下來做了三件事:

1.明確地告訴他打人不對

把土根拉到我身邊,平靜又堅定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因為對方會痛,會受傷。(注意千萬不要用嬉笑的方式跟寶寶說,不然寶寶以為你在開玩笑)

2.幫土根認識到自己的情緒

我對土根說:“你剛才是不是生氣啦?你以為小姐姐要插隊?小姐姐只是不小心撞到你了,她不是故意的,所以你要跟她去道歉,你看她都哭了。”因為只有讓寶寶認識情緒,才能學會處理情緒。

3.對小姐姐表達關心

土根還不會說“對不起”,但是當我跟他說小姐姐哭了的時候,他就想上去看看小姐姐的情況,他

竟然還揀了片樹葉要送給她(土根自從去年在法國給一個法國女孩送樹葉以後,就常常送樹葉給姑娘,可能是他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哈哈)。

我就幫土根跟對方說,弟弟來說對不起啦,小姐姐還痛嗎?弟弟送你樹葉表達歉意啦。其實我表達的過程,就是讓土根明白道歉的意義,讓他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娃竟然敢打親媽還扯頭髮!我要還手嗎?!

Cindy最後說:

寶寶在家打自己也就算了,在外面打小朋友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覺得尷尬和生氣,面子上覺得掛不住,就喜歡脫口而出什麼“你太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之類恐嚇的話,這隻會發生反作用,讓本來就生氣的娃感到焦慮和驚恐。

娃打人是成長過程中太正常的一個階段,我們的引導很重要,但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才是對娃最大的影響,如果我們自己都控制不了情緒,怎麼讓娃學會遇事冷靜平和呢?

以前我們邀請心理諮詢師鮑悅進行過一場講座《愛與規則的度如何把握》,其中也講到過類似問題的處理方法。大家可以去我們服務號“神奇麻麻俱樂部”回聽。上面還有我們舉行過所有講座的錄音,關注後進入對話框,點擊“講座收聽”就好啦。

媽媽們最後也來說說,被娃打的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