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副處級離開體制,兩年賺了3000萬,然後呢?

同學副處級離開體制,兩年賺了3000萬,然後呢?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8年前的那個週五下午,剛在球館打完羽毛球,便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一個失聯很久的同學電話。約好5點半我在球館門口等,他開車來接,晚上一起喝酒聊天。

簡單沖洗,換好衣服,便到球館門口的路邊等待。等待的時間,通常顯得特別無聊,哪怕就10分鐘。

路對面,不停的有車停下,等待,然後離開。我突然想,聽說這小子混的不錯,會開一輛什麼車?雅閣、奧迪、寶馬3?幸好我的手動福克斯還停在球館的停車場。

一輛輛雅閣、奧迪或者寶馬迎面而來,有些稍作停留又飛馳而去。在焦躁不安中,電話再次響起,馬路對面一輛高大的黑色SUV落下車窗,一隻手向我揮舞。路虎攬勝!看來同學老凱是真發達了!

到了對面酒店的餐廳包間,不一會兒另外一名同學也來了,我們3同學加老凱的司機和老凱的辦公室主任(也是老凱小學的同學)一共5人。

老凱從手袋裡掏出幾盒煙,扁盒10支裝的黃鶴樓,精緻典雅,市面上沒見過,估計和南京九五至尊差不多吧!我摸出兜裡的軟雲,輕輕的放在桌邊。老凱發完一圈煙,司機手腳利索的給大家逐一點上。

接下來,自然就是打聽老凱這幾年的故事。很顯然,今天這個飯局,老凱既是為了老同學敘舊,更是為了顯擺,所以非常樂意聊自己的故事。

01

老凱兩年前,從林業廳辭職出來,開了一家做工程的公司,比如,高速公路或者鐵路的綠化工程,以及城鄉汙水處理工程。那兩年,按老凱的原話說:也就做了一兩個億的工程,都是渣渣項目。當然,這話有裝逼的成分。結果,老凱那個小學同學、兼辦公室主任的大胖子,神秘兮兮、擠眉弄眼的說:兩年掙了3000萬,淨利潤!

那天喝了很多酒。先是酒店喝,完了又去KTV繼續喝,最後是按摩洗腳。那天說了很多話,講了很多故事,但我都忘記了,唯獨記得老凱講自己應酬的心得:

其實每次請人吃飯,我都吃不飽,完事之後,我得抽空吃碗麵才行。請人吃飯太重要了,很多事情都是在飯桌上拍板的。首先是點菜,你要看你請的什麼人,一定要提前搞清楚他的口味偏好?再就是點什麼檔次的菜,有些菜點來,其實不是吃的,是看的,是顯示實力的。再就是酒,喝酒哪裡喝的是酒?是檔次,是實力。要是一場飯局客人不喝酒,這事多半就沒戲了!再怎麼不喝酒的人,一杯半杯總是可以喝的。正主兒不喝,他帶的人總有能喝的吧!所以喝不喝酒,喝多少酒,怎麼個喝法,基本就代表了應酬的實際結果。

尤其是招待領導。平時在辦公室,大家公事公談,抹不下面子,很多話彼此都說不出口。但是喝完酒就不一樣了,酒精上頭,一聲“兄弟”,一聲“大姐”,距離感就消失了,什麼話都能說得出口了!親熱點,就勾肩搭背。再親熱點,一起泡個澡,坦誠相見,你說,還有什麼事情不能談?

你們吃飯的時候,就吃飯,可我不,我在仔細觀察每一個人,他們說什麼,話裡是什麼意思?他們在想什麼?如果冷場了,我就需要馬上接住話題,把大家往正題上引。而且觀察人說話,你才能知道對方究竟誰能拍板。喝酒的時候,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誰的酒喝完了,誰去續酒,續多少?這都是學問。敬酒的時候,誰去敬,先敬誰,喝多少,說什麼話?這都有講究。敬菸的時候一樣,誰喜歡抽什麼煙,喜歡什麼時候抽,你都要記住。

為什麼記住了這些呢?因為當時單位的領導想給我升職,讓我當辦公室主任,結果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被我拒絕了,當然,我的仕途也就從此完蛋了!不過,我一直沒後悔過,人,一定要清楚自己不擅長什麼,不願意做什麼。人年齡越大,就要學會做減法。

02

老凱辭職前,在林業廳擔任某重要處室的副職。關於為什麼辭職,老凱說是因為自己的老領導退居二線了,而新上任的領導和老領導完全就是兩個派系。

實話實說,在我們那幫進入體制內的同學普遍還是副科級的時候,老凱已經混到副處了,這功夫確實非同凡響。

老凱是農村孩子,高中的時候,是我們那個重點班為數不多的幾名鄉鎮中學考上來的孩子。他父親在一個算不上富裕的鄉下,是個村幹部。那年頭的村幹部,除了多幾百元錢的工資,其實和農民差不多,一樣需要靠種莊稼、搞養殖副業養活家庭。

老凱中學的時候,並不出眾,長相普通,膚黑體壯,足球籃球這些男生最喜歡的運動他都不擅長,學習成績一般,在班上沒有什麼存在感。個性倒比較隨和,和誰都能相處。當然,更沒什麼女生緣,儘管我們班的女生眾多且不勢利。

中學畢業,老凱考上了林業大學,碰巧和我在一個城市讀書,所以我們的交往就比其他同學多一些。

老凱上大學的時候,一改中學的頹勢,是林大的風雲人物,讓我們一眾同學刮目相看。

一般孩子上大學,大多數按時到校報道,我算是機靈點的,提前了兩天,到校的時候,學校還沒開始在火車站設接待點。

老凱就不一樣,人家提前一個月到校,然後找到學校值班的老師和學生會幹部,主動要求參與新生的接待諮詢。忙完大學的開學季,老凱已經和系裡的老師、學生會混的爛熟。老凱的吃苦耐勞、做事踏實、善於溝通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新學期學生會改選,老凱被同時“選為”兩個系的學生會主席,是林大歷史上同時兼任兩個系學生會主席的第一人。

大學期間,老凱能拿的好處全拿到了,入黨、獎學金、省優大......

快畢業的時候,老凱打算回老家的省城。後來託人打聽到當時林業廳某位副廳長和他是校友而且是老鄉,於是老凱花掉自己所有的積蓄,買了一瓶五糧液就上門拜碼頭了。也許是老領導念舊,也許是老凱的真心打動了人,最後,大學的紅人老凱成功的躍入了省直機關。

03

關於在廳裡工作的故事,是另外一個同學給我講的,老凱對這段經歷諱莫如深,很少提及,每每說起只說承蒙老領導關照,所以一路順風順水。

一個沒有背景,沒有錢的農村孩子,想在官場混出點成績,這個難度可想而知,但是老凱做到了。

老凱的第一步就是迅速的站好隊,緊緊貼在校友老領導的身邊。但僅僅這樣,其實是不夠的,想貼領導的人多了,哪能輪到一個初出茅廬、毫無根基的毛頭小夥?

同學給我講,老凱曾經做過一件尋常人做不到的小事:

平時老凱只要有機會陪領導應酬,一般情況都是由老凱出面幫領導擋酒,但有一次,老凱級別不夠,領導喝醉了。領導是個高大的胖子,差不多有200多斤,老凱居然有本事把領導揹回了家。碰巧領導家裡沒人,老凱幫領導洗去渾身的汙穢,換上睡衣,安頓在床上。尋常人能做到這樣,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但老凱就是不一樣,伺候完領導,把臥室的門開著,自己獨自躺在客廳沙發上,一晚上繼續服侍領導喝水、上廁所......整整一晚上沒閤眼。

從此以後,老凱才真正成為了老領導的人,一路高升直至副處長。

這小說告訴你頂層的真實玩法

04

老凱辭職以後,利用以前在位時建立的資源,很快就做大了。當然,十來年的官場磨鍊,老凱對如何運作關係,如何利益共享非常熟悉。

這之後,老凱生意繁忙,我們之間聯繫就越發稀少。偶爾老凱遇到有人找他投資的時候,對搞不明白的互聯網、新媒體、網遊行業,會打電話問問我的意見。

最後一次見面,我還是開著那輛手動的福克斯,在省城最豪華的五星級酒店和老凱喝茶。正事談完,老凱隨口問為XX山和XX河,哪裡的別墅更好?XX公司的老闆和XX公司的老闆都買的XX河的別墅,約我當鄰居呢!靠,我當時才剛剛按揭了套二的房子。於是信口回答:你媽的,現在房價漲這麼快,不知道一個地方買一套?買完慢慢比較唄!

也對哈!我怎麼沒想到?老凱黝黑的臉膛露出傻逼一樣的笑容。

彼此差距大了,見面除了回憶當年的往事,也沒什麼共同關心的話題。這次見面後,好幾年都沒見過老凱,電話也很少聯繫。後來聽一個同學說:他忙著做隔壁省某市的市政工程,天天當導遊呢,那邊過來的書記市長,都是老凱全程接待。

一晃,又幾年過去了。前不久,一個哥們問我有沒有熟悉的做工程的朋友,我想到了老凱,一個電話過去,那邊電話關機。隔了一天再打了幾次,號碼沒停機,但始終沒人接聽。於是輾轉問了幾個同學,找到了他的微信,加了好友之後,問他在哪裡,怎麼老不開機?老凱回答說不在國內,長期待在澳洲。

本打算問他好好的幹嘛跑出國了?但細一想,既然人家不說咱就不要問了!於是又打電話問了同學,他居然還記得當年那個隔壁省市的名字,於是上網查了一下,那個市的書記市長,兩年前就已經雙雙進去了。

原來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