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城往事」這不是普通紀念碑,它記載著共和國不能忘卻的記憶

為了紀念221基地對共和國國防工業做出的貢獻,當時基地退役時就在它的東面修了這座紀念碑。紀念碑是國營二二一廠退役時修建的,由原二二一廠工會主席美術師李純榮精心設計的,整個設計被賦予了很多內涵在裡面,首先呢我們看到碑的最頂部有一個銀白色的圓球,這個圓球象徵著圓夢的意思,就是圓了中國人擁有核武器的強國之夢;圓球下方是一個棕紅色的盾牌,盾牌,當然就有防禦的意思;盾牌上面有九顆園釘,還有一隻和平鴿,顧名思義就象徵著長久和平;這隻和平鴿也是國營二二一廠的代號,它的兩翼是兩個背對著的大寫拼音字母E( e )中間的軀幹部位是一個變形的大寫拼音字母Y( y ),它們的組合就是二二一這三個字母的拼音縮寫,代表221廠。

「原子城往事」這不是普通紀念碑,它記載著共和國不能忘卻的記憶

“221”這個數字象徵著二機部的第二十個單位。紀念碑下的這九層臺階,據說有兩層含義,最上面的兩層與下面的七層在寬度上略有明顯的分離,最上面兩層象徵著二機部,與下面七層連接起來,象徵著北京第九研究所。整體造型象一個整裝待發,意欲沖天的火箭。也就寓意著中國擁有核武器只不過是一種防禦措施而已,並不會對世界和平造成任何的威脅,在碑的正前方我們可以看到張愛萍將軍在八十一歲高齡時所題寫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張愛萍將軍,他是國家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時的現場總指揮,而且是軍中儒將,值得一提的是碑的高度,它是16.15米,那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間,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時,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就將碑的高度取了最後兩位數為16.15米,還有就是整個碑用的花崗岩呢都是從千里遙的福建省惠安縣運來的,因為福建省惠安是我們國家著名的花雕之鄉,當時選擇了最上乘的惠安石來修建的這座紀念碑,為得就是讓它長久地屹立在這兒,好讓後來的人永遠地記住這段歷史,記住那些為此獻出了青春乃至生命的人們,記住那些長眠於此的英雄們。

「原子城往事」這不是普通紀念碑,它記載著共和國不能忘卻的記憶

在這個紀念碑的左右兩側分別有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時產生的蘑菇雲的浮雕,在碑的背面刻有600歲的碑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這裡誕生,中國第一顆氫彈在這裡研製成功,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國首次核試驗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來的中華民族終於有了自己的原子彈。為打破核壟斷,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一九五八年,在以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決策和領導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創建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二二一廠。三十多年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幹部、牧工、家屬和人民解放軍、警衛部隊指戰員,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專委的統帥和指揮下,在全國和青海人民的大力協同下,在這塊一千七百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區內,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拼搏,勇攀高峰,攻克了原子彈、氫彈的尖端科學難關,戰功地進行了十六次核試驗,實現了武器化過程,生產出多種型號戰略核武器裝備部隊,壯了國威、軍威。這一壯麗事業是幾代人連續奮鬥的結晶,多少人為之貢獻了青春年華,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黨和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遵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決策,二二一廠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萬名職工和他們的家屬,帶著核事業的優良傳統和草原人的創業精神,告別核基地,奔赴新崗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譜寫更新更美的篇章。

為中國核武器事業建立了歷史功勳的人們,功載千秋!

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二二一廠建立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

「原子城往事」這不是普通紀念碑,它記載著共和國不能忘卻的記憶

碑文記載了曾在這裡浴血奮鬥過的,為我國核工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的,乃至獻出過寶貴生命的人們的豐功偉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