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摘要:父母如果有條件能幫忙付首付,那是他們勤奮,但絕不是義務

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撰文|蜜姐

最近,蜜姐的朋友圈被一位母親的信給刷屏了。

她通過寫信的方式,拒絕了兒子向其提出的買房要求,並表示"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然後,爆紅網絡。

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在翻閱了很多權威媒體的相關報道後,直到目前,蜜姐都沒找到一家媒體,針對這個母親以及兒子做任何更細緻的採訪。

一般,這樣沒後續更充裕報道的新聞事件,很大程度上,就得對它本身的真實性打一個問號。但與事件本身相比,要不要父母幫忙買房,再次引起了社會的強烈討論。

01

也許是最打臉"六個錢包買房"的書信

好像杭州蕭山區經常發生關於買房的人間悲劇,蜜姐已經看過不少關於這個區域,關於買房而引起強烈討論的話題了。上一個,不知道各位蜜友有沒聽過,蕭山小夥子堅持要貸款買房,而遭女方拒絕結婚。

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雖然真實性不可考,而事件的前因後果也就只有這一紙的書信,但足以在想象力豐富且代入感強的網友那引起軒然大波。

只是,這次的輿論導向,似乎和之前專家的"6個錢包"買房,以及掏空父母積蓄買房走在同齡人前面,言論的輿論導向不太一樣,但同樣還是輿論洶洶。看完這些評論,蜜姐真心覺得,這屆網友的心思看不懂啊!

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拒絕買房母親的書信下,網友的評論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新浪微博

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掏空父母積蓄買房走在同齡人前面"網友評論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微博

與上次"六個錢包"買房,掏空父母積蓄買房所引起的議論相反,這次,不少網友居然反對該母親的做法。

有人認為,這位寫信的母親,是被書上的育兒知識洗腦,目光短淺,孩子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了,單身一輩子。甚至還有人覺得媽媽虛偽,"跟自己的親生兒子就別灌毒雞湯了",還有的說,這位母親以後養老就別指望兒子了。

雖然很是偏激,但這封看著情真意切的書信,確實算是給了6個錢包買房言論,狠狠一記耳光。

02

伸手向父母拿錢買房後的現實要看清楚

我們還是回到現實,買房要不要靠父母呢?

就在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拋出"六個錢包買房"之前,大概兩三年前,也是在電視媒體上,被提到有關買房問題的時候,他當即反問,"你還在拿著父母的錢來買房?"

然後,他又說了如上述寫書信拒絕兒子的母親相似的話,希望"年輕的時候正是自己發展的好時機,上學這個事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所以如果父母現在要給你出錢,先不要買房,要更加努力奮鬥,才能回報父母。"

才過了短短几年,這位在國外有很長任教經驗的專家,關於買房的觀點就已經開始有了180度轉變。不得不說,中國的房地產真是厲害!

而這位杭州蕭山小夥呢?如果不靠父母,他大概什麼時候能買到房子呢?

根據杭州市統計局《2017年杭州市區全社會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 2017年杭州市區全社會單位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年平均工資為67047元,摺合下來, 也就是每個月平均工資為5587.25元。

另外,蜜姐也看到某招聘網站發佈的數據,杭州平均月薪排行全國第四,為9547元。

可能會有蜜友疑惑,為什麼要列兩組數據出來。第二組數據的來源是某網絡招聘平臺,而該平臺上的工作大多是互聯網相關的。眾所周知,互聯網近幾年一直都是薪酬最高的行業,該平臺的基礎樣本,工資高於統計局的數據也是理所當然。

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圖表來源|某招聘網站

而杭州,因為有互聯網巨頭盤踞,尤其是電商行業,一直排在全國前列。另一家招聘網站的數據,給出了更殘酷的現實。

你媽就該給你買房?!

全國重點城市互聯網工程師淨流入分佈TOP1正是杭州,為12.46%。這樣的高收入群體流入,加之人才爭奪戰,如此,你覺得杭州的房價會如何?

我們再來看看杭州的樓市,有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杭州主城區涉宅地樓面均價24523.7元/平方米,同比下跌4.5%,是市區唯一同比下跌的區域。而蕭山宅地樓面均價為21278.0元/平方米,同比分別上漲29.6%。

如果,我們按上半年的數據來計算,蕭山區的房子2.2萬/平方米,要買一套80平米的剛需房,在房價不漲的情況下, 再假設他的工資為互聯網算法的平均數(姑且算作9600元/月),不吃不喝湊齊首付大概要4年半時間。如果是按統計局的數據(年平均工資為67047元)來計算,那湊到首付大概要7年9個月左右時間。

而杭州房價真的就不會再繼續漲了嗎?

根據當地自媒體平臺的數據,截至6月30日,杭州市6月住房存量是近兩年僅次於今年5月的第二低,不到兩年前的四分之一,去化時間僅為2.2個月左右。庫存已經出現了嚴重不足的情況,而有的區域板塊的庫存甚至僅為個位數了。

數據不知道可不可信,但幾個月前,剛需搖號時,出現一位90多歲老太太的新聞,也許還有蜜友記得吧,那位老太太說,自己也是剛需。

03

買房, 要不要掏父母甚至爺爺奶奶的口袋?

其實,說句實話,雖然,蜜姐以及同齡人所買的房子,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資助。但蜜姐仍舊堅持這個觀點:父母肯掏錢出來資助你買房,那是他們勤奮,但絕不是他們的義務;不掏那是他們本分,但給他們養老是你推也推不掉的義務。

如果,父母(甚至爺爺奶奶輩)有能力為你支付剛需首付,而且還能保證其生活質量和養老積蓄不被拉太低、掏空,那可以找父母及爺爺奶奶們借錢來支付首付。

雖然,很多父母或長輩可能最後也不會和你計較這筆借款,但你要一定要知道,他們並沒有義務要無償地資助你,而這筆資助,你是要對他們有回報的。

甚至,可以為父母或者長輩,尋幾款不錯的針對老人的醫療保險,或者商業保險,這樣,真當急需大量用錢時,不至於那麼捉襟見肘。

當然,這種情況是對剛需族而言的,因為到時無論房價上漲還是下跌,房子還只是自住,那些漲跌都只是別人口中的,實用是自己的。如果父母長輩願意資助,那以借貸的形式上車,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投資,儘管房子是另一種家庭財富的投資,但有了此前"房住不炒"的基調,以及越來越嚴厲的調控政策。這個入場的資金成本無疑也是越來越高,資金的流動性也隨著調控政策的加碼而越發減小,資金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那這樣, 你敢拿父母積蓄賭明天嗎?

當我們將眼光望向父母的口袋,期待他們能資助我們著急上車買房或投資前,還是先想想, 未來他們年事已高,如果著急用錢,而錢又被鎖死在房子上時,該怎麼辦?

如果,條件不允許,還是多靠自己,努力提高掙錢能力和職場競爭力。

尤其是他們真掏了錢,甚至掏光積蓄,這樣的責任和義務外加道德感,到危機來臨時,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能承受得了這生命之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