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善護口業,衆善奉行!

面上無嗔真供養,口裡無嗔吐妙香;心中無嗔是淨土,無染無著是真常。

《法華經》上說,“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花,供養於畫像,漸見無量佛”。因為以佛為殊勝的對境,以虔誠心供佛,哪怕是小小的供養,功德都很大。《法華經》又云,“乃至童子戲,聚沙成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我們作任何供養,只要與三寶相應,都是極樂世界的資糧,和成佛之因。

因果故事:善護口業,眾善奉行!

“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領大軍經過佛陀講經說法的道場,聽到一位出家師父誦經的聲音特別好聽,他就下馬來請教佛陀,並且向佛陀頂禮。” 波斯匿王向佛陀說:“假如您能夠請那位誦經的師父出來,讓我們相會面,我願意佈施十萬文錢。”

佛陀回答:“您應當先佈施十萬文錢,然後才可以請那位誦經的師父出來和您相見。否則,等您看到那位師父以後,您就一定不會出錢了。

因果故事:善護口業,眾善奉行!

波斯匿王聽了佛陀這麼說,他只好先佈施了十萬文錢供養僧寶。可是當他看到那位師父的相貌以後,他心裡覺得很後悔,沒有想到聲音清脆宏亮的那位師父,居然是一位個子長得這麼矮小,而且面貌很不好看的人。

因果故事:善護口業,眾善奉行!

他問佛陀這是什麼緣故,佛陀說:“從前有一位名叫迦葉佛的聖人,當他圓寂以後,國王為這位聖人蓋了一座很大的塔。”國王命令四位大臣監工,可是其中有一位大臣很懶散,國王就責備他。那位大臣很氣憤地說:這座塔太大了,何時才能完工呢?”可是等到完工後,他看到塔尖很莊嚴,就佈施了一個寶鈴在塔上。

因果故事:善護口業,眾善奉行!

因為他的懶散和隨便發怨言,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很矮小。又因為他掛了一個寶鈴在塔上,所以五百世中,聲音都非常宏亮而且悅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