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武鳴區,這裡出的軍閥陸榮廷與張作霖齊名

南寧武鳴區,過去叫武緣縣,後來更名為武鳴縣,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管轄,在南寧市的北部,他的西邊是隆安縣,西南是平果縣,北側是馬山縣,南邊就是南寧市區。“武鳴”的意思是“以武而鳴於天下”的意思,在清末民初,這裡還真的出了一個這樣一個人物,那就是清末民初的大軍閥陸榮廷。在《天龍八部》裡面,有“北喬峰南慕容”的說法,來描述天下兩大高手,而在民國期間,則有“南陸北張”的說法,這個“北張”就是東北王張作霖,而“南陸”就是出生於南寧武鳴區寧武鎮雄孟村的廣西軍閥陸榮廷。

南寧武鳴區,這裡出的軍閥陸榮廷與張作霖齊名

南寧武鳴區

陸榮廷與張作霖齊名一點也不誇張,這兩個人都是土匪出身,崛起於社會底層,個個好勇鬥狠。民國期間,各路軍閥都到北京太和殿開會,陸榮廷和張作霖曾經在會議休息期間比身上的傷疤,陸榮廷大勝,因為他身上的傷疤遠遠多於張作霖。這二位軍閥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和外國人周旋,在東北,張作霖要和日本人和俄國人打交道,而在廣西,陸榮廷一直在和法國人打仗的。陸榮廷最大的地盤統治過兩廣和湖南,涉及大半個南方中國。他們對當地老百姓的貢獻也有相同的一點:那就是保障了當地老百姓的安寧。

南寧武鳴區,這裡出的軍閥陸榮廷與張作霖齊名

陸榮廷

陸榮廷對廣西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他統治期間,人民安居樂業,清末民初,是個政權交替的年代,各地兵災匪患層出不窮,老百姓能夠在和平的環境生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陸榮廷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他在廣西期間,平定個路清末的土匪強盜,地方擾民,民不聊生的混亂局面被肅清。

章太炎曾評價陸榮廷;“君老於戎事,軍行遇百姓有恩,初治廣西,群盜屏跡。其後仍歲出師,未嘗加賦,囊中無餘金銀,遇士大夫尤謙下。”

南寧武鳴區,這裡出的軍閥陸榮廷與張作霖齊名

成王敗寇

等到陸榮廷下野之後,客軍沒有能力治理廣西,各種兵災匪患又重新返了出來,廣西出現了大面積的混亂,各種土匪兵馬紛紛襲擾廣西,這裡的老百姓幾乎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可過。有一句話“成則王侯敗則賊”,土匪和統治者的性質有時候是雷同的,料想一個地區的安定需要陸榮廷和張作霖這樣的土匪來解決,乍一聽似乎是笑話,仔細分析還是有道理的,如果當地的統治者還沒有土匪彪悍,就像清末,軟弱的政府已經沒有能力保證一方的治安了,只有民間出來的強人----土匪來承擔這一角色,如果這些土匪未來能夠掌權,那就是下一任的統治者,如果失敗,那就是黑幫亂黨,本質是一樣的。

陸榮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廉潔,不貪汙,他的財產還不如一個團長多,死後的治喪費全靠南寧麻雀巷的房子和新桂系李宗仁的資助,可見他沒有吸取太多的民脂民膏。

最後希望南寧武鳴區的朋友都來關注我,如果大家都陸榮廷還算認可的話,請幫助轉發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