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涉及手足口病等9類疾病

記者7月31日從諸暨市社保局獲悉,從8月1日起,全市二級及以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中醫門診常見病實行按病種支付方式改革,首批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等9類常見病納入按病種付費。

這9類疾病分別為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風寒證)、上呼吸道感染(風熱證)、咳嗽、痛經、子宮復舊不全、消化不良、便秘和慢性咽炎,都是根據“簡便驗廉、辨證施治、基層適用”的原則,經專家充分論證後遴選出的病種。這9類疾病都給出了相應的建議處方、單帖醫保支付參考標準和建議帖數。

譬如,一小孩患了手足口病,到諸暨市二級以下醫院就診,中醫醫生診斷為肺脾溼熱證,可以用中藥配方顆粒的建議處方,“金銀花12克、連翹9克、薄荷6克、荊芥穗6克、淡竹葉9克、滑石12克、板藍根9克、玄參9克”,單帖醫保支付價格為12.2元,建議帖數5帖。

據瞭解,基層中醫門診將結合此次公佈的建議處方,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中藥配方顆粒是以傳統中藥飲片為原料,經過提取、分離、濃縮、乾燥、制粒、包裝等生產工藝,加工製成的一種統一規格、統一劑量、統一質量標準的新型配方用藥。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等特點,尤其是方便,不需要煎煮,臨用時溫開水配成沖劑,體積小便於攜帶。

需要注意的是,基層中醫門診使用傳統中藥飲片治療上述常見病的,醫保支付將繼續按原政策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