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都在苦下「笨功夫」

真正的聰明人,都在苦下“笨功夫”

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1

這段時間幾乎沒有啥比世界盃更熱的。

如果有,那可能就是賭球。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賭一賭,摩托變陸虎!”“小賭養家餬口,大賭發家致富!”“要想富,下重注!”

這大概就是熱衷賭球者的心態寫照,他們太希望一夜暴富了,然而現實很殘酷。事實上,十賭九輸,剩下那個是莊家。

成功,得趁早。有一些人總是很著急,想方設法尋找成功的捷徑。於是,研讀各種成功速成法,各種投機,結果事與願違。

我有一朋友叫波波,家境還不錯,國外留學回來打算創個業。

家人朋友給他一些建議,大多是餐飲、教育、產品開發類的項目。

他卻看不上,覺得太慢、太累、太低端。

他要找捷徑。

機會似乎還是來了, 他之前在國外上學期間認識的朋友搞互聯網社區進行KQ幣發行。傳說投資回報率最高可達十倍。

他決定梭哈,搏一搏,把自己身家還借了些高利貸都押了進去。

結果是錢到猢猻散,他朋友居然莫名消失了,無處可尋。他上天台的心都有……

2

這個時代發展得很快,機會似乎很多。

越來越需要我們創新求變、彎道超越,避開一切笨拙的方法。

然而,哪些成功人士,卻都在暗下笨功夫!

李嘉誠的自律人生就像一支精準的瑞士手錶,每晚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12點必須睡覺,早上5:57準時起床,決不拖沓,堅持了半個多世紀之久。如果你也可以做到,不一定能成為第二個李嘉誠,可又能差到哪裡去。

錢鍾書以博聞強記出名,代表他學術成就的《管錐編》,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汪洋恣肆,博大精深。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進入清華後,下決心橫掃清華圖書館,他泡圖書館之勤之久幾乎無人可及。他的治學心得是: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C羅背後下的笨功夫,他自己都感慨:“值得擁有的東西,永遠都來之不易。”他的日常身體訓練,每天達到3-4個小時……而C羅用精彩的成績,給自己交了一份又一份滿意的答卷。

張朝陽很早就認識了馬雲,說當初馬雲在北京忙活那陣子,他晚上在歌廳唱歌,叫馬雲來玩,馬雲夜裡12點來,坐半個小時就走了,又去工作了。現在很多人覺得馬雲是天馬行空、行雲流水的人,其實,比起“理念、願景、價值觀”,馬雲更重視的是“組織、人、KPI”,是嚴格的考核和實幹。馬雲,是一匹永遠停不下來的苦下笨功夫的馬。

你日積月累的笨功夫,也終究成為別人的望塵莫及。

真正的聰明人,都在苦下“笨功夫”

3

關於下笨功夫,不能不提曾國藩,曾國藩真的是笨。

13歲時的某晚,曾國藩邁進書房。點燃油燈,背起一篇三百字小文。在他進入書房前,家裡來了一賊,聽見有人進來,便躲在了房梁之上,想等曾國藩入睡之後再偷東西。

哪知天快亮了,曾國藩都還不能完整背下來,那賊終於忍不住了,飛身下樑,將此文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然後衝曾國藩大叫:“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

曾國藩的資質就是這麼平庸,以至於從小就被人譏笑為“愚蠢之輩”。

左宗棠評價曾國藩說:“才具稍欠開展。”說白了,就是覺得曾國藩腦子不靈光。

李鴻章17歲考中秀才,張之洞16歲考中秀才,左宗棠14歲考中秀才,梁啟超更是天資超邁,11歲即中秀才。

曾國藩從16歲開始參加科考,考了九年才中秀才,還是倒數第二名。

比起同時代名人,其愚笨一目瞭然。但曾國藩中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舉人;中了舉人又四年,他就高中進士。而他那些早早考中秀才的同學,很多後來卻連舉人都沒有考上。

他總結自身經驗,多次說這得益於自己基礎打得好,因為笨拙,所以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因此不留死角。

真正的聰明人,都在苦下“笨功夫”

4

曾國藩是怎麼下的笨功夫的?就憑五個詞。

第一個詞——“早起”

“黎明即起,絕不戀床。”

第二個詞是——“耐煩”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不求快不貪多,不弄明白絕不罷休。

第三個詞是——“有恆”

“行之有恆,實為人生第一大事。”他每日早起讀書,從不間斷。就連行軍打仗時也毫不例外,“每日必讀書數頁,填日記數條,習字一篇……”他說:“不日進,就日退。”

第四個詞是——“唯穩”

曾國藩說,自己“天分不甚高明,專賴學問以求精明”。曾國藩一生經歷千難萬險,處理過無數大事,大體都很得當。其過人之處就是不怕費心費力,對事物進行不留死角地深入分析。在對事物進行透徹分析的基礎上,再找出要害,把握關鍵。每次處理完之後,還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作參考。

曾國藩打仗靠的也是個穩。其一生善打愚戰、笨戰,不善巧戰。他打仗不貪小利,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紮穩打。他一生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戰前,他會花費很多精力去研究敵我雙方情況、戰鬥的部署、後勤供應、出現不利情況如何救援等等,每個環節都算到了、算透了,才能下定打仗的決心。

第五個詞是——“誠懇”

曾國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願人佔我的便益(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別人以巧似偽欺騙他,他卻仍然以誠相待。

左宗棠一生不服曾國藩,始則挖苦打擊,終則以怨報德,曾國藩卻終生未還一手。

李鴻章作為他的弟子,也時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曾國藩卻因為愛李之才,始終不改對李鴻章的關心、愛護、包容、提攜。李鴻章因此終生感激涕零,到晚年更是開口不離“我老師”三個字。

真正的聰明人,都在苦下“笨功夫”

5

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胡適也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話說回來,珍惜生命,遠離賭博。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踏實、堅持、低調、謙和,才是通用法則。

懂得下笨功夫的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因為,懂得下笨功夫才是最大的捷徑。

決定一個人成敗的

不在高處,在窪處

不在隆處,在平處

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處,耐得住煩

浮光掠影,終不濟事

自古功成者,多緣於笨幹

真正的聰明人,都在苦下“笨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