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一首愛國詩,今年中考考了

公元1276年,元軍包圍了南宋京城臨安,文天祥出使元營,慷慨陳詞而被扣留,後伺機逃出。後來他改名換姓,取道高郵、泰州,至通州準備渡海南歸。後文天祥自賣魚灣揚帆出海,在渡海中,他寫下《泛海懷通州》詩多首,著名詩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即出自《泛海懷通州》中的《揚子江》。

今年江蘇南通中考古詩鑑賞選用的則是《泛海懷通州》中的另一首。

文天祥的一首愛國詩,今年中考考了

泛海懷通州

文天祥

江波無奈暮雲陰,一片朝宗只此心。

今日海頭覓船去,始知百鍊是精金。

朝宗:迴歸列祖列宗,這裡指歸向大宋王朝。

1.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臨危不懼的堅強意志和忠貞報國的思想感情。

分析:從“一片朝宗只此心”“始知百鍊是精金”等句分析,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忠貞報國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臨危不懼的堅強意志與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

文天祥的一首愛國詩,今年中考考了

2.你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了文天祥在通州的艱難處境?請簡析。

參考答案

此詩首句寫景“江波無奈暮雲陰”描寫波濤浩渺,暮色蒼茫,反襯出艱難困苦的處境。

分析:考查對詩句內容的理解。可提取“江波無奈暮雲陰”這句景物描寫來分析。這句景物描寫,描寫了暮雲低垂,波濤浩渺的情景。用此景烘托當時文天祥在通州的艱難處境。注意景物描寫對人物處境的烘托渲染作用。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文天祥的一首愛國詩,今年中考考了

首句寫景。波濤浩渺,暮色蒼茫,反襯出艱難困苦,九死一生的回味,為第二句“一片朝宗只此心”作了最好的鋪墊。三四兩句寫此番覓船回去,絕非苟且偷生,而是要重振山河,恢復祖業。要知道,只有經歷種種磨難才能煉出真金啊!

詩雖短,字裡行間透露出詩人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和臨危不懼的堅強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