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首懷友詩,真堪聲淚俱下,此懷人之最慘怛者

唐朝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李白和杜甫是好朋友,他們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都給對方寫過好幾首詩,以示關懷和想念。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互欣賞的基礎上的,是彌足珍貴的。李白於至德二載(757),因永王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還至湖南。乾元二年(759)客居秦州的杜甫不知李白已遇赦,對他的處境很掛懷,遂寫下《天末懷李白》一詩懷念李白。

杜甫的一首懷友詩,真堪聲淚俱下,此懷人之最慘怛者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天末:天邊。

君子:指李白。

杜甫的一首懷友詩,真堪聲淚俱下,此懷人之最慘怛者

這首詩為詩人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表達了表達了作者對李白深切的牽掛、懷念和同情,併為他的悲慘遭遇憤慨不平。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涼風嗖嗖的從天邊颳起,不知此時你心境怎樣?首句以秋風起興,給全詩籠罩一片悲愁。後句好像是不經意的寒暄,許多話不知從何說起,便用這不經意之語,表現出最真誠的關懷,言淺情深,意象悠遠。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鴻雁捎的消息何時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風浪。因急切地想得知朋友的音訊,故問“鴻雁幾時到”,又因途中風波險阻,因慮“江湖秋水多”,這又足可見出詩人想念之殷切。

杜甫的一首懷友詩,真堪聲淚俱下,此懷人之最慘怛者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老天總是妒忌有文才的人,文章好了命運就不好。魑魅擇人而食,故喜歡有人經過。“文章憎命達”,意謂文才出眾者總是命途多舛,語極悲憤。用“魑魅喜人過”,喻李白流放夜郎,是遭人誣陷,通過形象的比喻手法,富有情感的議論,高度概括了自古以才華出眾者命途多舛的歷史事實,抒發了詩人的悲憤之情。這兩句有極為感人的藝術力量,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你與沉冤的屈子同命運,應該寫一首詩,將它投祭於汨羅江中。此時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讒放逐、自沉汨羅的愛國詩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這位千載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點,所以詩人飛馳想象,遙想李白會向屈原的冤魂傾訴內心的憤懣。

這是一首以秋風起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感情十分強烈,風格低迴婉轉、沉鬱深微,為歷代廣為傳誦的抒情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