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詞,字字錘鍊,處處是情,被譽爲「百代詞曲之祖」

李白,字太白,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被譽為“詩仙”。李白一生寫下大量詩詞,僅

留傳下來的就有900多首,這其中包含許多千古佳作,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靜夜思》《將進酒》《早發白帝城》《行路難》等,他的詩雄奇飄逸,給人以美的享受,無愧於唐代最偉大的詩人這一稱號。

李白詩寫的好,詞寫的也很棒,他的《菩薩蠻》《憶秦娥》二首詞,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可見其藝術成就之高。今天我們就來讀其中《憶秦娥·簫聲咽》。

李白的一首詞,字字錘鍊,處處是情,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簫:一種竹製的管樂器。

咽:嗚咽,形容簫管吹出的曲調低沉而悲涼,嗚嗚咽咽如泣如訴。

樂遊原:今西安市南,唐代的觀遊勝地。

李白的一首詞,字字錘鍊,處處是情,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憶秦娥·簫聲咽》相傳為李白所作,是一膾炙人口的詞作。此詞雙片四十六字,抒發了閨中女子的悲愴寂寞與相思之苦。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簫聲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秦家的樓上正懸著一輪明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秦樓上的明月,每年青青的柳色,都見證了霸陵的傷感離別。描繪秦娥當年在灞陵送別時,正是楊柳依依的季節景象,而柳色由嫩綠變為枯黃已有多少次了,可還看不到他回家。以景象的輪迴襯托別離的悽惋煎熬。巧用反覆的修辭手法,兩個“秦樓月”內涵各不相同,前一個“秦樓月”,是指秦娥在夢中被簫聲驚醒的環境特色;後一個“秦樓月”,借指秦娥與愛人在此地共同度過的難忘的戀情與往事。借“簫”“夢”“月”“柳”等意象營造幽怨悽婉的意境,表達了送別盼歸的愁苦。

李白的一首詞,字字錘鍊,處處是情,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樂遊原上正是清秋佳節,通往咸陽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斷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音信斷絕,蕭瑟的西風中,一抹夕陽灑落在漢朝皇帝的陵墓上。“古道”“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這些就是秦娥佇立呆望的背景,在這夕陽沉墜,暮色蒼茫中她只能辨認出那高高凸起的漢代陵闕了。藉助荒蕪悽清的氛圍,形象地烘托出秦娥的淒涼孤寂。

全篇無一句直接抒情,卻處處是情,讀來悽婉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