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晚年的一首小詩,感人至深,有種悲壯的味道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曾官至宰相,發起過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史稱“王安石變法”。然而這次變法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不同階層的反對,最終以失敗告終。後來王安石被罷相,貶居江寧。王安石晚年,面對變法的失敗,內心很痛苦,他寫了一首詠物詩《北陂杏花》,以花自比,託物言志,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與人生操守。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小詩,感人至深,有種悲壯的味道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陂(bēi):池塘。

絕勝:遠遠勝過。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小詩,感人至深,有種悲壯的味道

這首絕句寫於王安石貶居江寧之後,是他晚年心境的寫照。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描繪杏花臨水照影之嬌媚。一池碧綠的春水環繞著杏樹。樹上的花和池中花影一樣妖嬈。“繞”字用得好,既寫陂水曲折蜿蜒之勢,又寫水花相依相親之態。“妖嬈”兩字本用於寫人,這裡移用於杏花,描繪出了杏花爭奇鬥豔的姿態。這兩句寫景狀物,描繪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鮮豔絢麗的形象。岸中花,水中影,相互映襯,都佔有明媚的春光,美豔動人。

王安石晚年的一首小詩,感人至深,有種悲壯的味道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這兩句褒揚北陂杏花品性之美。寫杏花寧願被春風吹落,如雪般落於水上,也不願意在南陌被車輪碾作塵土。詩人用“作雪”和“成塵”作喻,形成對比,再以“縱被”和“絕勝”強調了寧願為理想獻身也不願同流合汙的悲壯感情,以此此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與高尚的情操。

全詩融情於景,寄意於物,辭淺而味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