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經濟的隱性風險,絕不危言聳聽

中國經濟表面看似繁榮,實則有不少隱性風險,經濟學家不敢說,政治家不想說,老百姓說了也白說。

解析中國經濟的隱性風險,絕不危言聳聽

1.信任危機,中國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公民與政府之間也缺乏信任,假摔、碰瓷、誣告、假證司空見慣,信任危機的內在原因是我們缺乏信仰,違法、違德的成本太低。

解析中國經濟的隱性風險,絕不危言聳聽

2.地產泡沫,中國房地產繁榮,炒高了地皮,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肥了開放商和炒房客的腰包,也掏空了老百姓的錢袋子。但問題是價值導向規律始終要回歸,那時候龐大的地產業怎麼辦?矛盾激化了社會關係怎麼辦?

3.科技瓶頸,我們的中興怎麼了?雖然經濟全球化是必然趨勢,然而老大不想和你好好做生意怎麼辦?我們沒有底氣,手裡沒有可以置換的籌碼,今天是通訊,明天是汽車,後天是電器。。。。我們用什麼辦法應對?二十年前VCD、DVD行業交的學費還不夠嗎?二十年後我們還是差生?我們發展了那麼多專利,也不乏芯片技術方面的,那實際有用的有多少?能轉化為生產力的有多少?

4.金融信貸,金融信貸這方面不能說是危機,但全民信貸消費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做正確的風險評估。我就搞不明白為什麼只盯著國際上的指標和準則,不考慮國內消費習慣和導向的改變?千方百計刺激出來的活錢都去哪裡了,為什麼流動性一直不好,房價卻原來越高?為什麼銀行一方面防止信用卡盜刷,另一方面卻支持把你的信用額度變成現金轉給你?

5.教育沒落,說沒落不太好聽,我們投了很多錢,但有些問題不是錢能解決的。中國的教育應該說幾十年沒有明顯改善,和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教育的行政管轄和政策導向太明顯,導致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失效。我們學習了國外很多先進經驗,但有的停留在表面,有的學成了四不像,脫離國內教育實際。

解析中國經濟的隱性風險,絕不危言聳聽

6.收入差距,我們給了農村好多優惠政策,農村的基本面有很大改善,但農民的收入卻還是上不來。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層級觀念越來越強,各方面物質條件的差距導致農村的孩子再能出人頭地越來越難。為什麼當地超市賣四元的荔枝,農民卻連八毛也拿不到?為什麼超市還買兩元的菜,農民卻甘願讓它爛在地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