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腔調之「夫妻相罵」,楊華生,綠楊海派文化一朵盛開的奇葩

上海有腔調之“夫妻相罵”,楊華生,綠楊海派文化一朵盛開的奇葩

上海滑稽戲是上海開埠以後在都市化進程中應運而生、紮根市民生活的一種通俗戲劇,是海派文化一朵盛開的奇葩。

滑稽戲幾乎是與20世紀初年“新劇”文明戲(後稱“話劇”)同時開演,當時稱為“趣劇”。“趣劇”的演出題材和內容具有明顯的都市性特徵。它往往是就近取材,迅速鋪演。城市中瞬息萬變,形形色色的生活瑣事、時事新聞,本身就可以成為有刺激有噱頭的素材。滑稽戲從初創之始,就緊隨都市脈搏,表現市民風采,輕鬆活潑,把都市的現世相表演給市民看,為民眾喜聞樂見,成為“近人情、切事理”的新劇演出裡不可或缺的搞笑“澆頭”。

從今日起,三生將攜手上海音像行業協會、上海音像資料館,共同為您帶來《上海有腔調》系列,讓我們在笑聲中,重溫經典,感受上海的“腔調”。

上海有腔調之“夫妻相罵”,楊華生,綠楊海派文化一朵盛開的奇葩

楊華生原名楊寶康,浙江紹興人,師承滑稽鼻祖鮑樂樂先生,上海著名滑稽戲泰斗。他演出的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糊塗爹孃》《蘇州兩公差》《活菩薩》《阿Q正傳》等作品贏得了觀眾、同行、專家的讚揚。特別是《七十二家房客》裡的“三六九”、《蘇州兩公差》裡的張超等藝術形象幾乎是家喻戶曉。

上海有腔調之“夫妻相罵”,楊華生,綠楊海派文化一朵盛開的奇葩

綠楊

綠楊原名楊金鳳,曾用藝名楊美媚,1922年生。《七十二家房客》為其代表作,所飾女房東是精心塑造、有口皆碑的舊上海女流氓藝術形象,後衍生出《海上第一家》中的“大阿姐”。《假夫假妻》以老年和青年不同身份的人物交替出現,以變聲和神態區別角色。通過長期藝術實踐,形成自己的“女滑稽”表演風格。

鳴謝

上海音像行業協會

上海音像資料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