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體悟朝日燒的「美之靜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在客人的面前沏茶是宇治流煎茶的款待方式。這或許和中國的茶道有點相似吧。

朝日燒已經在京都宇治市的宇治河畔、朝日山的山腳下持續了大約400年。附近就是守護宇治的宇治上神社。河對岸是平等院鳳凰堂。這兩處都是世界遺產,從其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看出朝日燒是名門的窯元。其開窯時間為1596年至1615年的慶長年間。第一代受到了有名的茶人小堀遠州的指導,並被允許使用遠州寫的“朝日”兩個字,朝日燒這個名字就源於此。作為遠州喜歡的遠州七窯之一而聞名,窯火一直延續到了這一代的十六代松林豐齋,代代相傳地製作“茶道”與“煎茶”的器皿。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很有人氣的朝日燒的經典茶器「河濱清器」。從八代長兵衛的時候一直沒有變化的寶瓶的形狀。

在明治時代,當時的皇太子(後成為大正天皇)出訪宇治時,參觀了朝日燒的製作工序,併購買了作品,此後以皇族為首的大人物訪問宇治時去參觀朝日燒就成了慣例。朝日燒與皇室的關係延續至今,松林豐齋的作品蓋有高圓宮妃千歲賜予的“朝日”刻印。在日本,有著這麼悠久的歷史和淵源的窯元只此一家。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現在,朝日燒製作以抹茶茶碗為主的陶器和以煎茶器具為主的瓷器。茶碗有讓人聯想到鹿的背部的帶有斑點的“鹿背“,其中因鐵分多而呈現紅色的“紅鹿背”等是朝日燒代代相傳的茶碗。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十六代松林豐齋的作品「鹿背」。

1975年,十四代松林豐齋建了世界上首個無煙式登窯“玄窯”。作為原料的陶土採掘自宇治的南部丘陵地帶,使用時混合幾代前採掘並儲存的粘土。也就是說,現在採掘的粘土是為數代後的後繼者準備的,不是現在使用。使用儲存長達100年以上使之風化的土和松木,並通過登窯燒製的器皿有著無上的品格。常見的煎茶碗和寶瓶曾被用於2016年的伊勢志摩峰會的午餐會。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日燒的陶土從山上被採掘後,要儲存50年到100年左右才使用。現在使用的是十四代豐齋時期的土。

「400年前,朝日燒為京都的公家、大名和茶人制作茶道具。但是,在約150年前,因文化轉移到了江戶,京都的茶道衰敗了,有一段時期,我的祖輩是半農半陶地守護了窯火。之後,努力製作了煎茶器具等面向新時代的作品,從而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抹茶的茶道是一種小眾的樂趣,而煎茶文化是稍富裕的商人和町人的樂趣。江戶時代町人文化盛行,開始用煎茶招待客人。為了迎合這種文化,朝日燒也開始製作急須等。煎茶也有正式的煎茶道,但是我們的作品沒有流派,可以無需顧及禮儀地享受宇治的茶文化。在日本,如果是煎茶的話,一般是在廚房泡好茶並倒入茶碗後送到客人面前,而在客人的面前沏茶是宇治流的款待方式。這或許和中國的茶道有點相似吧」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第十六代松林豐齋先生如是說。上一代即第十五代在2015年11月去世了,所以松林先生在2016年6月繼承為第十六代。松林先生出生於1980年,從同志社大學法學部畢業後,進入日本通運株式會社工作。第二年開始在京都府立陶工培訓學校學習軲轆,並在其父身邊修行。松林先生介紹了朝日燒的代表性作品,就是用於煎茶的急須(寶瓶)。這種急須有一個特徵,即內側出熱水的位置有150個小孔。這些孔是一個一個手工製作的,如果一次性打孔會粘在一起,所以需要分成三次謹慎地打孔。這個工序很費事,只有朝日燒是這樣一個一個地手工打孔的。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我們在開始出現煎茶文化的150年前就一直這麼做。因為有了這些孔,可以一滴不剩地喝完積聚在急須底部的最美味的茶。希望海外的大家也能使用這樣的茶具。我以前就一直有考慮海外市場。我祖父的叔父松林靏之助在1920年去英國留學,並在英國的聖愛維斯建了20世紀的英國的代表性陶藝家伯納德·利奇的窯。近年來,大家發現松林靏之助的茶杯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阿爾伯特美術館,也發現了許多資料,隨著日本近代窯業對歐美陶藝史的重大作用被認可,松林靏之助的功績也得到了重新認識。也就是說,朝日燒在某個時期曾經在海外受到了一定的好評。在民藝運動的時代,法國掀起了日本風的熱潮,日本的工藝品在海外的評價也很高。我想再一次在現代掀起這樣的運動」

松林先生也是繼承傳統技術的同時創造以前沒有的新東西的京都的組合GO ON的成員。他在製作有著代代相傳的風格的抹茶茶碗的同時,也發表了與丹麥設計師合作的作品等。也積極參與國際場合的活動,在英國聖愛維斯的伯納德・利奇的窯短期停留並進行作品製作,在法國的吉美東洋美術館進行了作品展示和茶會,今年5月還參加了波特蘭的匠人展等。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另外,因為想把茶文化以良好的形式傳給下一代,去年還開設了一個傳播信息的新據點——新店鋪“朝日燒shop & gallery”, 距工房只有徒步1分鐘的距離。那裡包含了希望通過混合跨越國境的各種文化而形成新的茶文化的想法。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朝日燒的特徵是寬容性和獨特性。曾經被老爺庇護的窯都破敗了。我們的核心部分在於面向客戶製作作品,這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共識。我們一直注重如何讓一般人享受茶的樂趣。急須的150個孔也是如此,還對口部進行了削切以改變其曲線形狀,從而讓口部變得更容易飲用。今後,我想繼續挑戰各種各樣的事情,以便在打破傳統外殼的同時繼承傳統」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今後也想學習中國茶的松林先生,作為日本的茶具專家,正在摸索應該製作什麼樣的中國茶具。松林先生說他不只是想模仿現有的中國茶具,還想花費一定的年月去製作有著朝日燒特色的中國茶具。

「朝日燒製作抹茶和煎茶兩種茶具,其技術和想法的範圍寬也是它的一個特徵。深挖一個東西很重要,但茶文化原本就非常豐富。時代不同,地點不同,樣式也會不同。可以自己靈活地思考應該朝哪個方向製作茶具。有沒有介於日本的急須和中國的茶壺之間的茶具?自己能做什麼?我現在每年都會去臺灣,一邊思考著這些問題,一邊進行各種各樣的學習」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現在,松林先生將以雨後天空那樣的藍色為特徵的月白釉茶碗視為十六代的新作品。這個作品在日本自不必說,在英國和法國也受到了好評,是非常美麗的器皿。

「很多人都說好,我有一種得到了大家支持的感覺。父親去世後,我也有種強烈的感覺,就是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另外,我覺得不同國家對茶碗有不同的看法很有趣。英國把它放在茶文化中去理解,法國從茶道和禪的思想譜系去感受它的美。在歐洲,有看的藝術和使用的工藝之間的分界,而在亞洲這片土壤上,只要是美麗有價值的東西,無論是否被使用,大家都會去尊敬。所以雖然還沒有發表,但對於今後在中國會受到怎樣的評價也很期待」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由月白釉、白色化妝土、胎體三層組成的體現十六代的個性的茶碗。在登窯的高溫部位形成了這種清澈的天空色。

最後,試著詢問了朝日燒的特徵是什麼。

「首先,朝日燒基於茶文化。採用軲轆製作。還有“美之寂靜”。美之寂靜是表示小堀遠州的茶風的茶道用語,是指在寂寥中有著溫柔和華麗的風情。月白釉的茶碗通過藍色釉藥、白色化妝土、土色胎體三層表現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美之寂靜。在朝日燒的窯中燒製的器具都帶有這種美之寂靜的基調,但是也絕不會過分突出這一點,最優先考慮的是使其融入生活,易於使用,這是整個工房的共識」

無論是代代相傳的傳統器皿,還是與海外設計師合作而誕生的現代器皿,朝日燒的器皿總是有“低調的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有日本特色,不過分張揚,器皿不是主角,使用的人才是主角。不是考慮外表的華麗,而是考慮使用者的舒適感。這是在長達400年的歲月裡一直受到大家喜愛的原因吧。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從8月4日起,將在中國首次舉辦朝日燒的展覽會。展品以受歡迎的煎茶器具為主,預計展示十六代松林豐齋的茶碗和酒具等。可以享用松林先生泡的煎茶。期待那一天的來臨。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參與方式

1、轉發朋友圈

2、截圖發送至三生後臺

3、並留下您的姓名+手機

4、三生醬將抽取10位幸運粉絲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鳴謝

千匠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