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在客人的面前沏茶是宇治流煎茶的款待方式。这或许和中国的茶道有点相似吧。

朝日烧已经在京都宇治市的宇治河畔、朝日山的山脚下持续了大约400年。附近就是守护宇治的宇治上神社。河对岸是平等院凤凰堂。这两处都是世界遗产,从其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看出朝日烧是名门的窑元。其开窑时间为1596年至1615年的庆长年间。第一代受到了有名的茶人小堀远州的指导,并被允许使用远州写的“朝日”两个字,朝日烧这个名字就源于此。作为远州喜欢的远州七窑之一而闻名,窑火一直延续到了这一代的十六代松林丰斋,代代相传地制作“茶道”与“煎茶”的器皿。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很有人气的朝日烧的经典茶器「河濱清器」。从八代长兵卫的时候一直没有变化的宝瓶的形状。

在明治时代,当时的皇太子(后成为大正天皇)出访宇治时,参观了朝日烧的制作工序,并购买了作品,此后以皇族为首的大人物访问宇治时去参观朝日烧就成了惯例。朝日烧与皇室的关系延续至今,松林丰斋的作品盖有高圆宫妃千岁赐予的“朝日”刻印。在日本,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的窑元只此一家。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现在,朝日烧制作以抹茶茶碗为主的陶器和以煎茶器具为主的瓷器。茶碗有让人联想到鹿的背部的带有斑点的“鹿背“,其中因铁分多而呈现红色的“红鹿背”等是朝日烧代代相传的茶碗。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十六代松林丰斋的作品「鹿背」。

1975年,十四代松林丰斋建了世界上首个无烟式登窑“玄窑”。作为原料的陶土采掘自宇治的南部丘陵地带,使用时混合几代前采掘并储存的粘土。也就是说,现在采掘的粘土是为数代后的后继者准备的,不是现在使用。使用储存长达100年以上使之风化的土和松木,并通过登窑烧制的器皿有着无上的品格。常见的煎茶碗和宝瓶曾被用于2016年的伊势志摩峰会的午餐会。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日烧的陶土从山上被採掘后,要储存50年到100年左右才使用。现在使用的是十四代丰斋时期的土。

「400年前,朝日烧为京都的公家、大名和茶人制作茶道具。但是,在约150年前,因文化转移到了江户,京都的茶道衰败了,有一段时期,我的祖辈是半农半陶地守护了窑火。之后,努力制作了煎茶器具等面向新时代的作品,从而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抹茶的茶道是一种小众的乐趣,而煎茶文化是稍富裕的商人和町人的乐趣。江户时代町人文化盛行,开始用煎茶招待客人。为了迎合这种文化,朝日烧也开始制作急须等。煎茶也有正式的煎茶道,但是我们的作品没有流派,可以无需顾及礼仪地享受宇治的茶文化。在日本,如果是煎茶的话,一般是在厨房泡好茶并倒入茶碗后送到客人面前,而在客人的面前沏茶是宇治流的款待方式。这或许和中国的茶道有点相似吧」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第十六代松林丰斋先生如是说。上一代即第十五代在2015年11月去世了,所以松林先生在2016年6月继承为第十六代。松林先生出生于1980年,从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日本通运株式会社工作。第二年开始在京都府立陶工培训学校学习轱辘,并在其父身边修行。松林先生介绍了朝日烧的代表性作品,就是用于煎茶的急须(宝瓶)。这种急须有一个特征,即内侧出热水的位置有150个小孔。这些孔是一个一个手工制作的,如果一次性打孔会粘在一起,所以需要分成三次谨慎地打孔。这个工序很费事,只有朝日烧是这样一个一个地手工打孔的。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我们在开始出现煎茶文化的150年前就一直这么做。因为有了这些孔,可以一滴不剩地喝完积聚在急须底部的最美味的茶。希望海外的大家也能使用这样的茶具。我以前就一直有考虑海外市场。我祖父的叔父松林靏之助在1920年去英国留学,并在英国的圣爱维斯建了20世纪的英国的代表性陶艺家伯纳德·利奇的窑。近年来,大家发现松林靏之助的茶杯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美术馆,也发现了许多资料,随着日本近代窑业对欧美陶艺史的重大作用被认可,松林靏之助的功绩也得到了重新认识。也就是说,朝日烧在某个时期曾经在海外受到了一定的好评。在民艺运动的时代,法国掀起了日本风的热潮,日本的工艺品在海外的评价也很高。我想再一次在现代掀起这样的运动」

松林先生也是继承传统技术的同时创造以前没有的新东西的京都的组合GO ON的成员。他在制作有着代代相传的风格的抹茶茶碗的同时,也发表了与丹麦设计师合作的作品等。也积极参与国际场合的活动,在英国圣爱维斯的伯纳德・利奇的窑短期停留并进行作品制作,在法国的吉美东洋美术馆进行了作品展示和茶会,今年5月还参加了波特兰的匠人展等。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另外,因为想把茶文化以良好的形式传给下一代,去年还开设了一个传播信息的新据点——新店铺“朝日烧shop & gallery”, 距工房只有徒步1分钟的距离。那里包含了希望通过混合跨越国境的各种文化而形成新的茶文化的想法。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朝日烧的特征是宽容性和独特性。曾经被老爷庇护的窑都破败了。我们的核心部分在于面向客户制作作品,这是我们代代相传的共识。我们一直注重如何让一般人享受茶的乐趣。急须的150个孔也是如此,还对口部进行了削切以改变其曲线形状,从而让口部变得更容易饮用。今后,我想继续挑战各种各样的事情,以便在打破传统外壳的同时继承传统」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今后也想学习中国茶的松林先生,作为日本的茶具专家,正在摸索应该制作什么样的中国茶具。松林先生说他不只是想模仿现有的中国茶具,还想花费一定的年月去制作有着朝日烧特色的中国茶具。

「朝日烧制作抹茶和煎茶两种茶具,其技术和想法的范围宽也是它的一个特征。深挖一个东西很重要,但茶文化原本就非常丰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样式也会不同。可以自己灵活地思考应该朝哪个方向制作茶具。有没有介于日本的急须和中国的茶壶之间的茶具?自己能做什么?我现在每年都会去台湾,一边思考着这些问题,一边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现在,松林先生将以雨后天空那样的蓝色为特征的月白釉茶碗视为十六代的新作品。这个作品在日本自不必说,在英国和法国也受到了好评,是非常美丽的器皿。

「很多人都说好,我有一种得到了大家支持的感觉。父亲去世后,我也有种强烈的感觉,就是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另外,我觉得不同国家对茶碗有不同的看法很有趣。英国把它放在茶文化中去理解,法国从茶道和禅的思想谱系去感受它的美。在欧洲,有看的艺术和使用的工艺之间的分界,而在亚洲这片土壤上,只要是美丽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否被使用,大家都会去尊敬。所以虽然还没有发表,但对于今后在中国会受到怎样的评价也很期待」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由月白釉、白色化妆土、胎体三层组成的体现十六代的个性的茶碗。在登窑的高温部位形成了这种清澈的天空色。

最后,试着询问了朝日烧的特征是什么。

「首先,朝日烧基于茶文化。采用轱辘制作。还有“美之寂静”。美之寂静是表示小堀远州的茶风的茶道用语,是指在寂寥中有着温柔和华丽的风情。月白釉的茶碗通过蓝色釉药、白色化妆土、土色胎体三层表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美之寂静。在朝日烧的窑中烧制的器具都带有这种美之寂静的基调,但是也绝不会过分突出这一点,最优先考虑的是使其融入生活,易于使用,这是整个工房的共识」

无论是代代相传的传统器皿,还是与海外设计师合作而诞生的现代器皿,朝日烧的器皿总是有“低调的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有日本特色,不过分张扬,器皿不是主角,使用的人才是主角。不是考虑外表的华丽,而是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感。这是在长达400年的岁月里一直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吧。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从8月4日起,将在中国首次举办朝日烧的展览会。展品以受欢迎的煎茶器具为主,预计展示十六代松林丰斋的茶碗和酒具等。可以享用松林先生泡的煎茶。期待那一天的来临。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参与方式

1、转发朋友圈

2、截图发送至三生后台

3、并留下您的姓名+手机

4、三生酱将抽取10位幸运粉丝

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活动|体悟朝日烧的“美之静寂”

鸣谢

千匠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