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戶施策解難題,葉邑鎮杜莊村貧困戶生活大變樣!

因户施策解难题,叶邑镇杜庄村贫困户生活大变样!

7月24日晌午,太陽當頭,可葉邑鎮杜莊村的薛強老人又忍不住來到自己剛剛蓋起的安居房裡轉了一圈。

“這真像做夢一樣,沒想到俺也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子。真是感謝黨的好政策和這些扶貧幹部!”說起她的新生活,老太太眼裡湧起了淚花。

因户施策解难题,叶邑镇杜庄村贫困户生活大变样!

薛強今年77歲,家中5口人。孫子外出務工後失聯,兒子因賭博將家中房產變賣後,又因犯罪入獄。兒媳一氣之下帶著孫女回了孃家。接二連三的變故,幾乎將老太太壓垮,她家也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因房產變賣,薛強只能借住在村裡別人閒置的空房裡。葉縣啟動安居工程之後,扶貧幹部和村兩委一直商量著要為老人蓋房。可按照政策,老太太戶口本上5口人,按人均15平方米,就要蓋70多平方米,至少需要七八萬塊錢。除去政府補貼的1.5萬元,薛強還要承擔6萬多元,這讓老太太打起了退堂鼓。

為解決老人住房問題,扶貧幹部和村兩委多方協調,按薛強家的實際人口,為薛強量身定製安居房。新蓋的安居房面積40多平方米,足夠老人居住,除去補貼後,老人只需承擔3萬元左右。

“當我知道要給我蓋房子時,我激動得一夜沒閤眼。6月14日動工,30日主體完工……”回憶起蓋房時情景,薛強記憶猶新。

因户施策解难题,叶邑镇杜庄村贫困户生活大变样!

新房蓋起後,村上又配合“六改一增”提升工程,為薛強蓋了廚房和廁所。前不久,一家愛心企業還為薛強捐贈了一套沙發、茶几……

“屋裡正在鋪排電路,再過幾天就能搬過來了。”談起以後的生活,老人臉上溢滿了笑容,“俺的生活也越過越有奔頭了!”

而這樣的故事,在杜莊村還有很多。

走進貧困戶馮中靈家中,剛剛蓋起的新房寬敞明亮,院子裡新蓋的廚房、廁所也已完工。馮中靈正和妻子忙著打掃衛生,為最後的入住做準備。

“這是新蓋的安居房,這是‘六改一增’提升工程中新增的廚房、廁所。”馮中靈拉著記者介紹道,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笑意。

馮中靈今年61歲,多年前,他和弟弟被移民安置到杜莊村,村裡為他們規劃了宅基地,但由於貧困,一直也沒有蓋房。他和弟弟在村裡買了4間瓦房,共同居住。隨後兄弟2人相繼結婚,生活在一起難免產生矛盾,馮中靈便和妻子搬到妻子孃家居住。

在實施安居工程後,馮中靈希望村裡能幫他在宅基地上新建房子。可按照政策,4間瓦房是他和弟弟共同所有,只能達到修繕標準。

可現實情況是馮中靈確實無房可居。為此,扶貧幹部和村兩委多方協調,為馮中靈蓋起了安居房。

“村裡統一找的施工隊,從開始蓋房到現在,俺沒操過心!”馮中靈感激地說,“過了大半輩子,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日子是越過越有勁!”

杜莊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為切實改善群眾住房問題,村兩委及扶貧幹部深入貧困戶家中,實地察看貧困戶生活狀況,做細做實前期統計工作,因戶施策,紮實推進“安居工程”和“六改一增”提升工程。

經統計,該村確定11戶進行危房改造,其中4戶維修、7戶新建。為全村120戶貧困群眾實施“六改一增”提升工程,全力改善村容村貌、貧困戶戶容戶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我們為每個貧困戶量身定製‘安居工程’和‘六改一增’內容,根據需要建房、改廁、改圈、改院,不僅讓群眾能住有所居,更要住得舒適。”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超說道。(焦萌)

你可能會喜歡……

葉縣建立千畝玉米“生物導彈”防範示範區

通讀此文,您有何看法?歡迎與我們互動!

葉縣今朝微信公眾號已開通評論功能,點擊文章底部【留言】即可參與!

因户施策解难题,叶邑镇杜庄村贫困户生活大变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